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 82%,“卖身” 续命,资产冻结,创始人成老赖,一个百亿饮料帝国崩塌了!

鸣远 2019-12-12 21:41:14
行业观察 2019-12-12 21:41:14 阅读 1110 评论 0

“有汇源,才叫过年”,这句经典广告语,80,90后仍记忆犹新!

今年的年关,汇源果汁可没有那么好过!

41亿资产被冻结,创始人成老赖

靠饮料发家致富的国人代表,一个是娃哈哈的宗庆后,另外一个当属汇源集团的朱新礼。

朱新礼,汇源果汁创始人,一手缔造了汇源集团饮料帝国,商场上无人不知的风云人物。

2018年,朱新礼还是身家35亿的胡润榜富豪,仅一年时间,他就成为被法院限制高消费的老赖。

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向朱新礼发布限制消费令,限制其乘坐飞机和动车、购买不动产、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实际上,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朱新礼被法院第四次列为失信人。

2019,朱新礼,汇源集团可谓流连不利。

除了四度被限制高消费,公司41亿资产也被法院冻结。

12月11日,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德源资本)被法院查封,41亿元人民币资产遭冻结。

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招商银行起诉。据一份民事裁定书,招商银行曾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冻结德源资本持有股权等资产约计41亿元。该裁定中,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作为德源资本董事成为有权代理人。

百亿饮料帝国,风光无限

1992年,不惑之年的朱新礼不甘平凡,辞职下海,欲成就一番事业。

结果,他做到了,还很快就做到了!

1992年接办一个濒临倒闭的县办水果罐头厂,成立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并在1993年将公司主营业务转为生产浓缩果汁。

90年代初,商场上几乎遍地是黄金,当时果汁市场空间巨大,朱新礼的创业可谓一帆风顺。

1993年,公司刚成立一年,就在德国食品展会上,拿到了500万美元的果汁订单,一鸣惊人。此后,汇源果汁陆续出口到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4年,朱新礼带着30人的团队来到北京,创办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并斥资7000万元中标央视新闻联播5秒广告权,成为标王。

“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有汇源,才叫过年”,至此,汇源果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饮料品牌。

2007年2月,汇源在香港上市,并一举创下港交所当年最大IPO规模记录,上市当日涨幅高达66%,市值一度超过313亿港元。

汇源集团,一时风光无二。

一场收购引发的致命转折

2008年,朱新礼56岁,经营汇源集团已经16年。

此时的他,感觉自己累了,萌生了退休的想法。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抱怨道:没有比做汇源更辛苦的事了,16年期间,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没有休过一个春节,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

儿子无意企业管理,女儿已有自己的家庭,为人妻母,他也不忍女儿去经营企业,因为实在太累了。

他一心想把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

11年前的那次收购,现在来看,成为了汇源集团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008年,可口可乐方面提出以24亿美元(约合179.2亿港元),溢价两倍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的方案。

朱新礼为了这次“豪门联姻”,提高汇源的资产评估价值,大举扩产,暂停新品推出,还裁减了经营16年的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压缩掉三分之二。

当时,该并购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全民关注,并引发了关于“民族品牌保护”的激烈争论。

最终,该收购案被有关方面否决。

收购失败,加上为了联姻的调整,让汇源集团元气大伤。

2010年,汇源集团就开始亏损,到2016年,汇源集团已经连续七年扣非后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在此期间,汇源果汁的负债率也在不断攀升,到2017年中报时,汇源果汁的总负债规模已经达到115.18亿元。

公司股价从最高曾达到11.716港元,停牌时,只有2.02港元每股,几乎只剩一个零头,跌幅超过82%。

至此,汇源集团由一个曾经的百亿饮料帝国到亏损超百亿,持续亏损的企业。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业绩持续亏损之外,汇源果汁又遭遇了内控问题。

2018年3月,在未经董事会批准、无签订协议,尚未对外披露的情况下,汇源果汁向汇源集团旗下的关联方北京汇源出借42.75亿元贷款。这一行为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关联交易申报、股东批准及披露的条款,汇源果汁被港交所宣布停牌。

直至今日,汇源果汁也尚未复牌,公司2017年中报之后的定期报告也一直延期,如果汇源果汁无法在2020年1月31日前达成所有复牌条件, 公司将面临退市局面。

汇源果汁最终走向何方?

多年来,朱新礼多次公开表示:如果2008年交易成功,我们将是千亿级公司。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极力自救还是自暴自弃,这是一个问题。

汇源果汁选择了前者,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1,与天地壹号合作,变相“卖身”

2019年4月26日,汇源果汁公告称,该公司子公司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与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广州和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订立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后两者为潜在合营伙伴关系。

根据签订的框架协议,几方将建立潜在合资公司,天地壹号、广州和智将持有60%的权益,北京汇源持有40%的权益。

潜在合营伙伴将出资36亿元;汇源以资产出资的方式向潜在合资公司出资24亿元,资产中包括“汇源”的注册商标。此次合作还处于框架协议阶段。

饮料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称,合资公司中的双方职能可以理解为,汇源提供商标、果汁生产所需的原料及代加工生产服务;而天地壹号负责的是资金、市场推广等其他领域。

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汇源果汁是通过卖商标来抵债。

2,缩减开支

面对持续的债务压力,汇源果汁选择了压缩营销和人事方面的开支。2016年,汇源果汁的雇员人数突然大幅减少,从13716人下降到只有4266人,销售及营销员工只有1332人。2017年上半年末,汇源果汁员工总数进一步缩减到3965人。

公司资产被冻结,创始人也被四度列为失信人,现在看来,汇源果汁的自救行动并没有取得实质效果。

终极启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汇源果汁从百亿帝国到负债累累,不是偶然的。

1,大规模扩张,留下后遗症

汇源果汁在全国布局48家工厂,由于闲置产能占用了大量资金,产能膨胀,导致资金链吃紧,不得不向银行大量贷款。

一旦销售市场突变,大规模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就会非常严重,销售下滑,银行贷款还不上,资不抵债,形成恶性循环。

2,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应变能力不够

90年代,创业很容易成功,那时候机会大,竞争小,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开始飞速发展,跟不上时代创新节奏,就会受到惩罚。

为了抢占低浓度果汁市场,汇源开始频频推出新品,包括冰糖葫芦汁、百利哇、等新品,甚至涉足鸡尾酒、普洱茶等领域,然而市场反响却一直平平。

这些新品在口味上并未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体验远不达预期,即使包装上也没有自己的个性,被市场质疑有跟风之嫌。

靠吃老本,任何企业都不会永远鼎盛。

3,销售渠道失策

汇源果汁的最初的优势一直是餐饮,在零售和分销渠道上没法和康师傅,统一等品牌竞争,可汇源果汁却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大举进军零售,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失败的结局就已经不可避免。

汇源果汁,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作为消费者,不希望一个民族品牌就此陨落,多一个品牌,也多一种选择。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