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专生的逆袭!没钱没背景,却是全国最大餐饮的掌门人,身家 600 亿!

鸣远 2018-09-27 21:45:50
行业观察 2018-09-27 21:45:50 阅读 1009 评论 0

9月26日,火锅界的龙头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其股价最高冲至19.64港元,市值破千亿,一跃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餐饮企业。

创始人张勇持有62.7%的股份,身家暴涨至600亿,直接蹿升至中国富豪榜第35位。

从一个中专生到上市公司老总身家百亿,完全白手起家,没有一点背景加持,这样的经历实属罕见。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海底捞张勇的逆袭故事。

没背景又不想认命,

唯有靠双手打拼出未来

张勇,1971年出生于四川简阳,和同时期的商界大佬相比,张勇的成绩还不好,最高学历仅是中专。

毕业之后,他就被分配到四川拖拉机厂,一干就是6年。

当时和张勇住一个大杂院里的詹婆婆,靠着祖传的熏鹅的手艺,成为当地的万元户。

一万元是什么概念?

当时张勇的工资一个月仅90元,不吃不喝要攒上10年。

张勇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过,于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四处寻访商机。

张勇发现的第一个商机是扑克机,他向父母,好友,以及隔壁的詹婆婆借了钱,结果在买扑克机的路上,被人骗了买了块假表。之后,他又想倒卖汽油,结果铩羽而归。

经过这两次商业计划流产后,张勇终于明白,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唯有脚踏实地,靠双手打拼才有未来。

第三次创业,他学习詹婆婆做小本餐饮生意,做小火锅,虽然利润微薄,但是积少成多,半年下来,竟有近万元的纯利,但却因为爱情,他关掉了店面。

虽然商业计划流产,但却是值得的,女孩留下来了,成为了张勇太太。之后夫妻二人和张勇死党施永宏及其女朋友,四人凑了8000块钱,开了如今的海底捞。

这一年是1994年,张勇24岁。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专业不够,服务来凑

四川是火锅的发源地,竞争激烈。

半路出家的张勇连炒料都不会,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边炒边学。可想而知,味道一般。

但为什么最后杀出重围的却是海底捞呢?

原因很简单,也很朴素,“为了让人家满意,送的比卖的还多,结果,客人虽然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愿意来。”

为了留住客人,张勇把服务做到了极致:

客人用餐时,他帮忙带小孩;

客人用餐时,他站在一边;

客人抱怨喝酒伤了胃,他就熬一锅小米粥;

客人夸奖辣椒酱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几罐;

发现客人鞋脏,二话不说蹲在地上擦了又擦.....

其实这是个无可奈何的做法,但凡火锅做的正宗,做得好吃,张勇也不会走这条路。

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海底捞就靠这套变态的服务打开了知名度。

事实上,味道好不好,本来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有人重油,有人淡口,有人嗜辣,有人一点辣都不吃,有人喜脆爽,有人爱软糯......

众口难调,餐饮这行永远都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

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找到另一条路来吸引顾客,海底捞选择的是服务。

实际上,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如此:

麦当劳贩卖的不仅是汉堡薯条,还贩卖家庭欢聚的氛围;

星巴克,卖的不是一杯咖啡,而是时尚、品味和小资情调。

数据显示,只有33.4%的消费者,是冲着星巴克的咖啡去的。可见,口味对于个大的餐饮品牌来说,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的,底层的是吃、穿、住等功能性需求,中间是情感需求,最顶层是自我价值和自我表达需求。

而中国餐饮企业大多还停留在最底层的功能性需求的竞争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餐饮难出世界级的品牌,而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却开遍了全球,因为它们瞄准的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其实不止餐饮行业,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苹果不仅贩卖手机,更重要的是贩卖创新和专业的精神;万宝路贩卖的不仅是香烟,而且贩卖了男子汉气概。

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群

和老板一样,爱操心的员工

张勇的野心很大,他并不满足于只在四川简阳这个小小的城市中。

实际上,在1995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向国家商标局递交申请了第一枚“海底捞”商标,这枚商标的注册号为983760号,注册类别是第42类。

但是有野心还不够,要想把海底捞做大,他需要更多像老板一样,爱操心的员工。

这样的员工不可能天生就有,只有靠自己培养。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给员工尊严。

在餐饮行业,大多数的从业者都是学历低微,家庭条件不好的。

从底层爬起来的张勇非常了解这些农村出来的打工者最需要什么,首先是生存和尊严,让他们体面地生活。

“一个人要体面地生活,收入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再关注他的精神层面。”

对待基层员工,给他们住的都是城里人住的正规住宅,有空调和暖气,人均面积不少于6平米。公寓还配备了上网电脑;如果员工是夫妻,则考虑给单独房间……

光是员工的住宿费用,一个门店一年就要花掉50万元人民币。

此外,所有刚入职的员工,接受的培训不仅是怎么更好地服务客户,海底捞还会教他们怎么融入城市生活,具体到怎么坐地铁、怎么充值等等。

对待中层干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底捞就给大堂经理这个级别的干部的父母发钱。

“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这使他在当地村里面很威风,他会觉得到了海底捞以后,连家人每月都有200块钱的补贴。

如果他还要辞职,那就可想而知了,连他父母都会帮我说话,让他留在这里好好干。”

其次,公平的晋升机会。

海底捞的员工有很多级别,有合格、优秀、标兵、劳模等,还有一个晋升的机制,只要干得好,就可以慢慢获得晋升。

海底捞的很多店长、小区经理都是来自企业底层,很少有空降的。

海底捞的一个店长能赚多少?少则月薪两万,多则七八万,甚至十几万的都有。

这就让每个员工都看到了希望,也就会更努力地工作。

最后,放权。

在海底捞,张勇在公司的签字权是100万以上,副总、财务总监等角色是100万以下的签字权,而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小区经理都有30万的签字权。

店长的权利非常大,不仅能决定分店在什么地方开,而且人事权、经营权、财务权完全集中在店长手里。

对于基层服务人员,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觉得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加一个菜,甚至是免单。

如此一来,就会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更用心地为“自家”考虑。

核心:师徒制。

海底捞在中国一共有三个大区,郑州、北京和上海,下面再设小区。但是这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按照地域划分,而是看这家店店长的师傅是谁。

而“师徒制”的激励政策,绑定了员工、店长、门店、公司各个环节的利益。

每个店长只要去开新店,在老店选一名徒弟升任店长,他们就形成了正式的师徒关系。店长不仅可以对本店享有业绩提成,还能从徒弟、徒孙管理的门店中获得更高比例业绩提成。

这师徒制下,店长的个人收入与徒弟、徒孙是否获得成功直接相关,如此一来,店长不仅会认真管理自己的门店,还会尽可能多地培养出能力,品行都合格的徒弟店长,并带领、指导他们开拓新门店。

这就是海底捞实现裂变的核心——师徒制。

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底层的人永远是占大多数,服务业就是典型,海底捞的员工大多学历低,被世人认为不聪明的人。

但正是这样一群人,在海底捞“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下,在完善的晋升通道和薪酬体系下,个个都变得勤奋、聪明。

海底捞现在被许多火锅店抄袭的做指甲、眼镜布、头绳、塑料手机套等创意服务,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些没有文凭的服务员,而且这些服务,又被成功复制到了每一家店面里。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同比增长54.4%,海底捞用不到肯德基3%的门店数,创造了肯德基25%的营收!

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这一群不聪明的人。

后记

“没背景没学历有不认命的人,只有靠双手改变命运了,如果你认认真真把一件事做好,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你。”

从技校生到身家600亿的掌门人,张勇给了无数平凡人不平凡的力量,这就是海底捞的成功之道。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