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管控给出行市场退烧 网约车发展趋于理性化

鸣远 2018-10-30 17:34:47
生活服务 2018-10-30 17:34:47 阅读 684 评论 0

10月31日消息,自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后,网约车就被推至风口浪尖,违规经营、低价混战等屡禁不止的行业乱象也不停地浮出水面。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少地方出台政策对网约平台进行管控,一度十分火爆的网约车市场也似乎迎来了降温。

据了解,近段时间南京的网约车市场就出现了退烧的迹象。《现代快报》日前一篇报道指出,南京市出现多个网约车“停车场”,长时间停放着大量网约车,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是之前生意太火,车不够用,公司屯了很多,但今年生意明显不如前。该报道还称,由于订单量减少,南京不少网约车司机将手中的车辆转租和转卖,打算出局离场。

很显然,这一系列变化与地方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据悉,南京交通、交管部门在今年4月联合发布公告,称将暂停受理包括网约车在内的出租汽车新增运力许可事项,并且只给符合条件的车辆提供3个月的办证过渡期。

除此以外,南京交通部门还向滴滴、美团两大平台开出了150万的大额罚单,要求两者尽快将后台数据纳入监管,并停止价格恶性竞争。美团、滴滴随后相继发布声明,承诺将停止发放用户端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红包补贴一直是很多网约车平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手段。高额补贴用来吸引乘客乘车,零抽成和奖励则用于提高司机的工作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红包补贴能够促成“乘客打车便宜,司机多接单多挣钱”的“双赢局面”。

然而事实上,这种“高补贴、低抽成”的竞争模式很容易演变为“烧钱大战”。今年3月,美团上线打车业务,打出了“快车司机三个月内零抽成”“乘客前三单免14元”的促销组合。随后滴滴则用“18元打车券”、“0元打车享不停”等补贴应战。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出行市场中并不鲜见,然而导致的后果便是没有足够资本支撑的企业很难存活。目前,虽然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入局网约车市场,但整个行业依然呈现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让更多企业进入市场才更有利于行业发展。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一名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江苏工人报》采访时表示,“呼吁两大平台规范经营、停止价格战恶性竞争,不是不允许商家企业搞促销,主要是针对大范围、低于成本价的违规做法。无论是出租车还是网约车能不能留下用户除了价格,最终是看服务。管理部门、企业和市民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只有这个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才能让各方实现长期共赢。”

此外,今年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交通运输部7月份例行发布会上也表示,严打并非要遏制网约车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将非法营运的车辆清出市场。

针对网约车趋于理性,不复昔日火爆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地方监管部门踩“刹车”很显然会对市场造成影响,矫正也不可避免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行业良性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