支付方式巨变!亚马逊一战生吃阿里和腾讯?

鸣远 2019-09-09 23:14:11
行业观察 2019-09-09 23:14:11 阅读 981 评论 0

快!太快了!人类浩瀚前行的脚步从来没有丝毫迟疑和停留!

当POS机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时,拥有4000多年的货币支付时代第一次有了“闯入者”,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无现金支付革命开始了;

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20多年后,当网络支付还方兴未艾时,NFC支付已经迫不及待地登场了:它的高频无线技术可以让人类不需要移动网络照样可以完成支付,第二次无现金支付革命猝然打响;

而自从2004年支付宝上线以来,二维码支付已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移动支付方式,在这个领域不断攻城掠地的阿里巴巴、腾讯也成为移动支付的唯二寡头。

但是请记住: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支付方式也不可能永远不变。

当阿里巴巴和腾讯不断扩大移动支付战果的时候,错失二维码支付的世界电商巨头亚马逊一直在卧薪尝胆,意欲将移动支付的王冠加冕给自己。

这一次,他们带来的一种新的支付方式:人手支付!从现在开始,人类历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支付方式巨变已经开始了!

人手支付,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扫描仪识别人手后,以此作为购物结账的主要方式。据了解,目前亚马逊已经在内测这种新的支付方式,未来几个内将在亚马逊旗下的全食超市推出人手支付。

相对于目前流行的二维码支付,人手支付在很多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优势。

更方便!

使用人手支付,用户不需要输入支付密码或将手压在手机屏幕上完成支付,而是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几何处理和识别每只手的形状和大小,然后记录信用卡,完成支付。

更快速!

使用二维码或银行卡支付时,交易过程通常需要三到四秒,快吗?很快,但是还不够快!而亚马逊的人手识别技术就是“举手之劳”,弹指一挥间的事,在0.3秒内就可以轻松完成,在速度上完全碾压二维码支付。

更精准!

据了解,亚马逊的这套人手支付系统目前的精度已达到惊人的1%的万分之一,可以说亚马逊在技术识别方面已做到了最好;但是,和在追求女人上一向喜新厌旧一样,亚马逊创始人佐贝斯对目前的精度并不满足,他勒令亚马逊的工程师,在人手支付上市前,务必将精度提高到1%的百万分之一!

更大经济效益!

如果整个购买过程是一个不变的恒量的话,用户会把在支付环节节约出来的时间多花到购买过程之中,加大购物时长,也就是说,支付体验的提高将有助于鼓励消费者花更多的钱,为商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面对亚马逊的这项呼之欲出的新技术,还在人脸支付方面角力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会如何应对?

亚马逊的人手支付上市后,第一个要“清除”的,可能就是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在力推的人脸支付技术。

因为人手支付和人脸支付一样,他们的共同野心都是为了借助全新的扫描技术,不仅实现无现金支付,还要让购物者扔掉手机!在提高消费者的支付体验方面,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及腾讯一样,算得上是同行。

用郭德纲的话说:同行之间,是赤裸裸的仇恨!

那么,亚马逊的人手支付有可能在和中国两个互联网巨头力推的人脸支付中拔得头筹吗?很有可能!

因为就算和在国内已推行了一段时间的人脸支付相比,人手支付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换脸app全面暴露了人脸支付的劣势,更衬托出了人手支付的安全性。

事实上,当陌陌的ZAO换脸app一夜之间刷遍朋友圈时,很多人都预感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人脸真的能换,基本上就宣判了人脸支付是不安全的:由于刷脸支付需要用户上传自己的面部识别信息,该信息一旦泄露就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应用于一些涉嫌违法犯罪领域。同时,随着各种破解人脸识别的AI换脸软件的出现,人脸识别的灾难可能刚刚开始,有可能给消费者来带不必要的损失。

而指纹对人类而言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其他人替代不了的。

其次,在识别成功率方面,人手识别也要比人脸识别更高一些。

此前,在人脸识别方面,支付宝推出了 “蜻蜓”,微信不甘示弱地推出了 “青蛙”,那意思很明显:“‘青蛙’就是吃‘蜻蜓’的。”

但不管是青蛙还是蜻蜓,都存在着出现背光、识别不清的情况,况且刷脸支付目前适用的场景,主要集中在游泳馆、加油站等用户不太方便使用手机的场合,想要真的推广开来并不容易。

而人手支付其实就是一个虚拟的指纹支付,识别的成功率基本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时间不停的运转,世界不停的改变,技术的更替永远不会停止,正如人类历史的长河永远向前。

不要留恋昨日的强大: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不要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妥协: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人手支付是后起之秀,还是历史的尘埃,很快就会有答案了!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