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无现金”的尴尬

鸣远 2017-08-11 16:53:39
生活服务 2017-08-11 16:53:39 阅读 1364 评论 0

8月开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针对“无现金”的活动发起了新一轮的线下高潮,同时,从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被曝出拒收现金后,“无现金”的概念在业内引发较大的争议,不少人士表示,“无现金”这一字眼涉嫌歧视现金支付手段。最后央行也出面约谈了无现金的倡导者蚂蚁金服,对其提出删掉“无现金”宣传字眼等要求。

近年以来,“无现金”一词频繁被提及,这一概念在国内最初是由微信支付2015年的88无现金日活动提出的。今年3月,支付宝提出用五年时间帮助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并同期开始举行一系列的无现金建设活动,包括成立无现金联盟、建设无现金城市以及与微信支付同台对垒开启线下补贴战。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提倡“无现金”的初衷很好:一来可以保障商家不会受到假币,并且有了用户支付大数据的支撑,商家可以进行更多的精准营销;二来可以让用户避免没有零钱的尴尬,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手机消费,更加快速便捷;三来不再需要用纸张和印钞设备,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环境;四来,电子支付使得支付信息和资金流向更加利于监管,能够防范洗钱等金融风险。

实际上,在欧洲,无现金这一理念很早就落了地。其中,北欧丹麦无疑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无现金国家。今年一月一日起,丹麦中央银行已经关闭其在丹麦境内所有的印钞部门,今后不再印刷和制作包括纸币和硬币在内的丹麦克朗现金,丹麦政府还公布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就包括计划废除商店接受物理现金的法律规定,服装店、餐馆以及加油站等将逐渐进入无现金时代。

如今在丹麦,现金支付只占10%。丹麦移动支付负责人表示,无现金之所以能在丹麦很快实行,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当高,电子产品的社会普及率很高,人与人之间的信誉度也非常可靠。

相较之下,国内地广人多,实现“无现金”显得十分困难:各个年龄层和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别致使部分人群,比如中老年人群,还不会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支付;电子产品的普及率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三四线以下的县乡远不如一二线城市;此外,由央行主导的网联平台刚上线,诸多金融风险还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监管。

在这种情形下,“无现金”口号虽然响亮,推进过程却复杂艰难。业内人士称,在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种支付结算方式将继续共同存在。目前,应央行的要求,蚂蚁金服已将“无现金周”的说法改为了移动支付“黄金周”,并且河马鲜生也有了专门的现金代付通道。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