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少年终成恶龙:中国互联网二十年,垄断巨头做了哪些恶?

金江 2020-11-18 21:52:22
行业观察 2020-11-18 21:52:22 阅读 1760 评论 0

反垄断的屠龙刀,越磨越锋利

在中国,垄断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国有企业垄断,其二是互联网企业垄断。

前者已经是众所周知,今天我们来聊下后者。

今年双十一,毫无疑问,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额都又上涨了,但是奇怪的是,京东、阿里、拼多多的股价却不升反跌。

事实上,不仅是电商股,11月11日,美团、腾讯……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股价都在集体下跌。

为什么?

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划重点:“反垄断”,“平台型经济”。平台指的是互联网平台。

很显然,监管局这次是举起了反垄断的屠龙刀,直奔大型互联网企业而来。

在国外,反垄断不是新鲜事。

在过去两年当中,谷歌被欧洲国家开出了超90亿欧元罚单;微软曾经差点被反垄断调查搞到公司分拆;Facebook、亚马逊、苹果,都是美国反垄断调查的常客。

更著名的案例是109年前,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一个垄断了美国90%石油市场的资本大鳄,最后被反垄断调查“肢解”为34家公司。

但是在中国,反垄断却很少见。

中国《反垄断法》是在2008年才颁布的,颁布之后,中国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遭到实质性的严重处罚。

原因很简单,在传统行业,中国能称得上垄断市场的民营企业实在太少了。但是互联网企业不一样,它们天生就具备垄断基因。

以电商为例,2019年,以GMV统计,天猫占比超50%,京东超26%、拼多多接近13%,三家合计垄断了近90%的电商市场份额。

在外卖领域,双寡头垄断比例更为夸张,截至今年Q2,美团的市场份额超68%,饿了么是25%,两家直接垄断超93%的外卖市场。

自从滴滴合并Uber中国之后,在网约车领域,滴滴独家霸占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过93%。

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九条,以上企业全部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这下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一部“反垄断指南”,能够让互联网巨头们的股价集体跳水。

在智叔看来,如果说2008年的《反垄断法》是一把屠龙刀,那么如今专门针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指南”,则将这把刀磨得更锋利了。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磨刀?

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实在做了太多恶,并且还正在做更大的恶。

垄断巨头已经做了什么恶?

提起巨头作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百度竞价排名,但事实上,这只是垄断巨头作恶的一个缩影。

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它是创新和活力的代表,无论是淘宝、新浪、搜狐还是腾讯,所有人都在拼创新。

但是最近几年,互联网创业变味了,整个行业快速寡头化、门派化,大家开始拼资本,抢流量。

从百团大战、网约车大战,到共享单车大战,以及如今的社团电商大战,商业模式大同小异,大家走的都是烧钱抢市场的路子。

更露骨的说,这是一种“烧钱→合并→垄断→坐地起价,躺着赚钱”的模式。

这种模式做了什么恶?

从烧钱阶段看,最大的恶是巨头在野蛮厮杀的过程中,由于忽视安全问题,让坐在网约车里的女性用户付出了生命代价!

与此同时,巨头们在同一区域的重复竞争,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共享单车坟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消费者看似获得了暂时性的优惠福利,但是当合并完成,巨头进入垄断阶段,他们早期给以用户的所有福利,就将加倍收回来!

怎么收?

最常规的方式,是让平台上的数亿用户给千万商家付钱,巨头再从商家的亿万交易额中抽取佣金;同时,千万商家在同一平台抢生意,巨头又可以坐收一笔广告营销费。

凭借庞大的市场份额,巨头靠抽佣和广告费,已然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巨头不会知足,因为资本的唯一目标是无尽的自我繁殖。

因此我们看到,为了更多利润,百度始终舍不得砍掉医疗广告;对于商家,巨头不仅逼迫他们二选一,而且还在不断提高抽佣比例;对于消费者,巨头偷偷摸摸进行大数据杀熟;对于外卖员、快递员,巨头则用算法系统,让他们沦为用生命与时间赛跑的“机器人”!

这就是巨头垄断市场之后所做的恶。

被忽视的大数据

巨头正在利用它做更大的恶

传统企业,追求规模效益。

互联网企业,将规模效益发挥到极致,称为网络效益。这是互联网巨头能垄断市场、肆意作恶的基础。

但在网络效益之上,平台型巨头正在长出一项新的能力——数据智能。

这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词,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正因如此,它的价值也长期被大众忽略。

大众忽略的结果,就是巨头对这项权益肆无忌惮的“白嫖”。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当我们登陆一款App,都需要先勾选同意用户协议,这其中包括允许App获取我们的隐私信息、采集我们在App上的使用记录。

巨头的说法,是为了向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推荐更个性化的产品。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这些信息,我们是免费让渡的,巨头没有付一分钱;这项协议,我们是“被迫”签署的,不同意就无法使用App。

最近几年,网信办不停约谈各大App负责人,治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但是如今类似的消息依旧层出不穷。

这说明什么?巨头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

答案很明显——有利可图。

首先,更个性化的内容推荐,能够延长我们在App上的停留时长,这就是平台的流量数据。巨头通过这些数据,能够从广告商、投资人处获得更多收益。

其次,通过分析我们在App上的使用规律,平台能够向我们推荐更合适的商品,从而帮助商家获得更多订单,这就是在从用户手中赚取更多收益。

当然了,缺乏法律的监管,巨头就会用这些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

除了以上三点,更令人后背发凉的是信息泄露。

最新消息是,圆通泄露了40万条用户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最终大多都会流入诈骗集团手中,成为榨干中老年消费者棺材本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向犯罪分子递刀的互联网巨头,却几乎不会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中国互联网二十年,巨头们从0到1,各自建立起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如果他们始终秉持科技向善的信念,那么人们会尊敬它,但是当屠龙少年终于变成恶龙,那么我们的法律,就必然会落下它锋利的屠龙刀!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