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前,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 在京东云城市峰会上海站举行期间,京东科技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3. 12月4日消息,日前,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城市、乡村振兴、信创等方面,从业务、产品、技术等多个层面开展深入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助数字经济发展。未来,京东科技将与中国系统深度合作,构建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4. 11月3日消息,在京东云城市峰会上海站举行期间,京东科技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字政府等领域展开合作,构建标准产品及服务互相采购模式。根据合作协议,中国系统向京东科技提供数据治理、城市体征、应急指挥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产品及服务。据了解,双方曾于2021年12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数字城市、乡村振兴、信创等方面,从业务、产品、技术等多个层面开展合作。
  5. 三得利与阿里云达成全面合作,将共同探索通义系列大模型在快消行业落地。
  6. Deckers集团携手伯俊科技召开项目启动大会。
  7. 该项目将进入全国部署阶段,预计将接入100多家供应商工厂,加速推进在麦当劳中国供应链系统内的复制和推广。
  8. 该项目将进入全国部署阶段,预计将接入100多家供应商工厂,加速推进在麦当劳中国供应链系统内的复制和推广。
  9. 8月31日消息,有传闻称“顺丰控股有意收购铁龙物流”,顺丰控股证券部工作人员迅速回应:“消息不属实,以公司公告为准。”据了解,铁龙物流前身为大连铁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16日成立,由原大连铁路分局、大连铁路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共同发起。1998年,铁龙物流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铁路系统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10. 今日,沃尔玛中国官网发布消息,沃尔玛中国投资8500万人民币的自动分拣系统,本周正式投入运行。
  11. 通用磨坊还将依托阿里云的云原生技术,构建数字化平台。
  12. 菜鸟集团研发的“面向智慧物流系统的智能学习与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被评为科技进步奖。
  13. 11月7日消息,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可持续市场倡议” 中国理事会宣布成立健康系统工作组,首批成员单位共涵盖16家国内外医药医疗、能源和供应链企业,并由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担任联合主席单位,据悉,微医也加入了该工作组。
  14. 5月10日消息,Lazada Global Plus物流定价系统面向中国大陆跨境商家陆续开放报名。现在,跨境商家无需获得邀请资格,仅需登录Lazada商家后台,通过弹窗“点击升级”即可一键报名使用。升级Lazada Global Plus物流定价系统即可获享跨境头程物流补贴,显著提升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带来订单增长的同时不影响毛利,且商家无需更改运营模式。
  15.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迈向AGI:大模型焕新与产业赋能”论坛上,得物人工智能查验系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评为“2024大模型典型示范应用案例”,这也是得物人工智能查验系统继今年6月获选工信部“2024年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后,再获奖项。
  16. 6月4日消息,近日,华为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的正式发布,快递100成为鸿蒙系统的首批原生应用。快递100CEO雷中南表示,鸿蒙系统标志着中国进入自主系统生态的网络新世代。据了解,快递100是一家快递物流信息服务商,目前已积累1.6亿个人用户与60万余家企业客户。该公司通过官方微博透露,快递100HarmonyOS版应用即将上线,届时在HarmonyOS版本手机可随时用快递100万能卡片查快递、寄快递。
  17. 3月9日消息,在法拉第未来 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议上,有投资者询问FF是否获得了在美国销售车辆的资质,FF高层回应称“不是100%”。FF高层表示,一旦美国开启交付,就会加速在中国市场的交付进程,FF同样正在计划开启在中国“法律法规相关的申请”。“我们看过了相关的技术细节,并且有十分可靠的计划。我们计划运输车辆至中国进行测试,2月份我们已将一辆车运抵中国进行充电系统表现测试。”
  18. 系统中国企业服务领域首个面向去中心化时代的商业操作系统。
  19. 进博会期间,“可持续市场倡议”中国理事会健康系统工作组宣布成立,阿里健康联合多家头部药企共同发起《数字化药品信息生态建设倡议》。
  20. 8月16日消息,Grab泰国宣布,Grab正准备与中国电子支付系统支付宝合作,让前往泰国的用户和中国游客在使用Grab服务时可以通过支付宝进行支付或充值,这将有助于为中国游客打造无缝服务体验,为韩国游客赴泰国旅游提供便利。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