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牌照“难产”两年,终逃不过“AT”的五指山?

鸣远 2017-08-30 16:22:09
生活服务 2017-08-30 16:22:09 阅读 797 评论 0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互联网巨头的格局已从BAT“三足鼎立”之势渐渐演变成AT两级竞争。

阿里从电商起家,依靠支付宝高筑起移动支付的壁垒。然而,自从微信红包导演的全民狂欢“上映”后,支付宝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为了重回制高点,蚂蚁金服力推“无现金”概念,以试图占领用户心智,将“无现金”概念牢牢贴在“支付宝”身上。虽是百般努力,但是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目前的差距好像并没有减少。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半斤八两。移动支付下半场重点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和腾讯之间的“以数据获取”为基础的信用服务正在悄然打响。

在蚂蚁金服大肆推行无现金日半年之久后,向来以开放心态布局业务的腾讯征信业被迫转入战场,并于8月初进行灰度测试,腾讯信用分与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分欲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基于消费场景的移动支付战争升级为信用之战,互联网新金融全面卷入信用体系建设的金融场景。

今年初以来,个人征信持续受到市场关注,也一直是新金融行业的持续焦点。亿欧对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华道征信8家个人征信准备机构,就近期动态进行了梳理,以期从中窥探征信服务市场的现状与走势。

新鲜出炉:8家企业的最新动态

从2015年初,央行下发8家个人征信试点的通知后,随后复星、均瑶、京东等多家机构也提出了申请,但并未获得正式资质。至今,距离首此通知下发已有两年半时间,个人征信牌照仍处于“难产”状态。8家个人征信准备机构的业务状况均有所拓展,如中诚信推出了万象分、鹏元征信推出天下信用等。

芝麻信用:蚂蚁金服的重中之重,“无现金日”被点名

作为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已经在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酒店、租房、出行、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上百个场景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如与OFO战略合作、收购百盛等。这成为芝麻信用探索个人征信的主要路径。

与同类型机构相比,芝麻信用的核心资产是阿里系统中的大数据——3亿实名用户和真实身份信息,以及用户在淘宝和天猫上的消费和支付数据和投资、理财、生活、公益等,能够为金融业务提供更精准的风险管理、营销获客等方面的支撑。

8家机构中,芝麻信用对推行无现金日最为热衷。今年初,宣布了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宏伟规划,此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定期举办多场无现金日推广活动,企图将支付宝支付与无现金支付划等号。不过,这一计划在7月底就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央行约谈蚂蚁金服,无现金推广“被紧急叫停”。

此后,蚂蚁金服对无现金做出了解释,并将“无现金周”的说法改为了移动支付“黄金周”。央媒对于“无现金日”做出社论回应,“无现金社会”应给现金留下一席之地,等一等还没有享受到互联网红利的人。但约谈事件之后“无现金日”的推行力度并没有降低。

腾讯征信:后发制人,社交数据弱金融性“徒有虚表”?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腾讯金融与蚂蚁金服的对垒最为引人关注,但后者在征信方面动作无疑快得多。所以,不甘示弱,今年8月腾讯推出“腾讯信用分”。但是,有用户体验吐槽,目前“腾讯信用分”的落地场景仅仅有“微粒贷”和“光大信用卡申请”“比较实在”,其余场景还需再度完善。

场景的完善只是时间问题,腾讯信用实际上是在“撒大网”。腾讯信用分是在为小程序的“电商化”打下信用基础。微信之前上线的小程序,其实主要瞄准的是“电商”领域。腾讯征信将微店、公众号等和小程序结合起来,把它渗透到朋友圈的交际中,用社交来带动“消费”,这可是淘宝无法触及的领域。

在产品方面,腾讯征信目前专注于身份识别、反欺诈、信用评估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腾讯信用可连接个人信用和商家,帮助用户个性甄选优惠商家。这其中包括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服务,提供优惠的金融价格。也包括为信用担保提供参考。

毋庸置疑,腾讯征信在用户数据资源天然有优势。腾讯有强大社交王国,凭借QQ、微信等沉淀了海量的用户信息。这些用户在人民银行信息基础数据库中无记录或记录很少,腾讯征信无疑弥补了这一空白。依托社交、支付、金融、社会等多维度数据综合评估,其建立个人信用评分,并能通过实时监控,更为有效的判断出用户的还款意愿和违约机率。

但是也有在业内人士称,社交数据、通讯数据是弱金融属性,此类数据对于个人征信的评判价值存在争议。腾讯在社交数据的积累优势难以转化为信用评判依据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从此前其他试点企业的电商来看,监管层和市场对互联网金融巨头的信用分仍持谨慎态度。对于后发者腾讯征信来说,想要成功突围困难重重。

中诚信征信:发力消费金融,全面进攻、单点击破

中诚信征信的前身为中国诚信信用的征信与账管理事业部(该事业部始创于1992年10月,是中国首家全国性的从事信用评级等业务的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中诚信征信拥有独立的民间征信数据库,它的创立被誉为国内评级业规范化开始的标志。

中诚信征信看到近年来消费金融的机遇,现在市场上成功发行的消费金融ABS产品往往是有强机构增信的产品,而如何打破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局面,让消费金融ABS回归其本源已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痛点。2017年8月,中诚信征信瞄准消费金融ABS市场上述痛点自主研发的资产交易智能扫描系统(AXIS)则能打破市场上主要依靠强主体增信的局面,让消费金融ABS产品以本身的资产质量为其增信。

目前,中诚信征信分别与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京东金融、上海前隆金融、深圳中顺易金融、三湘银行等五家机构签约,在消费金融及消费金融ABS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中诚信征信非常关注科技领域的发展,并在今年首次提出了“信用科技”这个概念,以呼应新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在信用这一板块的发展。

考拉征信:首创“信用贷车”模式

考拉征信由拉卡拉牵头,联合蓝色光标、拓尔思等A股上市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在牌照难求的市场环境下,考拉征信是当前国内同时持有个人征信牌照及企业征信牌照的征信公司,也是国内首个成立专注于大数据征信模型研究的专业实验室的征信机构。

目前考拉征信累计用户超过8000万,累计服务用户超过8亿人次,在全国超过300个城市运营、商户超过50万,覆盖80%以上社区,每月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其投资方拉卡拉与中国银联以及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在内的上百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国主要银行的信用卡用户平均约有15%主要通过拉卡拉平台还款,个别银行甚至超过40%。

考拉征信的数据来源是多维度的,既有拉卡拉十年积累的电商、金融近亿级个人用户和百万线下商户数据。同时也与投资方蓝标等四家上市公司数据同步共享。此外还有公安、法院等公共部门及其他行业合作的数据。

考拉征信一直积极投身于大数据与风控事业,2015年5月,考拉征信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立了国内首个专注于大数据征信模型研究的专业实验室——考拉征信·中国科学院大学征信模型实验室。

2017年7月,考拉征信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信用直贷车”。据悉,该产品是国内首款可通过个人信用分直接贷款的应用。凡拥有考拉信用分并达到一定分数的用户均可享受一站式“秒批”的信贷服务。业内人士称,在金融服务的场景中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实现“信用创造价值”,而这种模式在国内属于首创。

华道征信:拥有银之杰与清华背后支持阵容

华道征信在数据采集方面优势明显。掌握其40%股份的股东方银之杰。银之杰曾全资收购亿美软通进军征信领域。亿美软通曾是美国三大征信公司之一益佰利控股的企业。除银之杰之外,新奥资本持有华道征信15%的股份。

学术支持更是华道征信的又一大亮点,他的股东之一是清华,清华五道口学院就是人民银行的研究生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华道征信的征信数据模型用的就是人行的。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保障,这可以说是中国的“天团”级别了。

除此之外,目前华道征信已经与公安部建立了联系,数据可以实时验证。网络痕迹数据方面,华道征信将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握有大量网络数据的互联网巨头合作采集。

华道征信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小贷协会、益博睿、民生银行、北京银行、FICO、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百融金服、上海冰鉴信息、航天云网、东方国信、晶赞科技等。目前,华道征信已经形成了以消费信贷信息共享平台、征信服务云平台、细分行业风控指标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未来,华道征信还计划陆续推出面向金融市场、租赁市场、婚恋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细分领域的征信产品。

前海征信:“我爸平安”

前海征信依托平安集团近30年金融电商积累,金融业务醇熟。平安集团自身拥有亿级金融客户、数亿互联网用户数据都是其数据资源库都是前海征信的优势资源。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是国内最大的P2P网贷平台,对于征信的需求是刚性的。

前海征信自2015年4月对外开放测试以来,前海征信数据已融通近1500家银行、P2P、小贷等信贷机构的借贷行为信息,覆盖人群数亿。前海征信已研发数十款征信产品和服务,包括反欺诈产品、信用风险产品、数据开放平台、综合报告等四大产品类型,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

除去母公司本身的资源,前海征信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合作伙伴更为多样化。据悉,目前前海征信的合作伙伴已经达到了800多家,涵盖深圳交警局等政府机关、电信运营商以及银联等金融机构。笔者大胆猜测,如果有一天央行开放了征信系统,哪怕只是部分开放,前海征信也是最有可能的合作方。

为扩大数据来源,2016年9月,前海征信又与智能共享单车项目“摩拜单车”共享黑名单数据,恶意滥用、损毁甚至盗窃摩拜单车的行为将计入其个人征信分。2017年7月,前海征信推出好信盔甲。这标志其借助互联网思维搭建起完备的风控体系,实现了其在中小银行领域部署反欺诈系统的重要突破。

中智诚征信:老牌民营公司亟待建立自身特色破局

国内老牌民营第三方征信公司,董事长是盛希泰,盛希泰曾被俞敏洪称为“中国PE行业最著名的投资人。”2014年二人曾经合伙成立洪泰基金。盛希泰具有二十年金融行业实践管理电商,他是中国青联常委并金融界别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曾任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先后培育了中联重科、大族激光、蓝色光标等数十家行业领先的上市公司。

相比较老板盛希泰的事业光环,中智诚在8家征信机构中就显得“中规中矩”,实力与背景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以及前海征信相去甚远。目前,中智诚征信的个人信用评分关键要素是偿还历史、欠款额及信用账户数、信用使用年限、新开立信用账户、信用类型、近期信用查询次数等。侧重于反欺诈征信,评测思路是,“先把诈骗者过滤掉,对剩下的正常人再作信用评估才有价值”。中智诚征信目前积累了丰富的借贷相关数据以及大量黑名单。

在业务方面,以消费金融领域发力不足为代表,中智诚征信需要加速布局应用场景,这不仅仅局限于金融场景,而是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除覆盖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抵押贷款以外,还包括酒店、租房服务等。另外,中智诚征信需要建立自己的特色建设。

鹏元征信:扎根深圳市场,差异化战略谋突围

鹏元征信于2005年,经营范围包括企业信用评估评级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等。迄今为止服务了超过300多家银行客户和2000多个机构客户。中国每年平均每3个人就有1人使用过鹏元的信息报告。拥有鹏元征信系统、评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201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鹏元征信有限公司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共享及评价服务试点项目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

鹏元征信提供的个人及企业征信产品及服务有:个人及企业信用报告类产品、身份认证类产品、评分类产品、信息核查类产品、统计指数类产品、自动征信类产品、互联网服务类产品等,并为不同的领域提供整体的防身份欺诈风险解决方案、信用卡风险防范解决方案、信贷风险防范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解决方案、贷后风险跟踪预警解决方案等。

目前,市面上有三个数据库:一个是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来源于用户的淘宝交易记录和行为数据;一个是腾讯,来源社交数据。最后一个是前海征信,拥有平安集团的数据。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征信机构手里的数据大体雷同。鹏元征信也有这个方面的短板。笔者认为,鹏元想要走的更远,必须深耕垂直行业,做细做精,采取品牌差异化战略。

为增强自身竞争力,鹏元征信一直在进行互联网化的改革。2016年12月29日承建和运营的“公众监督APP”正式上线。2016年4月8日推出移动互联网征信平台“天下信用APP”。这也是其在差异化战略上迈出的重要步子。

行业痛点:产业牌照“临盆”前胎死腹中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每年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000多亿元。可喜的变化是,经过数十年的沉淀,中国征信行业基本建立了清晰的行业框架。形成了包含数据征集、模型分析与征信洞察,和征信产品应用在内的3大产业链核心。

在具体的业务上,大数据公司、征信机构与个人三者之间也形成了完成的业务闭环(由下图所示)。而首批8家征信机构在数据源、信用产品、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各有特色,互有重叠或者相互补充,尽可能避免同质化。

但是,与欧美相比,中国的个人征信也只能说“雏形”,要发展成为成熟的征信市场,个人征信行业需要解决当下发展的很多痛点。

痛点一:信息共享与数据孤岛的悖论

对于征信行业而言,数据是各机构、企业的核心资源。以此为逻辑起点征信业必然会面临信息共享与数据割据的矛盾。也就是说信息共享有利于节约数据收集成本,实现数据界的“中央厨房”。

但数据是珍贵的,谁也不想让别人坐享其成。在数据源中,金融交易数据是最强相关和最有价值的征信数据,这类数据中高达80%的比例掌握在国有机构手中,即传统金融机构、运营商以及税务、公安、法院等政府公共部门,创业平台很难获取。因此各家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必须分割有限的征信市场,由此各征信机构必然建立数据壁垒,保存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中,这种矛盾表现的尤为突出。征信机构的数据源需要庞大,需要对接不同部门和平台,建立广泛的数据连接,在行业中占据有利地位。例如,互金平台、网贷机构加入共享机制,便意味着需要披露坏账等最核心的数据,大多数平台并不愿意反馈数据,导致共享机制进展缓慢,数据之间的交叉融合很少,也影响到数据的应用和拓展。

目前,行业内大部分征信机构更是通过自爬、合作、购买等方式,从有限的场景中整合数据,由于整合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因此关于数据源的竞争尤为激烈。

痛点二: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处理能力差

行业有一句话能够概括这一现状:“垃圾进垃圾出”。即使不谈数据源不足的问题,从已有的不多的数据来源来说,个人征信行业显然也没有让这一亩三分地肥沃。由于行业标准还没有制定,行业目前还缺乏统一的信息提供方式。而中国并没有统一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标准标准,通常会在基础环节,出现数据录入错误、信息缺失、冗余重复、信息主体不明等问题。

这其实给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征信行业曾曝光,部分第三方征信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开始依赖黑市数据资源,甚至雇佣黑客盗取用户信息用以补充征信数据,同时在利益心的膨胀下,这些数据黑产还衍生出大量经过“掺水”的假征信数据。实际上,一旦让这些产于黑市的假征信数据涌入互联网金融P2P行业,这也会导致“蝴蝶效应”,将很容易成为P2P平台风险的源头。

除此之外,个人征信的数据更大部分是社交记录、个人消费记录等相对弱相关的数据,导致有效数据比较有限。除此之外,还有央行征信以外的个人金融数据,大多分散掌握在不同的征信机构手中。中国目前只有央行征信中心能够做到数据共享。

痛点三:真正的“第三方”在哪里?

在美国,消费者到商店买东西,如果申请某公司的信用卡就可以便宜,填了一些个人信息后,信用卡公司立马可以通过征信局、FICO的数据,在线判断该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做出发放信用卡的决策。

但在中国,要实现这样的场景或许还有一段路要走。目前中国很多征信公司没有把借贷和征信业务完全分开,混淆了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拿P2P行业来说,又做借贷业务,再出个人征信报告,就会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在程序上就难以保证公平性。

各自依托某一企业或企业集团,业务上和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提出个人征信机构的三大基本原则,其一便是坚持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8家征信机构的投资方看出端倪。前海征信与平安的关系,芝麻饮用与蚂蚁金服的关系等等。那么到底谁才能申办个人征信机构呢?业内人士认为,独立自然人、独立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控股公司无法独自办理个人征信机构。但是如果很多有共同意向的机构联合起来并共同申办,这样是可行的。

三位一体:企业突围、行业破壁与顶层设计

与欧美相比,中国的个人征信也只能说“雏形”,要发展成为成熟的征信市场,个人征信行业需要解决当下的痛点。企业需要“敞开胸怀”,去打破信息割据,同时解决技术难题。跳脱企业与行业本身,政策与监管等顶层设计也应该帮助发力。

(一)企业突围:大鱼吃香喝辣,小鱼吃“长尾”

我们知道,个人征信领域,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和前海征信,“三马”几乎强势占据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因此,作为“第二梯队”的企业想要在森林法则的征信市场分得一杯羹就必须采取差异化战略,找到自己的特色,发展市场。

(1)避免同质化,瞄准行业垂直细分

专家赖金昌认为,未来中国的征信、数据服务市场可能分为三类,即综合类征信机构、专业类征信机构、数据和风管服务商。其中综合类征信机构、专业类征信机构属于征信业范畴。

所谓专业征信机构是指在某些领域有专长,如保险、信用卡、零售信贷等。它通过从综合征信机构拿数据,再加上自身专长的数据,合成产品,服务客户。

根据美国的电商,美国征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细分,最终目前行业主要四种类别,一是个人征信机构;二是用于个人的信用评分公司;三是企业征信机构;四是信用评级机构。

笔者认为,中国的个人征信想要跑的更远,尤其是小企业想走得更远,必将不断细化,各征信机构的差异化优势和聚焦定位将更加突出。除去行业链条可以细分以外,诸如产品研发、市场定位等也可以吃准市场长尾。

(2)蓝领万亿市场存量大,“零征信”市场亟待“拓荒者”

在金领、白领、蓝领、学生纷纷被互联网金融攻陷之后,行业只剩下最后一片蓝海。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

但这片蓝海开掘有太多难点:对于可能连银行卡都没有的农民,怎么做风控?农民无疑是中国征信最薄弱的环节。他们缺乏央行征信,有些人甚至没有银行卡;他们互联网化程度较低,可参考的风控数据太少。

农分期的风控逻辑是,给每一个农户,建立一个风控模型。这是一个难题,实际上也是征信公司一个突破口。

农村征信市场是巨大的,个人征信公司不可以错过这个风口,应该因地制宜建立适当的风控模型,积极入局。

(二)行业破壁:拿捏竞合关系,打造“利益共同体”

风投女王徐新在投资时关注3点:行业、企业家、价格。行业良性发展关乎到每一家企业的切身利益。

今年6月底,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包括首批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中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以及百度、网易、360等相关机构,欲携手打造个人征信机构“信联”。

近日,有相关消息指出目前“信联”的筹建已进入实质阶段,平台架构搭建已开始运作。“信联”如能成行,将会推动整个征信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将让行业标准体系和监管政策加快完善,让“靴子”更快落地。

(1)警惕“蝴蝶效应”,搭建征信领域数据“基础设施”

蝴蝶效应同样也适应在征信行业,故事可以这样发生:数据公司在采集李明(虚构)的收入时多了一个小数点,导致P2P公司误判李明的还款能力而造成一笔“呆账”。

前文已经提到,数据是征信行业的核心资源。对于中国大多数征信机构来说,由于数据割据、数据污染等问题,导致行业乱象丛生。主要是解决数据源两大问题,其一是数据质量问题,加强数据甄别、多方信息验证。

此外,还有数据多元化问题,美国征信结构涵盖多维度数据,不仅包括金融维度,还有社会信息、网络行为和社交信息等,全面的数据源为征信机构开展后续环节提供了基础保障。

据了解,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广泛散布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子系统中,其中,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而与此同时,区域部门间基本实现共享的省级地方仅占13%,区域部门间少量实现共享的地市和区县仅占32%和28%,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地市和区县进展缓慢。所以,政府其实也可以帮助行业实现信息多元化。

(2)痛则通:“信联”建设在路上

目前“信联”机构筹建已进入实质阶段,平台架构搭建已开始运作。日前,包括首批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中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以及百度、网易、360等相关机构欲携手打造个人征信机构“信联”,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个人征信的全面覆盖,该机构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牵头建设。

“通过联合体,可以实现各个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统一标准,得出更客观真实的个人征信报告,打击多头借贷这些行业不良现象,为消费金融、网络借贷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业内人士表示。

实际上,“信联”的成立将极大推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个人征信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个人征信原先主要集中在信贷系统,对个人影响也主要体现在信贷方面,但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个人征信数据采集由线下扩展到线上,由信贷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顶层设计:征信制度亟待上升为基本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虽然有相关的征信行业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但现实中仍存在着法律效力级别偏低、企业不良信息保存期限规定不明确、限制合法使用征信信息等情况。

另外与征信有关的个人隐私法等法律也没有出台,这恰恰是征信行业的痛点所在。个人隐私授权、侵犯、维权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标准。

为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我国相关征信法律法规亟待出台,并且应该在,征信机构事前征信信息的审核、筛选、甄别、采集、制作及保存等方面的义务作出具体明确规定。其次要保护信息提供者的利益,保护个人隐私,建立及时纠偏制度。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