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卖头盔,半个月只赚了 100 万!

鸣远 2020-07-21 09:24:43
行业观察 2020-07-21 09:24:43 阅读 837 评论 0

网上卖头盔,半个月只赚了100万!

这世上从来都不缺商机,缺的是发现商机的眼光。

我有一个叫“大飞哥”的朋友,大飞哥并不是混洪兴的,也没有自己的工厂,所以手上没有货源。但是, “洪兴大飞哥”在电商圈一直就是个神话一样的存在。

大飞哥做生意有一条准则:只卖市场上最需要的商品。

比如说,赶在上海出台“史上最严厉垃圾分类政策”前卖垃圾桶,赶在国家规定骑电单车上路一定要戴头盔前卖头盔。

这也是我最佩服飞哥的地方:他总是能在市场对某款商品需求澎湃高涨前备下大量的货品,商业嗅觉比史玉柱还敏锐。

大飞哥说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凭直觉,我信他的鬼哟,这个大飞哥坏的很!

但是不管怎么样,大飞哥总是能从对政策的蛛丝马迹的解读和在热点事件就要蔓延前准确找到自己需要进的那一批货,就像他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下周最热卖商品排行榜”的软件一样。

比如说,上个月,深圳有个骑电单车的人没戴头盔被交警拦下了,当听说自己要被罚2000元时,这个人当场就给交警跪了下来!

当媒体还在引经据典地分析深圳对未戴头盔骑电单车者的处罚是不是量刑过重之前,大飞哥早就已经以极低的价格进了一批按一天卖出3500个,足够卖一个月时间的头盔数量。

一个星期后,全中国的骑行侠们发现头盔一盔难求,大飞哥的人生又一次开挂了。

人们很快发现,“洪兴大飞哥”有他们需要的头盔,刚盔、塑料盔、甚至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防弹盔应有尽有,而且,这个店里的头盔都是在以成本价在销售!

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了:市场对头盔的需求如此汹涌,大飞哥为什么不趁机提价狠赚一笔?

这也是大飞哥做事有格局的地方:先通过低价把商品的量起上来,店铺商品的好评也一下子就上来了;而如果乘机抬高商品价格,商品的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一些本来对抬高物价有不满的用户也会乘机刷恶评。

而在该商品的评论已经整体趋于好评后,大飞哥这才把头盔的售价涨了上来,几乎涨了一倍,但是他们家头盔的价格还是比市面上普通的头盔低一些,这个定价在市场上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

就通过这种方式,只卖头盔这一种商品,短短半个月之内,大飞哥竟然又赚了100万!

成功的人,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下面我们将这个案例简单复盘一下,大飞哥能靠着卖头盔这一种单品半个月赚了100万,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几点:

首先,如果你没有资源,就要学会共享资源。

互联网提供了无货源卖货的模式,电商平台提供了用户买货的平台,互联网电商时代,很多人都像大飞哥这样,选择一家注册更省事,入驻更简单的电商平台,在网上开一家自己的店铺,成为事业的起点。

其次,对政策和社会热点事件保持独立判断。

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各种热点事件对我们进行轰炸,无心的人通常都只是热点事件的看客,有心的人却能看出事件背后的商业价值,找准市场供求之间的真实状况,从而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第三,自己找热点,而不是去跟风追热点。

其实,任何一个热门的项目都是有固定时效的,去年上海的分类垃圾桶,今年一开始的口罩热,最近火遍全网的头盔都是这样,第一批找到市场热点的人狠赚一笔后早就抽身离场,如果你看到有些项目很热就盲目入市,可能刚刚赶上时市场正在退潮!

最后,别人贪婪的时候缩手,别人放手的时候贪婪。

要把产品大量卖出去,首先得培养用户习惯,聪明的商家会通过低于市场价等方式保证商品起量,在产品形成正面评论后,产品的吸附力大大加强,这才稳定地提高产品价格,促进利润的大幅增长。

事实上,通过过滤市场信息找到属于自己的商机,几乎是所有成功的企业家走上事业顶峰的必由之路——相对于那些成功的大企业家,大飞哥半个月只赚了100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为他备的货还是有限,原来估计一个月要卖的货,结果半个月就卖光了,最后在头盔上他只赚了100万!

当天上掉馅饼时,请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顶针!

纵观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已经非常成功的公司,都是在接收到市场信息后经过不断的调整,最后才确立自己的核心优势的。

比如说,我们知道腾讯做社交全中国没有敌手,但腾讯最早做的不是社交,而是寻呼机业务;迅雷刚开始时做的也不是下载,而是分布式邮箱;百度在创业初期走的是门户搜索、企业搜索和CDN业务三驾马车的路线,最后集中到搜索业务。

企业的最后定型最终和当初的设计往往背道而驰,这是因为,某一个时期,市场总是会有意无意地传导出强烈的信息,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会很好的抓住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

比如说,时为“穷小子”的李嘉诚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看上去就很偶然。

有一次李嘉诚在翻看一本介绍塑胶花的英文杂志时,一则被很多人忽视的简讯引起他的注意:意大利一家企业已研发出用塑料原料制成塑料花产品的技术,不久产品就将投入欧洲市场;结合到之前他了解到欧美家庭一向喜欢室内外装饰花卉,但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他们无暇照料家里娇贵的植物花卉,他很快就判断:塑料花刚好弥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市场潜力巨大!

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好了赴意大利的签证,前去考察塑料花的生产技术;从意大利回来后,他租借了筲箕湾一个廉价的厂房,每天吃住在厂里,全身心地投入到长江塑胶厂的经营之中。由于找准的市场需求点,很快,李嘉诚就成为世界“塑胶花之王”。

相对于李嘉诚,因为在1995年在美国了解过互联网,马云在判读互联网的未来方面更加敏锐。

很多人都说,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淘宝,2020年的非冠成就了钉钉。但是,如果将历史的镜头拉得更近一些,观察一下历史留下的细节,我们就会发现,早在非典之前,马云就接受到了市场传递过来的信息,提前完成了线上业务布局,为接下来阿里巴巴在互联网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2002年,马云在阿里巴巴的一次会议上提出,2002年阿里巴巴的目标就是要赚一块钱。

在说出这个目标后不久,马云很快组建了一支神秘的团队,让他们秘密潜回湖畔花园,全力研发志在把ebay易趣网赶出中国的淘宝网项目,但是很快,非典爆发了。

也就是说,从时间顺序上看,先有了淘宝网项目,后来才有了非典。

而正是因为马云很有先见性地提前部署了淘宝网这个项目,2003年,在阿里巴巴成功实现了10多万利润,超额完成马云提出的赚一块钱的目标后,马云在2003年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阿里巴巴每天的收入要达到100万!

当时,所有在场的阿里巴巴员工全都吓傻了,全场鸦雀无声:从2002年的力争赚到一块钱到2003年的每天收入100万,跨度也太大了吧!大家都觉得马云是不是口误了,说错了?

事实证明,马云对市场的判断惊人的准确:即使那一年非典突如其来,阿里巴巴还是超额完成了马云提出的每天收入100万的目标。

所以,请记住:当天上掉馅饼时,请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顶针!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