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非凡!金融业遭遇最大危机,国际投行加速入场

云合 2018-09-21 20:36:54
生活服务 2018-09-21 20:36:54 阅读 1003 评论 0

改革开放40年,这注定是我们极具意义的一年。

在这个或融入或对垒的十字路口;

刚刚,我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总理喊话:金融行业三年后“全面对外放开”

昨晚,中国政府网下发了一条极具深意的消息,由此引发了金融业不小的动荡:

在昨天举办的“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我们的总理对外喊话:

“我相信3年后会有符合条件的外国企业,获得中国金融业全牌照全股比经营资格。”

“我们下决心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

这句喊话无疑对整个金融业冲击是巨大的,什么是全牌照,什么是全股比呢?

目前,我们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金融租赁等等。

每一个牌照背后都是价值连城,是你能合法从事某项业务的资质。

单就公募基金的牌照,放在国内,很多公司也只能是垂涎欲滴,一牌难得。

而全牌照的意思分为两种,一种是字面意思,就是所有的牌照俱全,应有尽有。

另一种就是我们目前金融市场的口头意思,只要具备几种核心的牌照,像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就算是“全牌照”经营。

大家可以对标我们国内目前的中信集团,招商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兴业集团等。

而全股比呢?就更好理解了。

曾经我们在金融的有些领域会实行外资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51%,往后这个比例将放宽到100%。

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像摩根,美林,汇丰等这样的国际金融巨头将以独资的形式,全业务链的挺进国内市场。

显然,金融领域的各路公司再次慌得一批。

再次向全球金融机构抛出橄榄枝

其实,我们早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启了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实施。

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的朱光耀就在11月9号两国元首会晤后,给我们公布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细节。

当时,我们便决定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外资投资比例限制全部放宽到51%。而且三年之后,投资比例将放宽到100%。

取消了银行业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单一持股不超20%,合计持股不超25%的限制;

同时,我们的保险行业将在三年后放宽外资持股比例到51%,五年后持股比例放宽至100%;

而在更早的7月份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我们便提出要继续不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通过竞争对国内金融业带来优化和繁荣。

总理今天的喊话绝非突如其来,一方面是借着达沃斯再次向全球金融机构抛出橄榄枝;

另一方面,也是再次表达我们在贸易冲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立场。

对外开放,我们已经准备就绪

金融业作为很特殊的行业,又是百业之母,每次只要有放开的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很多人的担忧。

曾经,包括我们也是一样,把他们当成洪水猛兽,对外资层层限制,担心他们越雷池一步。

那现在,怎么就选择全面放开了呢?

第一:引进竞争,将国内金融机构倒逼到国际一流水平。

我们不可能永远闭门造车,也不可能永远将我们的金融机构护在怀里。

正所谓你爱他,就不要惯着他,我们这样护着的结果,就是银行体态越来越臃肿,竞争能力越来越弱。

时至今日,我们的银行还在靠利差躺赚,利差收入占到总收入的70%,与国际投行相差甚远。

但目前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融机构迟早都要扬帆出海,为我们在海外披荆斩棘。

我们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金融队伍,而引进鲶鱼不失为非常好的策略。

第二:主动应对系统性风险

周小川在去年的全国金融会议上表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处于金融领域的风险高发期。

而改革开放,是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经验和未来抉择。

从历史上来看,我们近代史有几次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设行的高潮,好处是引进了新的银行技术,支持了我们的现代化发展;而坏处是冲击了我们本土的银行机构;

未来,对外承销国内债券,对外承销国内股票,对内引进美元,这些都需要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

第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我们一方面放开了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的市场化,一方面我们也具备足够把控全局的能力。

不打没把握的仗,我想能够这样安排,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在昨天的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们再次对金融监管提出了要求。

会议强调,我们务必要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加强金融监管的集中统一,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

我们的监管体系再也不是曾经的散兵作战,让资金在各类金融资产里层层嵌套。

比如,曾经资金就善于规避单一监管,在保险,证券,银行,信托监管系统来回倒腾。

如今,“三会合一”后,资本再也无处遁形,银行的委外风险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金融监管能力的加强,也给我们提供了金融对外开放的信心。

除了银行,一切利大于弊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大幅引进金融机构,对外开放的危害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资本市场动荡,金融交易品种价格控制权旁落,比如我们曾经的汇率就被汇丰掌控过。

第二点:银行机构的大面积遭殃。

基本只要我们做好存款保障制度,以我们对金融机构的把控能力,我相信国际资本的加入除了冲击银行业以外,对我们老百姓只会利大于弊。

具体能有多大的冲击,就要看对外开放的口子实际上到底敞开多少。

一方面,利率将会更加市场化,银行的利差收入将继续收缩,对应的我们融资的成本会下降,存钱的利息会升高。

很多小伙伴也不用再去香港购买国际保险,彼时的国际保险将在国内畅通无阻,而国内保险机构的险种也会更加完善。

股市的价值投资趋势将愈加明显。在证券监管愈加完善的今天,因为引进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会对股市的波动有一定的平滑作用。

除了银行,应该一切利大于弊。

同时,我们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进一步融入世界的决心没有变。

这无疑才是我们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最重要的抉择。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