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高管解读2023年Q1财报5月25日消息,小米日前发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之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小米营收59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经调整净利润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在小米造车进展方面,卢伟冰表示,小米造车业务会按照原计划进行,在时间进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预期。“可以说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也就是)在明年上半年上市。我认为基本上是符合预期的,或者说略超一些时间进度。总而言之,我认为小米造车一切都会比较顺利。”2023-05-25 08:53:49
- 天风证券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 造车业务推进进度可期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预计2021-22年净利润为204/238亿元,对应PE为25.8x/22.1x。2021-09-03 10:19:27
- 西南证券首予小米集团-W “买入”评级 目标价32.06港元9月9日消息,西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小米集团-W “买入”评级,目标价32.06港元,预计2021-23年EPS分别为0.88/1.01/1.27元,予2021年智能手机25倍PE,AIoT及生活产品30倍PE,互联网服务25倍PE,并预计2021年公司加总市值超8038亿港元。此前,高盛表示,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职34港元;天风证券也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认为造车业务推进进度可期;大摩则维持小米集团增持评级,目标价为33.5港元。2021-09-09 10:42:26
-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造车业务进展顺利,不会做OpenAI类的大模型在小米Q1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卢伟冰表示,造车业务会按照原计划进行,在时间进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预期。2023-05-25 09:20:49
- BOSS直聘:自动驾驶研发等岗位需求同比增幅超1.8倍BOSS直聘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随着百度、小米等互联网行业巨头的跨界进入,造车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造车新势力们需要在技术、运营、用户体验等方面下功夫,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因此,电动车制造领域的研发、运营、销售和服务岗位人才招聘需求火爆。对此,BOSS直聘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缓解智能汽车领域这种人才短缺的现象,高校应尽快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加快调整进度,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2021-04-20 16:16:28
- 雷军:小米造车争取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在小米投资者日上,雷军提到了小米造车的未来目标: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2023-02-10 08:52:20
- 小米回应造车:还未正式立项2月22日消息,近日,关于媒体传言小米将布局造车业务的传闻,小米集团昨日在港交所发文回应,表示该业务还没有到正式立项的阶段。昨日,小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导。据了解,此前,对于小米造车类的传闻一直有之,小米也曾多次涉猎与汽车相关的业务领域。2021-02-22 09:21:30
- 知情人士:小米距拿到新能源造车资质还差很远2月15日消息,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门表示,对造车业务不予置评。但有非常熟悉小米的知情人士称,“目前看来都是不太可能的事,造车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成的,距离拿到资质还差很远。”2月9日,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上提到了小米造车的未来目标: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对于出车时间是否太晚的质疑,雷军表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2023-02-15 09:08:05
- 雷军:小米汽车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2月10日消息,在小米投资者日上,小米CEO雷军等高管分享了小米的业务进展。雷军表示,在今年关注的大事中,手机是主业,将继续关注高端手机。现场,雷军还提到了小米造车的未来目标: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对于2024年汽车量产是否太晚的质疑,雷军认为,造车新势力比小米提前了6-7年,两年前小米做了很多访谈,认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候都不晚。2023-02-10 08:48:35
- 小米回应汽车项目被叫停:正顺利推进11月2日消息,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有传闻称小米造车被叫停。小米方面人士表示,不针对传言回应,小米汽车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在9月份的一次内部讲话中,小米创始人雷军透露,小米汽车首台工程车已正式下线。据雷军透露,小米自动驾驶团队规模已超过500人,首期投入33亿研发费用,并宣称“2024年小米将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2022-11-02 10:53:49
- 雷军:此时风口在智能电动汽车,你不干就落伍了9月15日消息,近日,在央视网纪实访谈节目《云顶对话》第二期中,主持人对话雷军。雷军也分享了不少自己过去的一些心得。 在谈到这几年小米进入汽车领域的动作时,雷军则说,此时此刻,风口在智能电动汽车,因为这成为了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了,所以小米造车是一个被逼出来的决定。2022-09-15 14:49:06
- 小米回应造车进展:维持2024年上半年量产目标不变8月30日消息,小米集团日前发布二季度及半年报,财报显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继续增加,Q2投入达14亿元。同日举行的业绩交流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介绍,小米汽车的实际投入力度还要更大,小米是抱着未来进入全球前五的目标来做汽车的长期布局,做全栈自研,还自建了汽车工厂,所以现金流的投入要比披露的数字还要更高。他表示,小米汽车刚刚结束了夏测,进展超出预期,维持2024年上半年量产目标不变。2023-08-30 11:05:59
- “纵目科技”完成1.9亿美元D轮融资 投资者包括小米6月3日消息,今日,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纵目科技”宣布正式完成累计金额1.9亿美元的D轮融资。此前,纵目科技完成了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的D3轮融资。纵目科技表示,小米集团于2021年3月30日正式宣布进入智能电动车领域。纵目科技是小米宣布造车后的首批投资企业之一,通过本次投资,纵目科技有望在小米智能场景应用领域展开多维度合作。2021-06-03 09:19:43
- 小米前三个季度造车方面总投入18.6亿元 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11月24日消息,小米日前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704.7亿元,同比下滑9.7%;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1.2亿元,同比下滑59.1%。财报显示,小米2022年第三季度研发支出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8.1%,主要由于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导致,这部分的研发费用约为8.3亿人民币。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关于造车,首先,我们希望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正式量产。2022-11-24 10:01:27
- 小米再回应造车传闻 股价飞涨后大跌3月19日消息,小米相关人士回应造车传闻,之前公告已进行说明,对传言不予置评。随后,小米股价立刻下跌。消息一出,小米股价直线涨超3%。小米当时回应称,该业务还没有到正式立项的阶段。随后,小米特地发布公告澄清,表示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导。目前,小米回应后,截至发稿,小米股价跌,报港元,总市值亿港元。2021-03-19 13:48:27
- 小米汽车工厂开始急招大量工人8月24日消息,近日有传闻称小米已经获得造车资质,针对此消息,小米官方暂未置评。但小米供应商向媒体透露,小米汽车工厂近日已开启工人招聘,开放了涂装操作工、电池车间操作工等多个岗位。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即将进入生产阶段,同时侧面印证了上述传闻的可靠性。另外一位为小米汽车工厂提供招聘服务的供应商透露,今年8月起,小米开始对外开放汽车工厂普工招聘。目前缺口超过100人,并且招聘流程十分快速。2023-08-24 09:58:55
- 蔚来李斌:真正的高端汽车应该是整个体系的高端4月8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苹果、华为和小米都愿意到造车的浪潮中,对于推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好事,蔚来也欢迎多的公司进入造车领域。此外,李斌还透露,在2021年蔚来需要继续深化服务网络,计划在今年实现累计500座换电站的建设,这个是对外的目标。“内部的目标会更激进一些,高一些。预计还会发布全新的,针对目前充电桩服务设施的措施,为用户的快速增长打下基础。”2021-04-08 08:57:22
- 蔚来李斌:真正的高端汽车应该是整个体系的高端4月8日消息,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接受采访时表示,苹果、华为和小米都愿意到造车的浪潮中,对于推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好事,蔚来也欢迎多的公司进入造车领域。不过,现在很多人关注造车,但是对造车来说,最后还是拼的产品和服务。他认为,把价格定在高端市场的区间,就意味着进入了高端市场,是一件很天真的事情。2021-04-08 08:41:51
- 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与奇瑞合作造车据报道,智米科技将和奇瑞新能源联合打造多款新能源汽车产品,首款产品目前已经进入工程阶段。而且,智米科技CEO苏峻已经兼任奇瑞新能源首席产品规划官。智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首批小米生态链公司,主营产品包括空气净化器、智能马桶、电风扇、加湿器、空调等。天眼查显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德是智米科技的最大股东,持股95%。2024-03-14 10:57:04
- 小米汽车进入生产调试冲刺阶段9月12日消息,小米汽车正进入紧张的生产调试冲刺阶段,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近期已带领小米汽车高层在新疆完成夏季新车路测,以争取在获得相关批文后尽快进入新车量产。在此前的小米投资者日上,雷军表示,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卢伟冰此前也表示,造车进展超过了预期。2023-09-12 0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