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11日消息,据北京商报报道,近日推出了一项关于“贷款冷静期”的热门投票,蚂蚁集团称,正在评估这类功能的可行方案,希望进一步倡导理性借贷。据了解,“贷款冷静期”的投票主要针对部分新老用户。截至3月11日17时左右,已有18080人参与投票,89%的用户支持设置贷款冷静期,其余11%用户认为没必要。
  2. 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市蚂蚁商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去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办理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
  3. 近期蚂蚁更新服务,放款渠道可选择支付宝余额,资金从余额再提现或转账时免收服务费。
  4. 近日,花上线了自助管理新功能,用户可更便捷的自主调整额度、设置消费提醒、调整付款顺序、订阅消费周报等。
  5. 部分网友发现,支付宝的“”改为“信用贷”,且明确提示由银行提供服务,对此,回应称,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
  6. 1月20日消息,据报道,近期蚂蚁更新服务,放款渠道可选择支付宝余额,资金从余额再提现或转账时免收服务费。免服务费的额度与借款额度一致,即贷多少就能免费提现多少,以此吸引更多用户将放款渠道设置为支付宝余额。据悉,此前如果先将贷款提现到支付宝余额,再从支付宝中提现,则需要收取提现手续费。
  7. 1月28日消息,近日,花上线了自助管理新功能:用户可更便捷的自主调整额度、设置消费提醒、调整付款顺序、订阅消费周报等。具体操作上,用户可以在花页面点击“健康消费守护助手上线”,进入设置页面,选择额度管理。
  8. 11月8日消息,据36氪报道,日前,有部分网友发现,支付宝的“”名称变为“信用贷”,且明确提示由银行提供服务。7日,方面对此回应称,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服务会继续显示“”品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显著标识出金融机构信息,与品牌相区隔。
  9. 12月12日消息,蚂蚁花原运营公司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近日更名为重庆市蚂蚁小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去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办理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新增广告制作、互联网销售、酒店管理等。今年7月,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更名重庆市蚂蚁商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去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办理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
  10. 1月9日消息,据报道,蚂蚁集团原数字金融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林嘉南回归蚂蚁,拟出任蚂蚁消金高级管理人员。知情人士透露,当前林嘉南已在蚂蚁消金任职,任蚂蚁消金CRO,统筹蚂蚁消金风控业务。目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尚未发布林嘉南蚂蚁消金任职资格的批复,经向蚂蚁相关人士求证,对方未回复。公开资料显示,乔占稳已于2023年12月入职乐信,出任乐信首席风险官。
  11. 根据央行征信系统中的信息来看,花、微粒贷等互联网信贷产品的数据,已大规模接入到央行征信系统中。
  12. 整改后对关停标准进行修订,新增3类可能被关停用户。
  13. 蚂蚁集团原数字金融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林嘉南回归蚂蚁,拟出任蚂蚁消金高级管理人员。此外,蚂蚁消金副总级高管乔占稳离职。
  14. 3月11日消息,蚂蚁集团方面回应关于“贷款冷静期”功能表示,正在评估这类功能的可行方案,希望进一步倡导理性借贷。如有进展,会第一时间向大家公布。据悉,正向用户推出一项关于贷款冷静期的热门投票,号称“假如首次借款7天内可反悔,全额还款平台可免息”,该投票被置于贷款页面下方,从新用户页面来看,目前已有17562人参与投票,89%的用户支持设置贷款冷静期。
  15. 1月16日消息,据市场消息,花整改之后对关停标准进行了修订,目前新增了3类可能被关停用户,分别为花额度授信过高的用户、负债过高的用户、提前还款以及长期不使用的用户。据了解,此前,封停细则仅包含花不按时还款的用户、征信受损变差的用户、利用花套现或刷单的用户、使用资金投资理财、买房买车以及偿还房贷的用户在内。
  16.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蚂蚁集团正与新成立的消费金融部门的其他股东洽商,提高该部门资本金,同时准备将利润丰厚的小额贷款业务并入该部门。对此,蚂蚁集团不予置评。报道称,蚂蚁集团将小额贷款业务并入消费金融部门的另一个主要好处是,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金额可以达到注册资本金的10倍,而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杠杆比率只能在两到三倍。消息人士称,剥离这项业务是蚂蚁集团应监管机构要求进行业务重组的关键部分。
  17. 10月9日消息,多家上市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计划增资45亿元,增资完成后,蚂蚁消金的注册资本将由原来的185亿元升至230亿元,蚂蚁消金的股东将由12家增至13家,蚂蚁集团仍有蚂蚁消金50%股权。据了解,新增资金将用于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的花业务,两家小贷公司也将在年内实现平稳、有序的市场退出。
  18. 之后,蚂蚁花也即将开启品牌隔离。
  19. 5月11日消息,今日花官方微博发布“花5月防骗提醒”,旨在提醒用户警惕与信用贷款、理财投资相关的诈骗套路。花表示,今年1-4月期间,信用贷款、理财投资相关的诈骗案件发生率显著上升,占比已超36%。上个月,支付宝发布“全链路打击电信诈骗 蚂蚁集团一季度反诈骗报告”。报告指出,针对被骗用户的“叫醒热线”,日均成功保护潜在被骗资金1500万元。同时,协助各级执法机构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0余起。
  20. 11月22日消息,据《北京商报》报道,继之后,蚂蚁花也即将开启品牌隔离。近日,不少用户都收到了花的服务升级协议,页面显示,“为持续向你提供花服务,本次升级需要你同意并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据了解,这一服务升级主要源于接入央行征信的需要。早在9月底,花就已逐步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