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的 “慢与快”

鸣远 2018-11-08 18:04:55
人物 2018-11-08 18:04:55 阅读 1367 评论 0

如果说乌镇大会是互联网人的身份象征,那么两次现身于此并参加了“东兴饭局”的周源,无疑已经拿到了中国互联网最强权势圈的船票。

但看似风光的背后,周源的烦恼也不少。

当知乎从社区转变为平台,并不断被资本加码以来,离钱越来越近的知乎和周源,似乎总是被“知乎变了”的质疑声包围着。

有人担忧不断被加码的知乎会被资本胁迫,有人甚至得出“知乎已经不再是高知用户曾经想要的那种网站”的结论。

这家原本以“文火慢炖”闻名互联网圈子的“慢公司”,终究也成了一场被摆上台面的“快生意”。

资本加持的“野心”

虽然此前腾讯主导了知乎C轮投资,但知乎最明显的变化,大概从2016年开始。

那时候,正值资本寒冬,投资人往VR、AR、to B等方向一轮轮投下来,大多被泡沫“戳伤”,沉寂小半年后,总算共享单车和知识变现两大风口来袭,作为主打知识问答的社区网站知乎,此时自然随之备受追捧。

随后,搜狗云测、启明创投、创新工场、赛富投资基金、今日资本等资本顺着知乎这扇被敲开大门,一窝蜂涌入,截止今年8月,知乎已完成2.7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接近25亿美元,从此一跃成为内容公司里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在资本的加持下,周源的“野心”开始显山露水。

2017年那场著名的“东兴饭局”上,周源成了座上宾,在那场饭局上,他紧挨着姚劲波与王慧文,对面是马化腾和刘强东,意气风发得紧。此外,李开复、徐小平、马化腾等大咖在知乎上为他站台。

与此同时,手握流量的周源也开始着手知乎商业化的问题,诚如蔡文胜的投资理念:有了用户就一定会有商业模式,而绝不是想好了模式再来找用户。

经过四五年的深耕,此时知乎已经累积了大量用户,此前崇尚“文火慢炖”的周源,一改之前的观念,加紧商业化步伐,重归流量逻辑,开始对非典型用户进行收割。

知识付费(产品以值乎和Live为主)、电子书店(将传统的出版模式“电子化”)、邀请品牌主入驻成了知乎的主要商业模式,也就是说,知乎正在由“社区”向“平台”转变,离钱越来越近。

但周源的“商业化”探索,似乎并不被用户买账,“知乎变了”的言论甚嚣尘上。

对此,某次接受采访被问到“知乎最近有一系列动作,大家都在说,知乎离钱越来越近了”时,周源直言不讳,“这句话好像有个含义,说你离钱越来越近,就好像离什么东西越来越远了一样,但我觉得不是这么理解。首先知乎是一家商业公司,必须是一个在商业上健康成长的公司,它才有机会去创新和发展,这是基础。就像美国这个国家是个商业国家一样,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展。”

从程序员到媒体人

都说一家公司的气质,很大程度上由创始人决定。也许,众人在高喊着“知乎变了”,同时也意味着“周源变了”。

很长时间里,周源可是众人眼里的“理想主义者”。

跟雷军一样,周源的创业冲动也是源于大学时代看的一本书,不同的是,雷军看的是关于乔布斯的《硅谷之火》,而周源看的一本关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那是1999年,在成都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系的他,有一天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创业热情一下子被点燃,写程序改变世界,成了他当时的理想。

那时候,他发现大部分同学攒钱买电脑基本都是用来打“星际争霸”和看视频,在他看来这纯属浪费青春,于是组织几名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一起组建了一个计算机服务部,主要工作就是把组装后的电脑卖给其他系的学生,也算是学以致用。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大四,“当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觉得能天天折腾电脑就挺好玩,编程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情。”

2003年,周源考上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继续攻读研究生,变的是距离,不变的是他对计算机的痴迷。据说,有一次他坐火车从成都到北京,在火车上与人侃侃而谈自己的理想,写程序到35岁退休,结果对方直摇头,笑说这不现实,程序员挣不了多少钱。

“我当时心想,这不是关于赚钱的事,而是对世界的看法。”周源回忆说。

不曾料想,多年后对方的话一语成箴,周源的程序员梦在正上海一家加拿大的研发中心工作被现实狠狠“击碎”。当时他在这家公司负责一个数据库各种接口的开发,可是埋头苦干8个月,产品好不容易发布了,但一个用户也没有。

这次不小的打击,让周源不禁开始反思程序员的未来之路。就在这年春节,他决定转行,跑去《IT经理世界》杂志当IT记者,开始北漂之路。

裸辞创业

“懂得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韩寒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中很扎心的一段话。

今年10月,马云在参加南非投资峰会时也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很多年轻人现在一到晚上就有了不起的想法,但是睡醒之后一切照旧。”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或许真的就在于行动力。

三年媒体人的从业生活,给了周源大量的有机会去接触那些互联网公司和创业者,当目睹着这些公司生生死死的变化,很多时候,他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代入,“觉得换作是我,应该怎么弄”。

但作为旁观者,这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无法亲身投入这股浪潮,他始终心有不甘,于是,在没有找到投资人和创业伙伴的情况下,果断辞职创业。更惨的是,当时他的银行帐户里不到1万6千块钱,那已是所有的积蓄。

可创业的冲动已盖过一切现实问题,周源决定押上所有家当all in。2008年,他所做的是一个叫Meta的搜索网站,当时的设想是为电商网站提供搜索优化服务所需要的数据,帮他们观看网站中的关键字,以便在各大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变化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可惜,最后因目标和资源不匹配而宣告失败。

苦闷的周源,唯有前往西藏自我复盘。也就在这期间,美国一个叫Quora的问答网站吸引了他,于是以此为原型,知乎就此诞生。

“那天非常晚了,凌晨三点钟,快要上线了。我们买了一瓶酒,是那种非常劣质的香槟,又没有杯子。我们拿着纸杯就去倒,然后不会开那个酒你知道吗,搞了半天才把那个瓶盖打开了——就在那一刻,所有人突然都停下来了,五六个人,我们就看着眼前的那张桌子,上面放的全是图纸,我们当时就看着这些纸。那个感觉是,知乎终于上线了!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在那一刻非常激动,很有意思。后来的各种喜悦其实很难再去和人分享。因为只有那个时候,是从无到有的。”在某次采访中,周源这样回忆起知乎上线的情景,语气中依旧洋溢着兴奋。

最初那两年,知乎非常克制,严格执行不开放注册,只积累了40万注册用户。直到2012年才开始对外开放,因此给人留下了“文火慢炖”的印象。

曾经的“文火慢炖”,与其说是一场商业策略,不如说是一次“无可奈何”的选择。慢节奏,是内容公司的共性,只高品质内容才能积攒口碑,好口碑才能赢得用户,这是更古不变的道理。

只不过,生意终究是生意,前有资本加码的“盈利”压力,后有果壳、逻辑思维、得到、今日头条等多方围剿,就像《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变还是不变,对周源而言,也是个关乎生死的问题。

投资了知乎的徐新(今日资本创始人)在分析知乎商业价值时说,“互联网是个固定成本很高,可变成本很低的行业,所以互联网公司是没有中间状态的,要么做大,要么出局。”

也许,崇尚慢工出细活是内容公司的共性,但在商言商,不管从大环境来看还是从知乎的未来出发,背靠资本、变现、盈利,这些似乎都是周源的不二选择。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