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支付宝服务商违规招商 法院:侵权企业 判赔140万

电商派
2025-03-12 17:29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5数字平台经营环境治理报告》(简称《报告》)。《报告》以支付宝为研究样本分析称,平台经济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数字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强平台治理,将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报告》指出,新的支付方式、新消费场景和AI技术带来的新营销模式等对于平台治理提出了新的考验,数字平台应该通过发挥技术与资源优势,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的治理理念,维护健康的数字经营环境。

图片-2-800.jpg

图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以支付宝为研究案例,发布《2025数字平台经营环境治理报告》指出,2024年以来,数字开放平台坚持规范与发展并举,加强了对商家与小程序等风险治理。

《报告》展示了支付宝开放平台经营环境治理的调研结果,数据显示,2024年,支付宝共处置违规小程序9500多个,平台商家交易履约风险下降68%;另外,治理预付式消费场景违规经营商家189个,打击假冒平台服务商账号110多个。同时,针对AI等前沿人工智能应用,通过自身风控技术,构筑起一条严格的隐私技术安全防线。

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持续关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8月,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高新区(滨江)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这是全国首个区域性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此次报告是该评价体系在数字平台端的延伸。

打击违规经营商家

提升预付式等新消费服务体验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和租赁新消费蓬勃发展,线上线下商家纷纷接入先享后付等平台能力。其中,有少数不法商家为了谋利,在开展正常业务时,还通过隐瞒、诱导使用相关产品服务等方式,来侵害消费者权益,进而引发投诉纠纷。

针对这种现象,支付宝持续加强产品调用的规范化巡查,对商家虚假经营类目、虚构商品套餐、价格虚高、夸大宣传、诱导用户等违规行为的定期检查与治理,并根据实际违规情况,对预付式消费场景中的189个商家采取了限制新增订单、甚至解约和关闭相关技术接口服务等处理,同时对租赁新消费场景中1200多个恶意经营小程序进行了打击处置。

《报告》分析称,在预付式消费和租赁新消费等应用场景中,消费者遇到的纠纷主要表现为被诱导与商家签订协议,或消费者自愿开通协议后,因违约无法关闭自动扣费等服务功能,因而造成财产损失。

实际上,消费者除了可先与商家协商终止协议外,也可向平台举证申诉,来解决纠纷问题。据支付宝方面介绍,针对失联跑路、服务异常等情况,消费者向平台投诉,经平台核实后可协助解约。

假冒平台服务商侵权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判赔140万

冒用平台名义开展招商推广活动的假冒服务商侵权行为,是数字平台近年频繁遭遇的侵权现象,严重干扰了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上述《报告》以支付宝推进“碰一下”和“安心付”等数字化支付项目为例,指出冒用支付宝名义,或打着支付宝合作、独家授权服务商名号,明目张胆开展招商推广活动的假冒服务商的行为频发,有的甚至导致不明真相群众,被收取高额代理费或押金,造成钱财损失。

数字平台与各地市场监管及执法、司法等多方力量,都在加强对这些侵权行为的治理。2024年1月来,支付宝就共清退110多个服务商账号,并通过定期在官方服务商网站发布打击违规行为的声明和公告,以及更新欺诈手段和涉及风险服务商的名单等方式,来提升用户防骗意识。

《报告》披露,江西品欧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西胤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因未经平台授权在全国多地策划、组织以及举办招募如意设备区域代理的线下招商会,2024年被韶关市浈江区法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判赔平台经济损失140万元。

加大违规小程序治理

平台交易履约风险下降68%

针对新的业态和AI等新技术发展,平台防范视听内容安全、产品工具、AI与小程序生态等新风险的考验在加强。

去年,支付宝开放平台贯彻落实了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等治理专项多达17个。在视听内容治理方面,则处置了违规短视频超1340000条,处罚违规生活号29500多个。

在交易和履约方面,支付宝通过对平台商家开展延迟发货、缺货、虚假发货、货不对板等风险问题专项治理,结合识别前置、增加识别策略、风险预警、黄条提示、消费者付款前弹窗提醒、以及案件打击等综合举措,小程序交易履约风险下降了至少68%。

随着AI人工智能等应用在数字平台得到推广使用,潜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等问题,备受行业与数字平台的关注。支付宝构建起一条严格的AI隐私数据保护安全风险防线,并针对AIGC场景提出“包容审慎、分类分级、安全受控”等多维管控思路,建立起内外审核结合的数据安全评测与防御体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为平台健康合规发展提供了指导建议,为营造良好的数字经营环境,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监督服务。”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14日消息,为促进租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支付宝平台治理团队持续对租赁行业加强了规范治理。去年6月份,平台还专门成立了租赁行业联合治理小组,并分阶段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此外,支付宝平台还通过用户投诉举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违规行为,会立即要求商家进行整改,并对商家小程序采取警告、搜索全局屏蔽等处置。截止目前,平台已累计处理4300多个租赁小程序。
4月2日消息,支付宝平台治理团队近日针对假冒他人账号和搬运盗用他人原创内容的行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对相关违规账号进行整治。3月以来,平台已累计完成1132起账号冒用及内容搬运处罚,涉及924个视频生活号。
支付宝发布平台治理公告,披露相关专项行动进展。
11月29日消息,支付宝开放平台今日发布关于搜索运营行为的巡检公示 。公告称,支付宝平台巡检中发现部分商家存在不规范的搜索配置行为,影响用户体验,也损害其他商家权益。为了打造公平、良好的运营环境,支付宝根据《支付宝客户端搜索及违规处理规范》等平台规则,持续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治理和引导,自2022年1月份以来,共计帮助商家优化改善服务10000例,治理不规范行为7000例。
6月29日消息,支付宝开放平台发布消息称,为更好地帮助商家合规守法经营,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助力租赁行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支付宝专门成立了租赁行业联合治理小组,并启动行业治理政策的升级。针对业内偶发的“高价租赁、未成年人租赁以及多头租赁和暴力催收”等现象,推出了一套全链路升级的治理方案。具体来看,支付宝已联合内部多个团队,专门成立了租赁行业联合治理小组,旨在有效提升租赁行业的服务水平。
支付宝开放平台今日发布支付宝平台关于搜索运营行为的巡检公示(11月)。
支付宝安全中心对此类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绝不姑息的态度。结合用户举报线索及证据,依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要求、支付宝平台相关支付协议、治理规范,我们对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进行了打击治理,对所有经核实确认有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帐号进行了阶梯式的处罚及管理。截至本月,支付宝已对5655个确认存在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帐号进行了阶梯式处理。
2023年6月,支付宝平台专门成立了租赁行业联合治理小组,并分阶段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
5月11日消息,近日,支付宝平台升级用户保障体系,上线“商家交易投诉服务系统”。同时,为保护商家的商品知识产权,避免商品服务冒用造成消费者受骗,支付宝平台已建立针对服务的商标认证审核体系,升级冒名侵权主动识别发现能力。据了解,支付宝平台也在逐步完善小程序服务信息质量运营和治理的精细度,目前已推动超过15000个服务内容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