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港股跌破上市发行价

刘峰
2024-01-17 16:34

1月17日消息,美团港股跌超7%,截至今日收盘报68.65港元/股,已跌破发行价(上市发行价69港元),总市值4286.89亿港元。

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登陆港交所,发行股价69港元,发行股本4.8亿股。当日开盘价报72.9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65%,市值为4003.12亿港元。按当时的市值,美团上市首日超越小米和京东,成为仅次于BAT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据了解,自2019年9月以来,美团股价还从没有跌破过70港元。2021年2月,美团股价更是一度达到460港元的历史高点。

format-jpg

图源:雪球港股

今年1月10日,美团进行了上市以来首次股份回购,耗资近4亿港元,共计回购563万股B类股份。截至目前,美团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都进行了回购,每次斥资约4亿港元,累计已回购总金额20亿港元的股份。

去年11月28日,美团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2023Q3美团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2.1%,由于本地消费恢复,两个分部的收入均实现增长;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8.9%至62亿元;经调整溢利净额同比增长62.4%至57亿元;即时配送交易笔数达61.8亿笔,同比增长23.0%。

美团CEO王兴出席了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他表示,美团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只反映了单一业务的价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内在价值,长远来看,相信公司目前股价仍处低估水平,必将实现更大增长和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公司会在综合考虑业务投入、现金状况及市场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回购。

次日早间开盘前,美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23年11月28日决议自2023年12月1日起,根据2023年6月30日举行之股东周年大会上公司股东通过的一般性股份购回授权及任何后续不时由股东批准续订或更新的一般性股份购回授权,不时在公开市场购回总金额不超过10亿美元的本公司股份。

format-jpg

美团回购股份披露报表 图源:港交所公告

美团近日股价下跌,还受到了抖音收购饿了么传闻的影响。去年12月19日,有消息称,抖音目前在和阿里谈收购饿了么,目前已经到了谈价格阶段,如果谈判顺利,预计春季后就能落地,收购价格大概在70多亿美元。虽然这一传闻很快被抖音和饿了么双双否认,但美团仍然“躺枪”,当天股价一度跌超8%。

但传言并未就此熄火,1月14日,又有消息称,多位知情人士表示字节正与阿里接触洽购饿了么。一位接近饿了么的人士表示,字节和饿了么高层在年前有一次会面。这次会面留下两个分歧点:一是收购价格,字节的出价是70亿美元,阿里期望的价格是75亿-80亿美元;二是收购形式,字节希望只保留饿了么的即时配送团队,负责承接抖音本地生活业务的订单。阿里希望字节能承接整个饿了么团队,之后有不需要的人员再由字节来裁员。

对此,饿了么再次坚决否认了相关传言,并表示“完全没有的事,完全是谣言”。抖音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没有收购饿了么相关计划。

format-jpg

图源:财联社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17日消息,港股大跌6.97%,报68.75港元/股,已跌破发行价 ,创四年来新低,当前总市值为3947亿港元,较巅峰时期的2.6万亿港元跌去八成以上。盘面上看,2023年股价就累计下跌了53.7%,2024年开年以来仅12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下跌超15%。
港股收盘跌近6%
3月24日午后,股价一度下跌7.62%,收盘时跌幅有所收窄,报147港元每股,跌幅5.89%,总市值9021.54亿港元。
8月20日消息,今日香港恒指收跌1.84%,失守25000点关口,较2月高点下跌20%,进入技术性熊市。恒生科技指数跌2.46%,跌4.54%,哔哩哔哩跌5.18%,网易跌4.69%,小米跌2.29%,阿里巴巴跌2.59%,京东集团跌2.11%。阿里、百度、B站盘中股价续创历史新低。互联网医疗股重挫,平安好医生跌14.39%,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阿里健康跌13.30%,京东健康跌14.37%。
今日,京东集团港股也出现下跌,跌超3%。目前,有44家机构对目标价作出预测,目标均价为美元,其中最低目标价为美元,最高目标价为美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亿,同比增长,增速创下过去三年来的新高,一年净增了超过1亿的活跃用户。
3月30日消息,阿里巴巴盘初高开高走,一度拉升涨报港元。截至目前,阿里港股涨幅达,报港元,总市值达万亿港元;股盘后下跌,报美元。2020年,阿里巴巴因蚂蚁集团上市暂缓、反垄断调查等事件,股价接连大跌,从最高美元,跌至年底最低美元,回撤幅度达30%。2021年以来,阿里股价出现小幅波动。此外,阿里系股价也有所上涨。收入及净利润均超市场预期。
瑞银形容季绩符预期,属喜忧参半,一方面阿里宣布加大回购力度,但预期对核心业务的额外投资将导致盈利前景下行,目前预计2025财年EBITA将下跌4%。瑞银相信回购及处置非核心资产可继续释放价值,但阿里股价料保持区间波动,将港股股目标价分别下调至104港元及106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上午,股价低开低走,截至中午收盘,股价跌幅超7%,达,市值蒸发超1600多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1300多亿元。截至今日下午收盘,股价报收港元,股价下跌市值约为2万亿港元。此外,据《电商报》了解,一直以来,资本市场似乎都很是看好未来的发展。此前,大大摩曾升目标价逾6成至450港元,评级升至增持。并称,相信外卖配送及到店餐饮业务持续稳健复苏,上调其今年度收益预测8%。
据悉,自去年12月以来,大和已经先后多次发布报告上调目标价,去年12月初,大和发布报告,重申对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由300港元升至350港元,今年1月,大和再次上调目标价,升目标价至370港元。而截至15:15,股价下跌,报港元,总市值约为万亿港元。
5月10日消息,今日股价大幅下跌。截至发稿,跌,报260港元,总市值万亿港元,成交万股,创年内新低。因涉嫌“二选一”垄断被立案调查,外卖骑手的困境再次被提及,深陷舆论风波。据悉,4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根据举报依法对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但对此回应,巡视组方面并不买账。
2月21日消息,摩通发布研报指,发改委促外卖平台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股价于上周五 下跌15%,虽然未来几日股价或会进一步下跌,但该行认为是吸纳的机会,因估计不会对公司未来几个季度的财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预期的估值将因良好的财务业绩而恢复。该行对的目标价为295港元,评级“增持”。截至今日午间休盘,下跌1.12%,报186.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