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斤女大学生去世,百万捐款去向成谜,暗黑的慈善业必须靠马云颠覆!

鸣远 2020-01-16 08:47:48
行业观察 2020-01-16 08:47:48 阅读 1190 评论 0

1、女大学生去世,牵出慈善业暗黑世界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了这条揪心的新闻:

在与命运搏斗了20余年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学生吴花燕于2020年1月13日下午5点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这个女孩身上,有着我们无法体会的辛酸:

父母双亡;长期营养不良,身高仅仅1.35米,体重21.4公斤;既要上学,还要照顾间歇性精神病的弟弟。

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命运并不永远公平。

我还相信朋友们看完新闻后,同时被它背后牵出的慈善机构科普了一堂教育课:

吴花燕住院后,一家叫中华儿慈会的慈善机构以她的名义募捐了100万+捐款,但是直到主人公去世,儿慈会仅仅给她转了2万元。

那么,还有98万多捐款去哪里了?

1月15日,多名公益人实名举报儿慈会9958(谐音“救救我吧”),矛头直指其超额募捐、囤积捐款吃理财收益的内幕。

据公益人曝光,慈善行业虽然姓慈名善,但其中的丑恶铺天盖地。很多机构纯粹为钱而来,她们专挑凄惨、难治的病,做足文案,博取同情,超额募捐,等到受助人去世,钱就进了她们的理财资金池。

在9958的账户上,趴了4亿捐款,仅仅是吃理财产品的收益,她们就一年纯入4000万。

随着扒皮步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内幕浮出水面:

比如,很多救助者都去世5、6年了,但9958仍然在以孩子们的名义公开募捐;

再比如,9958机构5个月搞了4次团建,长时间不将捐款给到受助人,最长时间连续11天不给任何病童拨款;

还比如,她们在办公室养狗,员工专人负责用金枪鱼、银鱼、橄榄油给狗做营养餐;

……

这里面究竟是一个什么世界,你永远想象不到。

2、慈善圈子的丑剧你想象不到!

朋友们千万不要怀疑,你看到的9958仅仅是慈善圈的冰山一角。全国有80万家大大小小的慈善机构,时不时上演着一幕幕丑剧。

就拿最近《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来说:

一位云南的谢先生带着5岁儿子到杭州治病,被某慈善机构盯上了。对方主动找上门,表示可以帮谢先生筹集捐款,并带走了他们所有的病历资料。

几个月后,谢先生在某公益平台看到了自己的筹款请求,显示网友已经捐了近18万善款,但是当他找到这家慈善机构时,对方却仅仅愿意给他3000块。

有没有募捐,不知道;募到了钱,还要自己上门讨,这慈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天知地知。

我们再想想曾经轰动一时的“郭美美事件”;

汶川地震中诈捐的“文家碧事件”;

2016年的“罗一笑你站住事件”;

一个月前刚落幕的“春蕾计划事件”;

……

毫无疑问,慈善圈子的暗箱操作多得像九牛一毛一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丑闻曝出,永不停息地透支着人们的善良。

那么,中国的慈善事业还有救吗?

3、拯救慈善业的新技术来了!

毫无疑问,传统慈善业已经危如累卵,一直新的慈善方式正在破土。

没错,我说的就是慈善“上链”,这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传统慈善不透明、不公开的终极杀器。

朋友们可能已经听说过区块链,但我相信大多数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先来简单解释一下。

区块链其实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大家重点注意一下描述它的两个字眼:“去中心化”和“数据库”,因为我们在下面还会讲到。简单说来,区块链就像无数个联网的硬盘,这些硬盘同步存储,每个人都可以访问,但都无权进行修改。

我们举个例子就很形象了:

甲、乙、丙3个人创业,甲负责记账,万一他在财务上做点手脚,乙和丙就会吃亏。区块链相当于所有人一起记账,甲的开支能同步到乙和丙那里去,乙的收入能同步到甲和丙的账本,每笔开支都公开透明,没有人可以修改。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了区块链的三个特点:

第一,去中心化,区块链没有中心,或者说人人都是中心。

第二,除了将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上,每个人、每个节点都可以轻松访问信息。

第三,绝对安全,区块链不受任何人控制,一旦进入区块链,任何信息都无法修改,包括管理员。

朋友们发现了吗?区块链的特征简直和目前慈善业的痛点吻合得天衣无缝!

首先,区块链让慈善变得透明。

去中心化的特点,将每一笔善款支出,分布式记录在多个用户的账号节点下,等于是赋予捐款人共同“监管”的权力,这样就做到了账目的公平透明。

另外,既然记录公开透明无人可篡改,那么也就确保了捐款人对自己资金流向的一键查询权利,我捐了多少、流向了哪里、购买了什么,一清二楚。

其次,区块链缩短慈善链条。

区块链上的交易是点对点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将钱捐赠给指定的受助人,无须转手银行或机构。这意味着慈善机构将无法接触到属于受助人的捐款,更无权去支配或保留捐款。

最后, 区块链技术还可以简化慈善工作中间的流程,降低慈善事业的运营成本。

当我们可以亲眼看到资金捐助的来龙去脉时,看到慈善公益变得更加真实、透明时,社会就会重拾对慈善业的信任感,这才是对那些挣扎在贫困线、鬼门关的受助人的最大价值。

4、慈善业的颠覆之箭已上弦!

那么,中国有用区块链技术做慈善的先行者吗?

有,我们熟知的互联网企业已经火力全开,阿里、腾讯、京东,都在利用区块链做慈善,其中尤以阿里最积极。

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公布了一份数据:它的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005件,连续三年问鼎全球区块链专利数量“一哥”。

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踪、全透明”的特性保障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700家公益机构、3600个公益项目的捐赠数据接入了阿里区块链,大家清晰看到自己善款的去向后重燃了对慈善的信心。

我举个例子:

辽宁锦州有个小男孩叫泓帆,患有重度耳聋,家里为给他治病掏空了所有。一个月后,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线了区块链公益筹款项目“听障儿童重获新声”,很快就筹集了19万善款,最终小泓帆成功得到了医治。

与以往慈善不同,运用区块链技术后,捐款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善款从自己的支付宝账户流入基金会,最后进入受益人的账户全过程,一目了然。

除了阿里巴巴:

2017年10月,腾讯可信区块链研究院正式推出“公益寻人链”平台;

2018年8月,爱佑慈善基金会区块链救助公示平台正式上线;

2019年9月,京东公益也利用区块链实现了对物资捐赠公益的追溯。

这些互联网企业,将人们日渐失望的慈善之心重新拉向了阳光的一面。让我们给它们点一次赞,这无疑是对中国公益慈善的一次救赎。

虽然,目前慈善“上链”比例还很低,对更多人来说区块链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但是任何事物、任何行业都无法阻挡时代滚滚向前的步伐——区块链正是慈善业的未来。

2019年11月,政治局对区块链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请注意这个次数,这意味着区块链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发展战略。

截图来源:新华网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可能还没感受到区块链的浪潮,但在嗅觉灵敏人的眼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区块链带来的慈善行业颠覆已经箭在弦上。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