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融大盘点:现金贷的生死劫

爱德华 2017-12-25 16:17:15
生活服务 2017-12-25 16:17:15 阅读 891 评论 0

在2017年金融领域的热点事件中,现金贷无疑占据了重要位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现金贷产品暴露出了利率、坏账率双高,风控缺失和高额罚金等问题,关于现金贷“利率虚假”、“高利贷”的负面新闻,也频频见诸于权威性媒体。

随着现金贷引发的乱象持续发酵,“嗜血现金贷”、“暴力催收”等社会性事件也引起了国家监管部门的重视,并最终在12月1日这天,给现金贷行业踩上了一脚“急刹车”。

虽然监管的收紧,并未对现金贷进行一刀切,但在此番强监管下的现金贷平台,仍显现出了极大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按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未来将有超过九成的不合规现金贷企业会被关停。

2017年已经走到了最后的时刻,但恰恰是在这个时间点上,现金贷行业却呈现出一番生与死的两难之局,也是摆在众多从业者面前的巨大难题。

2018的新年,怕是真的很难“过”了。

风险暴露 监管首次出手

现金贷在我国首次出现,可以追溯到2015年,但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则始于校园贷乱象的接连曝出。

2017年1月19日,甘肃定西警方抓获一名“裸条”放贷者,并以敲诈勒索罪对犯罪嫌疑人杨某刑事拘留。这是全国首例“裸条”放贷人被刑拘。

“裸条”,正是校园贷诸多乱象中的一种。而校园贷,则是现金贷在学校里的“别名”。现金贷平台将业务扩张到校园后,由于客户是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现金贷也易名成了“校园贷”。

在“裸条”事件之后,随着权威媒体的不断跟踪深入,对“现金贷高利率”、“学生借贷自杀”等行业乱象的报道,在暴露现金贷阴暗面的同时,也引发了监管的关注,并出台政策规范现金贷业务。

网曝大量女性裸条

4月10日,银监会正式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网贷中介机构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此后仅仅过了四天的时间,全国P2P网贷风险整治小组办公室针对该事件,又一次连发两份文件,对上述意见做出补充说明,并将现金贷纳入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范围。监管惩治现金贷行业的决心,已是彰明较著。

不过,在暴利的诱惑下,部分现金贷平台仍然无视监管警告,我行我素。高校学生因借贷,导致悲剧的事件仍然频频发生。最终引得监管一纸令下,叫停现金贷的校园业务。

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监管针对现金贷的整治第一枪,在校园里打响。

暴利模式 舆论持续发酵

现金贷被赶出校园后,仍有部分平台“贪性”不改,利用36%利率红线的监管盲区,通过逾期和服务费的设置,变相获得高额利润,平台规模也因此“节节高”。

10月18日晚,趣店凭借现金贷业务,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盘价34.35美元,较24美元的发行价上涨43%。当日收盘报收29.18美元。一夜之间,趣店市值达115.12亿美元,创始人罗敏身家超百亿元人民币。

随后罗敏在采访中,谈及坏账时表示,凡是过期不还的就是坏账,趣店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这番“土豪”言论,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波澜。

在趣店上市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和信贷、拍拍贷、简普科技三家互金平台“抢着”赴美上市,更是为现金贷的舆论质疑再填上一把火。同时,二三四五公司于10月24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9亿元,同比增加97.6%。

二三四五公司称,业绩的大幅上涨,得益于现金贷产品的快速增长。这也是该公司继2016年借助现金贷产品扭亏为盈之后,实现的又一次爆发性增长。

现金贷在创造一桩桩暴利神话的同时,也受到了舆论的广泛质疑,认为其发展不符合行业规律。现金贷畸高的利率、坏账率和逾期率,也极易引发金融风险。

《人民日报》10月30日刊文《现金贷咋成了“陷阱贷”》,在文中将现金贷与高利贷进行类比,公开质疑现金贷到底是金融创新,还是披着马甲的线上高利贷“陷阱”。一时将现金贷的舆论风潮推向顶峰。

重拳出击 现金贷生死一线

舆论风波不断,形势急转而下,从平台自查,到关停放贷资质批设,再到禁止非法放贷业务,监管持续加强现金贷业务监管力度。

11月6日,重庆市金融办下发《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现金贷业务自查的通知》,要求各公司对自设立以来开展的现金贷业务情况进行自查,打响了现金贷整治的第一枪。

此后地方持续发力,现金贷业务审核逐渐趋严。直至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下发特急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级小贷公司监管部门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现金贷最主要的放贷资质遭监管“砍头”。

在之后的十天内,中国互金协会、北京互金协会在内的行业机构纷纷下发文件,对36%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的范围作出划分。此外,蚂蚁金服宣布,要求部分消费金融类合作方年化利率不得超过24%。凭借现金贷业务成功上市的趣店也做出响应,自11月30日起通过支付宝消费界面完成的所有交易最高年利率均不会超过24%。

现金贷形势趋紧,市场和平台都在等待着监管最终的定性。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于11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在运营现金贷平台2693家,银监部门批准的消费金融牌照合计22张,网贷之家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有213张网络小贷牌照,这意味着监管通知发布之后,将有超过90%的现金贷平台将被关停。

监管趋严之后,转型“出逃”渐成现金贷平台共识。以趣店为例,11月下旬,趣店正式上线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原因正是由于监管政策的限额导致多种业务无法开展。

此外,也有部分平台转向海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2月初,有至少三十多家国内消费金融APP在印尼上线,主要做现金贷。目前,这个数字仍在增长中,预计年底或将超过一百家。

短期冲击 未来将回归理性

现金贷强监管之下,没有牌照的平台,将无法进入“现金贷”领域。

苏宁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从监管的态度来看,对于现金贷的普惠金融作用,是给予了肯定的。通知或短期的严肃整改后,一旦行业趋于规范,监管也会有松动的空间。

“已经拿到牌照,也并不代表就是安全的。”薛洪言表示,“根据新规要求,一旦发现不满足持牌条件,会面临牌照被收回的问题。也因此,对于想要继续发力现金贷业务的平台,需要继续达到监管的要求。”

事实上,在监管整顿现金贷业务的第二天,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就公开称,现金贷发展速度快,对于现金贷行业导致的问题,应是机构纠偏与行为纠偏并重。

对于机构来说,在雷霆般的政策下,现金贷产品利率下降已成为业界共识。据《电商报》记者统计,迄今已有掌众金融、趣店、玖富集团旗下产品进行了利率下调。

而在监管方面,应对逾期和赖账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市场普遍认为,如果能够完善征信体系、降低征信成本,将会使小额贷款风险受到有效控制,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构愿意进入小额贷款市场,投资者也有机会在现金贷盛宴里分得一杯羹。

“监管的短期冲击,最后也将通过消化回归理性,最终规范经营管理。”著名经济学家徐洪才表示,“现金贷业务本身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既然市场有需求,因此我们从供给侧来看,金融机构和相关的监管机构也有责任,创造相应的金融服务,但是前提是要控制风险同时规范运作。”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现金贷恰恰符合这样的特征。从年初的“裸条”事件,到年尾的监管落地,整整一年的争议,其根源正是在于现金贷产品的暴利,以及因暴利而产生的违法行为。

如今,随着政策的收紧,现金贷平台中有的主动选择撤场,有的则降息坚守下去,撤场的固然未必没有大平台,但坚守的却多是资深者。不过,监管的这场大火烧尽了现金贷市场的纷纷乱象,而现金贷能否真正的凤凰,在这场生死劫里实现重生,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