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二维码存盗刷风险 主流支付方式迎来挑战

鸣远 2019-05-28 21:48:50
生活服务 2019-05-28 21:48:50 阅读 1355 评论 0

5月29日消息,从现金支付过渡到二维码支付,人们曾由衷感叹二维码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但如今,这种已成主流的支付方式正暴露出一定的安全风险。

据《电商报》了解,在过去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包括重庆、西安、山西在内,全国有多地发生了二维码盗刷事件。有受害者报案称,自己在超市等待付款时,支付账户里的钱被莫名其妙地转走,而显示收款方却是一家陌生的商户。

随后,警方调查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受害者在排队等待付款时,提前出示的付款二维码被人从背后通过手机扫码,由于单起盗刷金额均在1000元以下,因此无需输入支付密码,账户里的钱就被悄悄地转走。

一般情况下,付款二维码需要使用扫码枪或POS一体机等硬件设备来扫码,才能达到支付的目的,而在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也并非直接用自己的二维码扫码,而是通过一款第三方APP,在上面注册成为商户后,再扫描受害者的付款二维码,从而成功将其资金转走。

尽管在上述已曝出的付款二维码盗刷事件中,警方通过商户注册信息,顺藤摸瓜,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抓获归案,但这也侧面体现出二维码支付方式在账户安全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事实上,在此之前,现实生活中已不乏用户因二维码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有媒体便报道称,有犯罪团伙对商家张贴的收款二维码进行偷换,使得顾客在扫描二维码付款后,钱款直接流入犯罪团伙的账户上。

基于二维码编制的开源性,甚至有犯罪分子在支付二维码中植入木马病毒,用户在扫描这些二维码后,其手机上的银行账号,甚至支付密码均被盗取,让人防不胜防。

有支付界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更早出现的NFC支付,二维码支付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但由于NFC支付功能需要在手机中安装额外的芯片,并非所有手机均支持这一功能,因此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首的巨头企业决定下注在二维码支付上,最终使得二维码支付成为如今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

时至今日,随着手机硬件设备的更新升级,越来越多的手机型号开始支持NFC支付,这种支付方式似有进一步流行的趋势。今年年初,中国银联曾发布《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报告中提到,基于NFC功能的手机闪付正日益受到年轻及高收入群体欢迎,这些人群多来自金融、IT等行业,具有较高学历和收入的特征,而安全性更高是他们倾向于使用NFC支付的主要原因。

似乎预感到NFC支付的发展前景,曾经着力推广二维码支付的微信支付已在暗中进行NFC支付的布局。微信公众号长安通曾披露,微信支付正在测试一款叫做“腾讯乘车卡”的微信小程序,与此前推出的“乘车码”不同,这项功能基于手机的 NFC 技术,用户开通后,只需将手机靠近刷卡感应处,完成扣费后,即可乘车。

微信支付暗中留有后手,业界另一大支付巨头支付宝也已经“移情别恋”。据《电商报》了解,从去年的双11购物节开始,支付宝一直在为推广刷脸支付而摇旗呐喊。上月17日,支付宝推出了第二代刷脸支付设备“蜻蜓”,进一步降低了商户接入刷脸支付的成本。

在二代“蜻蜓”发布会现场,支付宝IoT事业部总经理钟繇更是直接放话称,未来三年,支付宝将为刷脸支付的推广投入30亿补贴。

应该说,二维码支付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相比于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上,公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二维码支付正面临巨大的压力。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