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发布逆天新规,卖家每月只准包邮3天
一、印尼出手限制电商包邮行为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印尼向来是电商平台和跨境卖家出海的主要选择,然而,近年来该市场不断收紧对电商行业的政策,让很多有意来此布局的跨境玩家都退避三舍。
这不,近日,印尼通信和数字事务部(Komdigi)又推出了一条略显奇怪的规定,宣布要调整电商平台的免费送货服务政策,正式将电子商务包邮配送功能的实施期限限制为一个月内三天,目前此规定已经载于《2025年第8号通讯与数字事务部长令(Permen Komdigi)》中。

印尼规定免费包邮服务每月仅限3天 图源:Kompas
具体来说,根据规定,免费包邮服务的限制只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商品售价低于销售成本;二是因折扣导致邮政费用低于基础服务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电商平台和相关卖家每月仅能在最多三天的时间里提供免费包邮服务,超出部分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延长期限,且必须提供运营成本数据作为评估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终运费等于或高于基本服务费的情况下,电商企业仍然可以正常享受运费折扣。

可以政策销售运费折扣的情况 图源:Kompas
对此,印尼邮政与广播司司长Gunawan Hutagalung解释称,此举并非全面禁止包邮,而是控制其泛滥,以维护邮政行业的健康运营和市场公平竞争。印尼高层认为,长期大幅折扣可能影响快递行业的稳定性,包括降低快递员工的工资和服务质量等,同时,无底线免费包邮可能成为平台掠夺性定价的手段,扼杀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

免费包邮成为平台价格战的手段 图源:Kontan
印尼通信和数字事务部数字生态系统总干事 Edwin Hidayat Abdullah也补充道,新规定不会限制电商平台的免费配送促销,而是针对快递公司提供的折扣,“如果电商平台将提供运费补贴作为促销活动的一部分,那完全是他们的权利。”
二、包邮政策应得到规范
在当今电商生态中,“包邮”已逐渐成为电商消费者习以为常的标配服务,从商业逻辑上看,包邮模式其实并不是指卖家为消费者承担邮费,而是卖家将运费藏在商品价格中,通过“一口价”的方式简化消费者决策过程,同时避免一些不良商家在邮费设置上做文章,用高昂运费弥补商品价格的“让利”。
不过,随着包邮政策的发展,其最初的目的也被逐渐扭曲。在电商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里,包邮被某些急功近利的平台和卖家异化成一种恶行竞争的工具,为了吸引流量,他们不惜通过降低原材料质量、压榨物流成本等方式来拼命压价。

包邮广告 图源:Instagram
这种异化现象对整个市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消费者虽然享受到更低廉的服务,但最终到手的产品质量却堪忧;而承接了海量低价包邮订单的快递企业,也只能维持微薄的利润空间。
从大多数卖家的角度来看,包邮虽然能刺激流量,但也可能带来许多隐形成本和管理难题。
不久前,Shopee越南站点宣布,将从2025年第二季度起全面推行包邮,平台将提供最高50万的免费送货代码,并扩大“全场订单0越南盾运费”计划的覆盖范围。但此消息一出,就有不少卖家表示担心,尤其是未参加FSS免运费套餐的卖家,全面包邮意味着他们需支付5%-7%的额外成本。

Shopee越南重点发展包邮计划 图源:cafef.vn
此外,不少卖家也提出质疑称,越南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碎片化,想实现全面包邮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支持,这些样样都离不开钱,Shopee平台说不定会通过提高卖家佣金等方式转嫁成本。同时,消费者在没有邮费顾虑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增加退货频次,给卖家带来更多沉没成本。
然而,虽然电商包邮政策副作用很多,但也不能忽视消费者对免费配送服务的现实需要。此次印尼对电商平台的免费送货服务政策大加限制,就引发了很多当地消费者的不满,有人认为限制包邮“实际上只会导致人们从网店购买的产品变得更昂贵。”

限制包邮政策引发印尼消费者不满 图源:Kompas
由此可见,包邮政策有利有弊,大力限制或者彻底取消包邮可能只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而要想规范化包邮政策,就必须在消费者体验和商家可持续经营之间找到平衡点,利用自选快递、满额包邮等更灵活的手段,让包邮真正脱离内卷的囚笼,既留住消费者,又让卖家和物流公司有钱可赚。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