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拉拢设计师品牌进驻 恐成“赔本赚吆喝”买卖

陈元 2017-11-28 17:39:30
零售 2017-11-28 17:39:30 阅读 831 评论 0

2017年11月25日,北京朝阳大悦城设计师品牌POP-UP集合区“悦色”正式开业。此前,也有不少类似的设计师品牌集合店陆续在商场及购物中心落地,不过在这样看似高大上的“联姻”背后,依然存在“赔本赚吆喝”的风险。

据电商报记者了解,“悦色”总面积约为500㎡,位于朝阳大悦城三层北侧。集合店内共有11个品牌,以国内设计师品牌为主,个别品牌来自于意大利和美国设计师,商品则以服装及饰品为主。

自从2012年永旺百货关店以来,朝阳大悦城在“去百货化”进程上经过多次品牌调整,形成国际轻奢区、设计师品牌区等购物区,如今自营“悦色”,显然是加码吸引高端消费客群的又一举措。

事实上,采用自营设计师品牌集合店的战术,朝阳大悦城并非第一家。在此之前,银泰百货和SKP购物中心就曾分别以集合店的形式推出了自营品牌“in junior”和“SKP SELECT”,不过在顾客的定位和产品采购模式上,三者存在一定差别。“In junior”,侧重于相对知名度、性价比较高的童装、童品,“SKP SELECT”则是北京SKP购物中心自营的买手店。

搭建集合店平台,并引入设计师品牌,或许能产生眼球效应,为商场带来流量的增加。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尽管设计师品牌已经具备相当程度的关注度,不过目前还是以小众市场为主要对象。

此外,自营设计师品牌店对商品的定价普遍要高于一般服装,因此销量上往往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倘若这些品牌商品长期滞销,对自营集合店的商场而言,容易形成库存压力和经营压力。

因此,设计师品牌的加盟能否提高商场的销售业绩,效果恐怕十分有限。不过也有评论称,只要吸引到消费者在商场的餐饮、影院或其它店铺进行消费,设计师品牌自营店也能产生一定的引流效果。

如今,不少国际快时尚巨头在国内遭遇滑铁卢,纷纷陷入关店潮,就连H&M、ZARA都未能幸免,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快时尚品牌趋于同质化。相比之下,拉拢自成一派的设计师品牌,或许能成为商场吸引客流的新选择。不过,由于在销售、盈利等方面短板明显,类似策略恐怕在一段时间内仍逃不开“赔本赚吆喝”的阴影。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