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态势日趋严峻 顺丰新增 4 亿加码信息化布局

田宁
2019-01-08 16:44

1月9日消息,顺丰控股日前发布了一则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表示,集团计划新增近4亿元募资用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项目的投资。

针对本次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顺丰则在公告中表明,考虑到“中转场建设项目”子项目的建设工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及“航材购置及飞行支持项目”子项目的飞机购置计划调整,以及未来公司会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拟在“中转场建设项目”及“航材购 置及飞行支持项目”总投资额不变的前提下,对其部分子项目募集资金投入做出减少调整,共计减少募集资金 25,159.21 万元。该部分减少的募集资金与募集资金理财、利息等收益合计 39,792.95 万元将用于增加对原募投项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项目”的投资。

据悉,顺丰之前曾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27亿股,募资近80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累计投入近95%的资金。本次减少投入的项目中则包括了位于长春、合肥、义乌等多地的分拣、转运中心或电商产业园。

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项目”是顺丰重大资产重组募集资金的募投项目之一。到2018年12月31日为止,该项目原计划投入的344,857.26万元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同时,顺丰还透露将持续对“智慧地图”及“无人机运输研发”项目进行重点投入,以实现自动化物流的战略。

实际上,为了扩大自身竞争壁垒,顺丰向来在科技投入方面都比较重视。在2017年,顺丰的研发人员数量就达到了2800人,科技投入为16.0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的2.26%,而其中用于研发的投入则为11.67亿元,资本化比率41.71%。到2018年,其前三季度顺丰的研发费用更是增加至7.89亿元,同比上涨74.28%。

更何况如今随着2019的到来,在经过2018年一系列热热闹闹的全面化布局之后,无人装备、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转型等逐渐成了各方发力重点,快递行业之间的竞争态势也已经越来越严峻。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智慧物流时代,顺丰继续加大投入的战略举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王卫此前也曾表示,"科技是我们的信仰"。

据了解,顺丰当下也是在牺牲集团短期内的利润增长来大幅提升研发费用率,其此前公布的2018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2018年初至报告期末的前三季度归母公司净利润为30.28亿元,同比下滑16.87%。而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则高达74.28%。

不过,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针对科技投入方面,德邦董事长崔维星则曾表示,德邦若想在与顺丰的竞争中取得成功,最终拼的还是管理和服务体验,如提高员工积极性,简化流程等,而不是靠着无人车、无人机等科技投入。

此外,对顺丰来说,该集团此前在高端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引来多方眼红,通达系以及京东就纷纷对标其推出了一系列类似的业务,以试图削弱其优势。所以,如今的顺丰可谓是四面受敌,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也是格外的巨大,集团在护城河的建设方面也就变得尤为的急迫。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在走向科技物流企业的道路上,通达、百世等快递企业也有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智慧物流的研发与成果。
或许“特惠专配”涨势有多么迅猛,抢占电商件市场的决心就有多大。
不久前,韵达正式上线“小蜜蜂采蜜”服务,正式发力散件业务——而散件业务是速运的核心业务。
7月21日,国家邮政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召开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座谈会。
日前,通达等在国内A股上市的四大快递企业均已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
12月14日消息,银河证券指出,2020年受疫情影响促进线上消费、直播带货、电商扶贫等新增因素驱动,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速将达30%左右,预计2025年达到1600亿票,未来成长空间良好。推荐有望率先成为供应链服务商的快递龙头控股,通达市占率领先标的韵达股份。
9月28日消息,中信证券今日发布报告,认为当前B2C跨境电商物流市场的景气度和行业竞争格局类似于10年前的国内快递行业,目前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近3年CAGR达40%且格局分散,行业内的公司营收体量均低于100亿元。中信证券认为,参照国内电商市场催生了通达快递强手,跨境电商市场也将推动中国诞生一批跨境电商物流龙头,重点推荐华贸物流、控股。
参照国内电商市场催生控股及通达快递强手,中信证券认为跨境电商市场也将推动中国诞生一批跨境电商物流龙头。
业绩表现最为亮眼,不仅单月总营收达15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值还相当于其他三家快递企业之和的1.7倍,而且在各快递公司均实现加大增长的情况下,增速最高,涨幅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