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熬出头了

互联网头条
2025-05-17 09:40


高德地图开始能养活自己。

图片

阿里披露业绩,高德地图业务起飞

高德地图,正在逆袭成为阿里的一匹黑马。

近日,阿里公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全年营收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1259.76亿元,同比增长77%

另外,第四季度,营收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经营利润为284.65亿元,同比增长93%

图片

在这份优秀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其旗下淘宝天猫、阿里云、菜鸟、阿里国际等业务板块的全面开花。尤其是淘宝天猫和阿里云,堪称阿里巴巴的“当家花旦”。

不过,在这两大主角背后,其他业务也在暗暗蓄力。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高德地图

高德地图和饿了么,都是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业务的一部分。在这份财报中,本地生活集团可圈可点,2025财年收入为670.76亿元,同比增长12%,对此,阿里在财报中解释,主要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

另外,经调整EBITA为亏损36.89亿元,同比大幅收窄,主要由于运营效率带来的单位经济效益改善以及规模扩大。

图片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可以看出,本地生活集团业绩增长,除了饿了么的贡献外,高德地图同样功不可没。

要知道,过去高德地图一直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亏了近十年,有行业消息传出,高德地图每年亏损在10-20亿之间。

有意思的是,尽管高德常年亏损,但活跃用户规模还不错。根据QuestMobile 2024年6月的报告,高德地图月活跃用户数已超8亿,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微信(10.5亿)、淘宝(9.2亿)和支付宝(8.9亿),甚至超过了抖音(7.66亿)

图片

图源:QuestMobile

另据QuestMobile 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3月,高德地图拿下出行服务行业TOP10应用全景流量规模排行榜第一名,其次的第二、第三名分别是百度地图和滴滴出行,腾讯地图更是被远远甩在后面。

图片

图源:QuestMobile

那么,高德地图用户规模这么大,为什么还是不挣钱?一方面是地图数据的更新维护和算法优化,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另外,市场推广的营销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盈利渠道有限。高德地图营收主要靠广告收入,据悉,这部分收入占比能达到60%-70%左右。另外,还有聚合网约车带来的收入,以及O2O服务等。

这些收入覆盖不了高昂的成本压力,亏损在所难免。不过,经过多年的发展,高德地图不断寻找出路,最终在今年首次实现了盈利。

今年2月份,在阿里财报电话会议中,阿里巴巴集团高管称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

显然,高德地图已经找到了变现思路。

图片

高德自救,在本地生活挖矿

高德地图近年来亏损逐步收窄,并在今年2月份首次实现盈利,这背后究竟做了哪些努力和调整?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到更多的营收渠道。

首先,是拓展更多的业务,比如本地生活业务。

早在2021年,高德地图就已经盯上了这块蛋糕。同年7月,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突然发布一封内部信,宣布阿里要进行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

其中在本地生活业务方面,基于地理位置服务,将高德、本地生活和飞猪三个业务组成生活服务板块,由阿里本地生活CEO俞永福分管。

图片

张勇内部信的部分讲话内容

随后,高德宣布品牌升级,将“生活服务”正式明确为公司新战略方向,升级为“出门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全面转向本地生活。

用俞永福的话来说,“过去大家已经高度习惯出门导航用高德,未来希望大家出门生活用高德。

近几年来,高德地图在本地生活不断投入。2023年2月,高德地图搭建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接入城市出行和城际出行的全品类服务,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骑行、步行、摩托车等城市出行服务,以及火车、客运、飞机等城际出行服务。

图片

图源:高德地图

同年3月,高德开始和阿里旗下的到店业务“口碑”正式合并。口碑并入高德后,高德则逐步承担起阿里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的重任。用户可以通过高德地图,享受出门吃喝玩乐相关的服务,包括美食团购、酒旅、买房租房、洗车、买电影票等。

图片

图源:高德地图

紧接着11月,高德又入局跑腿业务,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地上线了“高德秒送”服务。

高德地图大力布局本地生活是顺理成章的。用户在使用高德地图规划出行时,常常需要查找沿途的餐厅、便利店等本地生活服务。

高德地图将出行服务与本地生活服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资源互补,而且,高德地图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流量优势,能为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带来大量的曝光和流量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开始,高德地图的服务不再对企业免费开放

当时,根据《高德地图开放平台服务协议》的要求,所有以商业目的使用高德地图开放平台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开发者,必须提前购买商用服务以获取正式授权。

图片

图源:高德地图开放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规则仅针对企业开发者,不会面向用户收费。

图片

图源:高德地图开放平台

据悉,高德地图开放平台提供了基础版高级版两种商用服务方案。高级版服务的价格为10万,是基础版的两倍。

总而言之,高德地图正在寻找更多的盈利模式。

图片

阿里重新出发

这几天,阿里动作不断,显很热闹。

5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被曝出已全面打通内部论坛权限,淘天、阿里云、大文娱、菜鸟、钉钉、飞猪、阿里国际等各个业务部门的员工,再次在内网重聚,回归“阿里人”的集体身份。

后续,阿里将统一工牌体系,无论员工身处哪个业务部门,都将佩戴阿里工牌。此外,有内部消息称,阿里可能会开启跨集团转岗,打破业务部门间“先离职再入职”的限制,员工无需再清空司龄,转岗时也无需重新面试定岗、定职级

阿里的这些动作,起初可能让人有些琢磨不透,但结合第二天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内网的发声,或许就能理解了。

当时,吴泳铭在内网发布了一篇题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的全员信坦言,“我们必须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从中创造机遇,否则我们面临的只会是风险。”

图片

马云和吴泳铭

吴泳铭还提到,阿里在西溪园区1:1复刻的湖畔小屋,是阿里创业的起点,“选择现在将它搬进全球总部,不是为了怀旧,而是要提醒我们所有人,今天阿里巴巴依然在创业。”

图片

阿里巴巴杭州总部的复刻版湖畔小屋

吴泳铭提出“从零开始”,就是要放下过去的成功包袱,以更加轻盈、敏捷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创业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和快速反应能力。阿里希望通过“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重新激发组织内部的创新基因,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如今,阿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但竞争日益激烈,AI浪潮更是席卷而来。阿里需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这些挑战,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3日消息,地图近日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发布了新冠药物公益互助平台,用户之间可通过该平台实现基于位置的药品互助。用户只要打开地图APP,在首页搜索“药物互助”,即可进入该公益平台,看到其他用户发布在互助广场上的药物求助和帮助信息,包括具体药品、发布时间、位置以及距离。
地图,开始着急了
阿里巴巴地图寄予了厚望。
阿里巴巴旗下地图与安康通正式达成合作。
7月1日消息,近日,阿里巴巴旗下地图与安康通正式达成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资源优势,助力全国各地老人在智能时代便捷出行,共同建设助老打车暖心车站。上海首批“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在杨浦区落地启用。据介绍,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采用“智慧出行+养老服务”的模式,为老年人引入适老化出行服务。双方还将共同组织志愿活动,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助老打车。此外,助老打车模式采用大号字体,同时精简了叫车流程。
5月17日消息,为了让残障朋友、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群也能无障碍地逛商场,5月16日,阿里巴巴旗下轮椅导航项目携手银泰百货正式启动“无障碍商场”建设,将全国60家银泰百货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信息接入地图。用户在搜索目标商场时,在地图主页可看到红色提示“该商场提供无障碍服务”,以及具体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便于出行规划。
1月28日消息,地图原产品副总裁陈永海近期加入小鹏汽车,负责管理互联网中心,向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汇报,职级为公司副总裁。而2016年初加入小鹏的副总裁纪宇不再担任互联网中心负责人一职,另有任用。陈永海在2010-2012年期间担任UC高级产品总监,2014年加入已被阿里巴巴收购的,任地图产品副总裁。陈永海曾在采访中表示加入是因为和俞永福相互信任。
10月20日消息,在昨日举行的“2021云栖大会”上,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阿里巴巴公益和地图联合启动“北京MaaS平台绿色出行碳普惠公益项目”。据悉,2020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地图等平台共同启动“MaaS出行绿动全城”行动,这是国内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励市民全方式参与绿色出行。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核验,从2020年9月8日到2021年4月30日,用户在地图上参与碳普惠激励行动累计减少碳排2.45万吨。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阿里巴巴公益和地图昨日联合启动“北京MaaS平台绿色出行碳普惠公益项目”。
拆分独立,才发现阿里巴巴卧虎藏龙。
互联网头条
凝聚百万行业精英,聚焦垂直、前瞻、头条等重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