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党恶意敲诈,大批商家被坑惨了
有苦说不出。
大批商家遭陌生人敲诈勒索
为了牟利,有些人是越来越没有下限了。
最近一段时间,电商平台中敲诈勒索现象频发,众多商家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有商家爆料称,自家店铺不幸被陌生人盯上,遭遇索要“保护费”的无理胁迫,若不从则将面临报复。对方气焰嚣张,甚至声称,“一包烟交个朋友,不搞你店铺。”
主编了解到,此类敲诈者的行骗伎俩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在电商平台广泛散布消息,利用恶意下单后迅速申请仅退款等手段,向商家施压,要求缴纳数额不等的“保护费”,金额从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
一旦有商家屈从于压力,交付费用,便正中其下怀,落入陷阱。
图源:蓝鲸新闻
据商家描述,此前其店铺就因未曾回复消息,曾遭遇数十笔恶意订单突袭,商品刚寄出,对方便迅速发起仅退款申请。
无奈之下,只好只能忍痛支付超过百元的“保护费”,才得以让对方撤销退款申请并同意退货。
可离谱的是,即便商家选择妥协,支付了所谓的“保护费”,这群人依旧不会因此收敛,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进一步加剧其不法行为,让商家陷入更深的困境。
放眼整个行业,此类敲诈勒索事件已非个别现象,众多商家纷纷表示曾遭遇类似威胁。有的像前文描述的那样,让交“保护费”,不交则遭恶意下单,发货即退款;有的在商品中混入异物,迫使商家赔付款;有的则利用恶意差评,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
敲诈手段之多,令人咋舌。
在上述敲诈手段中,向商品中故意掺杂异物以此对商家进行敲诈的手法,尤为常见。
有案例显示,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李某某与其妻子刘某某陆续从各大电商平台购买零食,通过在包装袋内放置虫子、塑料、头发等异物,并重新封装,以此制造食品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假象,多次向商家提出赔偿要求。
面对商家的质疑或拒绝,李某某与刘某某非但没有停止此行为,反而利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通过曝光或投诉相威胁,向商家施加压力,以达到其不正当索赔的目的。
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这对夫妻以同样手法成功对17家电商企业实施了多达206次的敲诈勒索,非法所得累计高达17万余元。
最终,李某某夫妇均因敲诈勒索被判刑,受到了法律制裁。
与之类似,去年5月也出现了一起网购虫子勒索食品商家,在校大学生被刑拘的案例。
此外,恶意差评事件也屡见不鲜。
上月,某电商平台工作人员报案称,有多名商家反映近期频繁遭遇无端的负面评价,且这些评价背后隐藏着不法分子,他们以此为契机,公然向商户索取所谓的“删帖费”,企图通过敲诈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
主编了解到,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名为“恶意差评师”的职业群体,他们惯用的手法是利用差评向商家索要数百元作为“补偿”。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相关报道
在此流程中,通常由一位组织者或谈判者先行垫付10%至20%的“启动资金”,而一旦得手,剩余款项将在参与者之间均分。
根据电商平台的规则,消费者支付商品款项后,卖家有义务发货,否则将面临平台的严厉处罚。
而鉴于恶意差评师敲诈的金额通常不大,多数商家为了避免纠纷,往往会选择妥协,支付款项以求平息事端。
这显然给不少无良人士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能够轻易地从中谋取利益。
综合上述敲诈勒索手段来看,这些敲诈者相当狡猾与猖狂。他们的行为,让商家的日子变得异常艰难,经营之路布满荆棘,苦不堪言。
2.电商乱象背后的黑灰产业链
话说回来,敲诈勒索也有职业与非职业之分。
前文所描述的大规模索取“保护费”的行为,正是职业“敲诈者”的典型特征。相比之下,那对在商品中混入异物进行敲诈的夫妻,以及那位通过网购虫子勒索商家的大学生,则更偏向于非职业的范畴。
而恶意差评等更为复杂、系统性的敲诈手段,则多由职业“羊毛党”主导。
业内人士表示,职业“敲诈者”的活动往往以团队形式出现,成员众多且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批量恶意下单以骗取保证金,有的会自称为“职业打假人”,批量搜集品牌售价信息,以售卖假货为由进行举报,进而实施敲诈勒索。
当前趋势显示,相较于非职业“敲诈者”,职业“敲诈者”背后有着更为错综复杂的产业链网络,不仅敲诈手法更为精湛,且擅长隐匿行踪,使得商家和平台难以察觉与防范。
错综复杂的黑灰产网络下,蛀虫侵蚀着电商平台与商家的根本利益,给当下的电商生态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为了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电商平台不得不挺身而出,以维护商家的利益,并守护市场的公平与秩序。
7月26日,淘宝宣布将优化“仅退款”策略,通过引入新版体验分机制,赋予商家在售后服务上更大的自主权。
具体而言,针对表现优异的店铺,淘宝将减少或完全取消对其售后流程的额外干预,以鼓励商家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这一重大调整于8月9日正式生效,预示着商家在抗击“羊毛党”方面将得到淘宝的倾力相助。
而尽管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目前尚未就“仅退款”政策采取直接措施,但它们已通过降低商家保证金、对特定类目商家实施佣金减免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商家注入了更多的经营信心与底气。
图源:抖音
当然,面对复杂多变的挑战,特别是敲诈勒索等问题的持续存在,仅仅依靠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
对电商平台来说,深挖电商敲诈勒索现象难以根除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更为细致且全面的治理措施,以确保电商生态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3.商家和消费者,不能顾此失彼
近两三年来,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成为了电商平台乃至电商行业都无法忽视的大问题。
尤其自“运费险”、“仅退款”等服务出现后,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对立情绪明显加剧,二者在这些领域存在的争议与分歧也越来越明显。
有网友爆料,曾经的电商女装退货率大概在20%,而现在服装品类退货率已涨至40%-50%,甚至有的店铺退货率已高达70%-80%。
也是因此,消费者纷纷指责商家产品质量不佳,实物与描述严重不符,导致频繁退货成为常态。
而商家面对退货潮导致的库存积压问题,不得不采取延长预售期的策略以缓解压力,可这一举措却再次激起了消费者的不满与吐槽,让预售制度也陷入了争议。
在这样一个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中,电商平台普遍面临着一个艰巨的挑战:如何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毕竟,在电商生态中,消费者与商家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任何一方的疏失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此情此景之下,电商平台必须确保对消费者与商家一视同仁,不厚此而薄彼,同时调和好双方关系,才有可能稳固平台的公正性,打造和谐的电商生态。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