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召开。2020年6月,京东生鲜正式将“京心助农”项目升级为长期战略。京东生鲜目前拥有各地各级政府授权的1000余家线上特产馆,共涉及60余万款农特产品。截至目前,京东平台实现农产品交易额超5800亿元,生鲜冷链覆盖近300个大中城市。此次宣布搭建农产品流通,正是京东依托于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履行全面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使命的实际落地。
  2.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节目近日再次报道了高原夏菜热销一亩田数据在推动农业科学种植、农产品流通的作用。
  3. 9月27日消息,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节目近日再次报道了高原夏菜热销一亩田数据在推动农业科学种植、农产品流通的作用。高原夏菜的热销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央视财经频道曾就相关话题多次采访一亩田平台,对一亩田——农业数据全国产销平台及采购商资源等助销高原夏菜的线上线下全渠道举措进行了报道。
  4. 10月9日消息,惠农网CEO申斌在2022 中国电子商务大会后接受了《中国科技新闻网》专访,讲述了惠农网一路发展的点滴。专访,谈及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给农业带来的助力,申斌表示,目前农业数字化的发展速度,以及人工智能和数据在农业领域的运用,与其它行业有诸多不同。申斌表示,过去,我们的重心可能更多聚焦于农产品流通方面,包括品牌、溯源、电商的运营能力、供应链的建设能力等等,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
  5. 对此,芬香科技创始人兼CEO邓正平认为,新电商企业能够在乡村振兴发挥自身优势,链接地方优势农产品资源,助力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同时,芬香创始人兼CEO邓正平还提到,“要在三年之内解决超过100万的就业”。芬香要帮助100万人口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让他们有能力养活一个家庭。他建议芬香抓住5G技术带来的重大机遇,引入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模式,创造更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6. 4月25日消息,广东省政府今日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农业生产智慧化提升工程和农业农村数据工程,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强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社区服务等数字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7. 1月5日消息,近日,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五个方面工作任务,其中提出,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
  8. 3月21日消息,据“一亩田YMT”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农产品B2B电商平台一亩田与大同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大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深度合作,利用一亩田线上线下大宗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和数据服务,推动大同黄花、黄芪等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与品牌建设。未来,双方将从产地流通人才培养、产销渠道建设、区域品牌建设、特色产品出口、产业数据建设等方面发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9.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与恶化,疫情的蔓延带来了一些完全不同的影响。根据8 月7 日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来看,国内进出口增速同比出现回落,大宗商品进口基本处于数量下行的态势。疫情叠加多重因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运费暴涨。冷藏集装箱拆空、周转速度下降,累积后造成冷藏集装箱滞留港口。2021年上半年,中国水果罐头出口总量21.27万吨,总金额2.4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数量和金额均下降19%。
  10. 据介绍,“惠农数据”平台系一款面向全国各地涉农政府部门、农业经营者、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投资者及其他农业产业各环节参与者的专业在线数据服务终端,可为用户提供数据超市、研究报告、行业内参和数据屏4内容模块,全方位、更便捷地满足用户对农业数据信息的多维需求,同时,将数据在辅助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流通、市场运行监测预警等多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1. 一亩田及其创始人邓锦宏,凭借“用B2B交易平台+数据建设,进行农产品流通的数字化赋能”做出的贡献,获得“2021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 企业社会责任”奖。
  12. 3月9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水稻院士”陈温福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里等电商企业依托数据建立的产地仓模式,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扁平化,拉近了农户和消费者的距离,这样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2020年以来,阿里持续升级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打通最先一公里。阿里“产地仓+销地仓”模式形成了一张数字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一年将有超过100万吨农产品被新鲜送往全国。
  13. 3月9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水稻院士”陈温福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里等电商企业依托数据建立的产地仓模式,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扁平化,拉近了农户和消费者的距离,这样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陈温福建议,农业科技与数字技术加强融合,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全链路数字化,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一头是农民,一头是消费者,用互联网和数据连接。”
  14. 论坛上举行了“豫农优品馆”一亩田线上专馆上线仪式。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杨玉璞,一亩田集团副总裁、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彭南峰登台,共同启动“豫农优品馆”一亩田线上专馆上线。据介绍,“豫农优品”是河南省推出的河南农业整体品牌形象。一亩田集团建立了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年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近3000亿元,以“天机数据”为基础的乡村产业发展服务遍布全国100多个县市。
  15. 农产品B2B流通数字平台一亩田因助力高原夏菜走进全国市场,获央视财经2分钟持续报道。
  16. 10月28日消息,京东物流与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战略合作签约暨 “京东农场平谷桃示范基地”揭牌仪式近日举行。京东物流将以一体化供应链为抓手,打通农村全产业链条,推动产地产业带发展,将农产品“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紧密结合,缩短农产品流通过程。
  17. 12月7日消息,11月以来各地蔬菜出现卖难问题,“白菜2毛一斤、辣椒3毛一斤”,价格低到亏本仍旧卖不出去。一亩田也在持续关注蔬菜流通难题,11月18日正式发起“盯销抗疫·保供稳产”的“盯销行动”,整合数字平台、农批代卖服务平台、数据等各项业务,全力帮助菜农解决销售困境。
  18. 11月1日消息,中国 现代农业品牌暨农食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举行。活动现场,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和一亩田集团联合发布张掖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报告,深入分析了张掖现代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出了通过1个AI产品、1个农业数据、1个全球采购商平台、N场系列活动的“1+1+1+N”模式助力张掖品牌建设的合作方案,张掖市农业农村局还与北京一亩田签订了农产品出口合作项目。
  19. 9月21日消息,一亩田集团与福州振兴乡村集团有限公司今日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落地一亩田天机数据系统,围绕福建地区农产品和相关产品的流通数据,为区域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持,助力福州地区智慧农业、智慧流通发展更深入。
  20. 12月9日消息,“天山·军垦号”石河子-郑州全货机近日在石河子花园机场平稳降落,这标志着花园机场首条货运航线正式通航。该航线进港货物主要是各电商平台发往本地及用于出口的电商货物。出港货物聚焦石河子当地特色农副产品以及快递包裹,借助郑州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辐射至全国,进而促进新疆特色产品在全国市场的流通与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