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自家品牌是否存在涨价的情况,小电、竹芒科技目前已经给出回应
  2. 3月28日消息,据看看新闻报道,共享充电近日悄悄涨价,商圈和医院等特殊场景每小时3-4元,酒吧夜店等每小时则高达10元。除此之外,每24小时的封顶价格为24元到40元,总封顶价达到99元。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企业回应称:一来抢占市场花的巨额补贴需回本,二来疫情影响、进场费涨价增加运营成本。报道称,经调查后发现,共享充电的运营企业上市在即是此轮涨价的重要推手。
  3. 显而易见,广大用户永不乐于接受这波涨价,即使只有几块钱的涨幅。对此,哈啰方面回应,近期并没有涨价。幸运的共享单车企业通过涨价回笼资金,不幸的共享单车品牌已然破产。3月中旬,小鸣单车商标宣布被拍卖,成为首个共享单车破产品牌。共享充电共享单车频频涨价,背离了其利用闲置资源、利用互联网低成本优势方便用户的初心。
  4. 5月2日消息,4月30日,共享充电企业小电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小电科技曾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创业板挂牌上市。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小电科技总计完成3期上市辅导工作。3月,其与浙商证券协商一致,即终止创业板上市辅导工作。
  5. 1月12日消息,近日,共享充电企业小电科技与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小电共享充电柜机设备独家进驻横店影业全国323家门店,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高效共享充电服务,进一步深耕娱乐消费场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小电科技已覆盖全国1600+县级以上城市,用户量近2亿,落地场景涵盖了城市商业综合体、餐饮、酒店、休闲娱乐、交通枢纽等多元化高频消费场景。
  6. 5月2日消息,4月30日,共享充电公司小电科技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小电科技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总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23亿元、16.36亿元和19.11亿元,2018年至2020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12.5%。截至12月31日,小电科技注册用户数已达2.37亿,日峰值订单数为210万次,累计订单数为11亿次。
  7. 黑猫投诉发布共享充电行业主流企业投诉数据对比情况,数据来源为截至2021年11月17日企业在黑猫平台的投诉数据。
  8. 先圈地,再收割,这套路实在再熟悉不过了。某头部共享充电企业2019年净利润为亿元,2020年反而下滑至7540万,同比下降。目前我国共有共享充电企业213家。而又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这个市场的用户增长率其实是在逐年降低的,由2017年的降到了2020年的。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商户分成的比例在0到20%,2019年就已经高达50%到80%。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这类企业一次又一次的“收割”游戏。
  9. 近日,企查查发布共享充电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9年间,我国的充电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我国现存充电相关企业近2900家。其中,2019年新增702家,同比增长67.54%;2020年新增682家,同比下降2.85%;2021年前10月共新增367家,同比减少32%。
  10. 4月25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共享充电价格上涨,但经营共享充电企业却更难盈利。相关数据显示,共享充电用户规模增长率逐年下降,我国共享充电市场2017年用户规模增长率为104.9%,而2020年仅有15.6%。在盈利空间不断压缩的背景下,共享充电企业不断开辟新业务,其中,怪兽充电今年初推出新锐白酒品牌,目前已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售。
  11. 11月17日消息,近日,企查查发布共享充电行业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充电相关企业近2900家。其中,2019年新增702家,同比增长67.54%;2020年新增682家,同比下降2.85%;2021年前10月共新增367家,同比减少32%。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的充电企业数量最多,共计1840家,占据了全国总量的64%;安徽、贵州、湖南以及河北的充电企业跻身前五。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市的充电企业数量最多,达1565家,占广东省总量的85%。
  12. 9月27日,包括小电科技、街电、怪兽充电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充电企业竞标北京环球影城首家共享充电合作伙伴,标的700万元,怪兽充电中标。
  13. 公约发布当天,街电、搜电、来电、倍电、怪兽、美团、瞎充7家共享充电企业代表现场签署了自律公约。
  14. 9月28日消息,据蓝鲸TMT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日前,包括小电科技、街电、怪兽充电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充电企业竞标北京环球影城首家共享充电合作伙伴,标的700万元,怪兽充电中标。这意味着,怪兽充电将以至少700万元的入场费入驻北京环球影城。截至目前,环球影城与怪兽充电方面并未官宣合作事宜。
  15. 近日,智能共享充电企业怪兽充电宣布,公司将于2021年8月23日美股盘前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结果。
  16. 2月26日消息,近日,据媒体报道,怪兽充电与休闲餐饮品牌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怪兽充电为绿茶提供餐饮门店完善门店服务功能,提升门店服务品质。截止目前,怪兽充电已实现居民吃喝玩乐购及医疗、交通等全业态消费场景布局,为超过2亿用户带来共享充电服务。此外,据媒体称,共享充电企业怪兽充电计划在美国进行IPO,正与花旗、中金、华兴资本及高盛等投行洽商,计划募资3亿美元。
  17. 4月25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共享充电价格上涨,但经营共享充电企业却更难盈利。相关数据显示,共享充电用户规模增长率逐年下降,我国共享充电市场2017年用户规模增长率为,而2020年仅有。其中,怪兽充电今年初推出新锐白酒品牌,目前已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售。目前,共享充电的场景布局已从最初的餐饮延展至酒店、景点、影院、KTV和学校等场所,几乎全方位融入用户的各个生活场景。
  18. 怪兽充电拟赴美上市,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意味着该行业即将面临重新洗牌。怪兽充电本次IPO发行价格区间为美元/ADS,预计发行1750万股ADS,募资规模达至亿美元,估值28至34亿美元。截至目前,怪兽充电完成6轮融资,所获融资金额已高达25亿元以上。怪兽充电对此表示,业务的扩张和疫情导致了利润下滑。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520家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的共享充电相关企业
  19. 就在3月12号,共享充电的头部企业之一“怪兽充电”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书,打脸王思聪。以怪兽为例,公司5000多个员工,地推人员就超过8成。借由“怪兽充电”公布的数据,我们再次审视这个行业,发现共享充电这门生意,其实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用户是蝉,企业是螳螂,商户才是雀。
  20. 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消息称,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积极整改,取得成效,共享消费领域价格涨势得到有效遏制,标价逐步透明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