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机构出海遭遇 “水土不服” 用户拓展成难点

鸣远 2018-11-13 16:05:59
生活服务 2018-11-13 16:05:59 阅读 890 评论 0

11月13日消息,有人说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但对于众多出海圈地的支付平台而言,国外遇到的烦心事不少。在国内所向披靡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大支付巨头同样难掩业务推广受限的困窘,身处异国他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正遭受“水土不服”的困扰。

和原本土生土长就能自然适应本土的监管情况不同,出海的第三方支付,面临的诸多挑战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海外各地的监管政策。以美国为例,支付机构若想在美国开展移动支付业务,需要在美国31个州分别申请牌照,因为要适应每一个州当地的法律法规。

其次,支付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业务推广的最大障碍。海外市场地域辽阔,很多地区的支付基础设施还有待建设,有些业务银行无法提供接口。如果实现不了互联互通,许多业务无法进一步推动。

以连连支付为例,扎根海外多年,也花费大力气取得多地的支付牌照,但连连支付目前只是局限在收结汇款业务上,如跨境支付,以及为电商平台搭建支付系统,始终没有拓展到利润更高的C端消费支付领域。

发力以B端客户为主流的跨境支付市场,成为海外支付机构业务拓展的方向。目前来看,移动支付“出海”,瞄准的客户群体,主要还是境外的中国人,依托的场景,也主要是与旅游相关的餐饮、购物。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传统境内支付,跨境支付要面对的法律条款更加复杂。要从事跨境支付服务,需要了解国际反洗钱、各国金融管制政策,同时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商业环境,这意味着支付公司比在布局国内支付市场时花费更高的成本。

同时,单一的跨境支付业务市场有限,众多的支付平台扎堆其中,难免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降费率,大打价格战成为一种简单但却粗暴的选择。

在跨境支付业务兴起初期,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业务的费率为2%,后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费率迅速下滑至1%。如今,部分支付机构为了争夺更多用户,甚至将费率降至0.5%至0.7%,甚至有不少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推出“0费率”活动。

价格战的背后,体现出支付机构在用户拓展上陷入困境。欧美很多国家既有的支付体系较为健全,信用卡支付的消费方式和文化已经根深蒂固。

移动支付虽然来势汹汹,但消费者对“扫一扫”付款方式,在安全与数据隐私层面充满疑虑;而在东南亚等地,现金依旧是最流行的支付方式,根据PayPal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90%的新加坡人表示现金支付依旧是他们的支付优先选择。

在国内,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崛起,背靠的是网购、共享单车、网约车、红包、外卖等新消费模式的流行。但在海外,这些配套的使用场景还没有“落地”,手机支付快捷便利的优势,消费者根本无法体验,说服用户改用手机支付,难度可想而知。

短期来看,出于金融安全和支付文化的多重因素,目前支付出海可行的方式只能是通过海外合作推进。虽是寄人篱下,终归得以站稳脚跟。

不过,从长远来看,移动支付大势所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支付必将打通线上线下。随着应用场景在海外陆续落地,支付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海外移动支付市场依旧大有可为,众多支付机构终有“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时。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