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你给我小心点,京东在背后憋大招呢!

鸣远 2018-08-17 21:37:05
生活服务 2018-08-17 21:37:05 阅读 1103 评论 0

以往在中国的电商行业里,一哥阿里和二哥京东的地位是毫无争议的,不过随着拼多多的异军突起和成功上市之后,开始有人觉得京东可能会被拼多多超越。

恰好昨天京东发布了2018年Q2财报,该季度公司净亏损达到22.125亿元人民币,重新由盈利回到了亏损的局面。京东表现不佳的财报,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人们对京东前景的担忧,致使昨晚股价一度出现了大跌。

对此我们觉得对京东大可不必过于悲观,即使京东一时遭遇了瓶颈,但也不至于输给拼多多。凭借着“消费降级”而蹿红的拼多多注定只会是昙花一现的奇迹,从长远来看专注京东更有可能笑到最后。

企业命运背后的宏观经济

说起电商行业,想必大家都关注到去年以来中国出现了“消费降级”的异常现象,也就是大家变得热衷于购买廉价杂牌商品的现象。

这种现象其实跟十几年前的淘宝是如出一辙,但是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早摈弃了这种商业模式,只是没想到又突然间复活了。

作为一个冉冉升起的新兴大国来说,这种“消费降级”的异常趋势是不会持久下去的,除非中国未来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就另当别论了。

实际上,这两年“消费降级”的出现与货币紧缩和房地产投机过度有关。

M2增速的持续下降和去杠杆力度不断加强,导致市面上流动性紧张,也就是大家手里缺钱。再加上17年三四线城市房价的疯狂上涨,将这些本不富裕地区的民间财富进行了一轮大收割,所以才会出现这两年来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降级”现象。

但是近期货币政策和楼市政策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货币政策开始适度放宽,银行间流动性已经从6月的紧张变成这几天的多到“溢出”,余额宝的利率也降到了新低,说明社会上的钱很快就会多起来了。

再加上最近楼市调控力度空前,厦门等投机过度的城市,房价已经出现较大幅度回调,说明热钱正在从楼市中流出。这些钱流出楼市后无处可去,到时候必定流入到消费上来,钱一多购买力就提高了,所以预计大家很快又会回到“消费升级”的正轨上来。

只要中国社会回到“消费升级”的正规上来,那么对于拼多多这类靠着廉价商品存活的电商企业就会失去核心竞争优势,加之没有仓储物流体系作为根基,估计很快就会没落下去的。而像京东这种具备强大仓储物流体系的大众电商平台,则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财报显示京东正在憋大招

京东的2018年Q2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京东的净收入为12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增速较此前几个继续进一步放缓。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22.125亿元人民币,重新由盈利回到亏损状态。

不过在京东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出现净亏损的财报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一个异常的数据,那就是京东的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大幅增加。

今年第二季度,京东在技术研发上面的投入就达到了27.8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的15.46亿元人民币增长了79.8%,这是一个远远高于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的投资力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赌博”来形容。

更重要的是,我们查询了京东之前的财报发现,京东这样的“赌博”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他们技术研发上面的资金投入,在2017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就已经分别创下74.5%和87.2%的超高增长。

这就可以解释京东为什么在营业收入没有负增长的情况下,会重新回到亏损的状态了,就是因为把钱拿去搞技术研发了嘛。同时,这也显示出京东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是有计划的持续性行为,而不是偶尔的随机性行为。

那么京东花了那么多钱到底拿去研发什么东西了呢?我们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京东在技术投入上主要放在电商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和仓储物流体系的无人化升级两大方面。

电商领域方面,京东将技术融合到业务运营的各个环节中,着力于利用大数据分析去开展精准营销,利用大数据对销量进行预测。

仓储物流体系方面,京东大力开展无人化升级,以便提高运转效率。为此京东研发了无人机、无人车、SHUTTLE货架穿梭车、智能搬运机器人和六轴机器人等工具,还建立了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库项目——亚洲一号智能仓库,该仓库融合了物联网、机器人、视觉AI等先进技术,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存放和处理6万箱货物。

反周期投资背后的爆发预期

总的来说,京东这两年来在“消费降级”的逆境中仍然大力进行战略投入,其实是在为后面“消费升级”的回归做准备,一旦社会消费趋势回到正轨上来,那么京东很有可能凭借着强大的基础优势再次大爆发。

这种模式在经济学上叫做“反周期投资”,是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鉴的,其中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韩国三星集团通过两次“反周期投资”击败了美国和日本对手。

这两个案例都是李健熙的杰作

上世纪80年代中,当时全球半导体产业遭遇了一场大规模的不景气,DRAM内存的价格从1984年初的4美元/片一路下滑到1985年的30美分/片。那时候,三星生产DRAM内存的成本是1.3美元/片,在熬了1年多之后,三星半导体累计亏损达3亿美元,股权资本完全亏空。

此时,美国和日本企业都纷纷停止投资,而三星却在那几年里疯狂加大投入开发更大容量的DRAM,并且继续扩大生产产能,很快就令技术和产能追上并赶超美国和日本的巨头。虽然这样做令三星的财务负担加重,但是等到1987年行业恢复景气之后,三星却能凭借巨大优势快速击败美日对手,成功实现弯道超车。

上世纪90年代中,液晶面板行业也出现了一次大的衰退周期,当时三星再次采用反周期投资法,不断投资扩建液晶面板生产线。在1996年建成第一条3代线,赶上日本企业的生产能力,1998年底建成了3.5代线,超越了日本企业的生产能力。

2000年后,随着家电行业进入液晶时代,三星在液晶面板上的优势迅速凸显出来,他们很快就拿下了液晶面板的大多数订单,并且用这些订单赚的钱继续投资高世代生产线,继续升级扩大才能,最终把日本企业给活活拖死了。

这种“反周期投资”适用于需要长时间、重资本投入的领域,半导体和液晶面板是这样,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也是如此。

如今来看,京东现在的大力投资,其实都是在为以后的“消费升级”做准备,其实也和三星的“反周期投资”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消费升级”回归必然是大势所趋,而伴随这个趋势的,则必定是拼多多的没落和京东的爆发。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