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20日消息,麦格理发表报告指出,京东物流首季业绩超预期,主要受惠于内部供应链收入的改善,且部分受惠于京东零售业务的销售复苏,以及降低运输门槛。该行展望,京东物流的收入结构改善,内部供应链收入增长加速,该行对公司的盈利前景更为乐观,上调对其盈利预测,料今年经调整净利润率达2.4%,处于公司指引范围的上限。该行将京东物流今明两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16%,以反映强劲的盈利前景。
  2. 4月16日消息,野村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京东物流-SW首季业绩将符合市场预期。该行料集团首季总收入同比升10.4%至405亿元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亏转盈,达到8300万元人民币;利润率增长2.1个百分点。该行予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0.4港元。该行表示,按京东物流的业务线划分,预计集团首季内部ISC业务同比增长可能达到10%。
  3. 5月20日消息,瑞银发表报告指出,京东首季业绩胜预期,收入按年增长7%,符合预期。经调整净利润按年升17%至89亿元,超过预期19%,主要受惠于京东零售的毛利强劲及京东物流亏转盈。该行预期,京东首季商品交易总额实现双位数增长,4月保持强韧。该行将京东2024至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3%至4%,经调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6%至8%,对京东美股目标价由37美元上调至40美元,对H股目标价由144港元上调至15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4. 据了解,京东物流认购火爆,是近期少数首日孖展认购破千亿的新股。中签结果将于5月27日公布。据悉,京东物流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京东集团日前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9%。截至2021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000个仓库。值得一提的是,昨日,京东宣布今年的618大促将于5月24日开启,持续至6月20日。
  5. 5月21日消息,野村发布研究报告,重申京东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378港元。5月19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净收入为2032亿元,同比增长39%,这也是京东首次在第一季度实现净收入超2000亿元。同时表示,公司2021财年的跌幅主要是因对京东物流的额外投资,预计2021财年及2022财年公司零售的经营利润率,将分别同比增加10个基点至及同比增加20个基点至。
  6. 据悉,这是京东物流首次登榜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也是迄今为止物流行业获得的首个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目前,京东物流已经形成科技产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生态三大板块,通过积木组装的方式,为快消、服饰、家电家具、3C、汽车和生鲜等多个行业提供智能供应链服务。
  7. 6月9日消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搬运型AGV机器人——“地狼”正式在西藏地区启用,100多台机器人同时投用,让大型智能物流首次落地青藏高原。“地狼”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一种典型的搬运式货到人拣选系统,利用地狼AGV将货架搬运至固定的工作站以供作业人员拣选。据介绍,2020年12月,该配送中心已经能实现约80%的商品由本地发货,“当日达”覆盖面进一步拓展。
  8. 2月16日消息,《电商报》获悉,今日京东物流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京东物流的业务构成、营收概况以及募资用途等核心信息首次全面披露。根据招股文件显示,京东物流在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为495亿元,同比增长。同时,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已经从2018年的、2019年的提升至2020年前9个月的。
  9. 2月16日消息,《电商报》获悉,今日京东物流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京东物流的业务构成、营收概况以及募资用途等核心信息首次全面披露。根据招股文件显示,京东物流在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为495亿元,同比增长。同时,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已经从2018年的、2019年的提升至2020年前9个月的。
  10. 5月20日消息,高盛发布研报指,小米集团今年首季业绩符合预期,收入按年下跌5%,经营毛利及纯利则按年减半。该行认为,小米在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仍处于低潮期的中间,主要由于供应造成关键零部件短缺和物流中断等。高盛下调小米股份目标价,由19.4港元降至17.5港元,评级维持“买入”,并调低集团今年至2024年收入预测3%至5%。
  11. 董事会已获悉,黄先生的假释考验期已于2021年2月16日届满,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以及黄先生已正式获释。2008年11月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接受警方调查。截至17日收盘,京东集团涨,报港元,市值首次达到万亿港元,盘中高见港元,创历史新高。目前,京东物流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成为京东集团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他们被通知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需在家隔离休息,这一错误在一天后得到了纠正,但仍然造成了连锁反应。
  12. 中通、京东、菜鸟等多家物流公司已经亮出了今年的618速度。
  13. 9月22日消息,长久物流日前发布公告称,近日与武汉集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服务采购相关合同,这是公司与集度汽车的首次合作。并表示,此次与集度汽车的合作,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客户结构,提升电动化、智能化的客户比重,能够进一步优化线路,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4. 5月6日,安能物流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其自身经营业务及发展情况也得以首次全面对外展示,招股书显示,2020年安能物流的货运总量约为1020万吨,市场份额占比,在中国所有快运网络中排名第一。首先,作为市场份额蝉联了四年的冠军,安能的物流增速已经远远地超过全行业。此外,作为营业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安能物流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从2018年到2020年下降了,已实现行业领先的成本效益和运营效率。
  15. 该行预计,京东物流首季收入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主要受惠于京东零售平台业务单量增长;受惠持续效率优化,预计经调整净利润为8000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为披露单季度数据以来首次于一季度转正,经调整净利润率料录0.2%。
  16. 花旗发表评级报告指,受疫情影响,预料京东物流首季收入按年增长为23%,低于该行早前预测的27%增长。
  17. 5月18日消息,野村发研报指,京东物流首季收入及毛利率均胜市场预期,予目标价25港元,投资评级维持“买入”。报告指出,京东物流首季收入按年上升22%至274亿元人民币,较预测高1%,而毛利率扩阔4.3个百分点至5.3%,较预测高1.4个百分点。该股现报14.88港元,总市值943亿港元。据了解,2022年一季度,京东物流总收入273.51亿元,同比增长22%。2022年第一季度京东物流亏损13.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10亿元。
  18. 5月20日消息,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京东物流首季收入及纯利均远胜该行及市场预期,将2024至2026年EBITDA预测上调4%至11%,目标价相应由17港元升至19港元,评级“增持”。报告称,该股估值相当于企业价值倍数4.3倍,较同业有50%折让。考虑公司在整合供应链管理上有具竞争力定位,以及上市以来连续三年持续利润率扩张往绩,认为公司被低估。
  19. 4月19日消息,花旗发表评级报告指出,内地多个区由3月起封城,预料京东物流首季收入按年增长为23%,低于该行早前预测的27%增长。花旗预期,京东物流今年总收入1,288亿元人民币,而市场共识为1,330亿元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为4.41亿元人民币,而市场共识为亏损3.94亿元人民币。
  20. 5月21日消息,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考虑到京东物流利润率提升的确定性不断增强,今明两年盈利预测不变,上调目标价25%至13.7港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报告指出,京东物流首季营业收入421.3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按季下跌11%,略胜预期;non-IFRS净利润6.63亿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7.12亿元扭亏为盈,为上市以来首季最好水平,对应1.6%non-IFRS净利润率,超出该行和市场预期,主因降本增效好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