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平台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2. 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平台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3. 中国消费者协会25日发布2021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618”促销活动期间的消费负面信息却集中表现在了产品质量、假冒伪劣、营销短信骚扰、快递和外卖配送等传统“槽点”上。
  4. 近期有关“加拿大鹅”的消费维权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中消协认为,尊重消费者权利、保障消费者权益是经营者的应尽义务,它应该落实到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妥善处理消费者诉求的具体行动中。在这方面,任何企业、任何品牌都没有例外特权。
  5.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度消费维权白皮书》。
  6. 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2023年4月29日—5月4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7. 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6月1日—6月20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8. 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共同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9. 中消协发布2024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10.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投诉便捷性,优化投诉处置效能,落实落细电商平台主体责任,浙江省消保委公布了5家首批电商平台消费维权联络站名单,分别是阿里巴巴集团、天猫超市、网易严选、美团杭州分公司、携程旅行杭州分公司。其中,天猫超市承诺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基础上,部分商品支持30天放心退服务。消费维权专属客服团队密切跟进,1小时内响应,1天内给出处理方案,1位责任客服全程跟进,充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11. 在共计25天的监测期内,共收集消费维权信息48930596条,其中吐槽类5483663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11.21%,比“618”下降了4.69%。监测发现,消费者高频吐槽主要集中在快递服务问题、促销价格争议、商品质量短板、直播销售乱象、团购安全隐忧五个方面。
  12. 8月4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共同梳理发现,2023年上半年,有关线下演出“退票难”、酒店民宿毁约侵权纠纷、知名餐饮品牌食品安全问题隐患、视频平台会员服务体验不佳、研学游侵权“陷阱”、家乐福商超购物卡限制消费、航空里程积分清零、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网红竹筒奶茶被曝食品安全问题、低价旅游团强制购物问题等多个案例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
  13. 11月22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的“双11”,比拼“价格力”是商家营销主旋律,追求“性价比”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监测期间,有关“直播带货”负面信息1565203条,占吐槽类信息的47.99%,日均信息量55900条。信息量集中在“双11”前半段。价格垄断、低俗带货、虚假宣传等问题较为突出。
  14. 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消协指出,今年“双11”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价格争议、虚假发货、平台问题等方面。
  15. 近日,沈阳市消费者协会与携程旅行网签订了“建立消费维权合作机制协议”。
  16.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6月1日至6月20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17. 自贸区金义片区跨境电商消费维权中心挂牌仪式暨市场监管政策发布会近日在金义综保区进口商品直购中心举行。
  18. 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19. 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至11月16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20. 梳理发现,消费者不满直播电商“低俗”“虚假比价”等问题,“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令消费者不堪其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