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6月1日—6月20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2. 梳理发现,消费者不满直播电商“低俗”“虚假比价”等问题,“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令消费者不堪其扰。
  3. 1月14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了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上榜的十大热点分别为:防疫产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突出;“直播带货”新问题层出不穷;“双11”复杂规则难坏“尾款人”;酒店、旅游、出行退订纠纷多;长租公寓接连爆雷跑路;在线培训服务乱象频现;未成年人网游充值、打赏退款难;外卖平台“多等5分钟&rdqu
  4. 11月4日消息,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双11购物6点注意事项。此外,中消协也敦促各类电商经营者要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制定简单的促销规则和优惠措施,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5. 11月18日消息,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11月12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21353081条,日均信息量约89万条。11月1日、10日和11日信息量较多,10日最多为1416790条。中消协指出,今年“双11”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价格争议、虚假发货、平台问题等方面。
  6. 在共计25天的监测期内,共收集消费维权信息48930596条,其中吐槽类5483663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11.21%,比“618”下降了4.69%。监测发现,消费者高频吐槽主要集中在快递服务问题、促销价格争议、商品质量短板、直播销售乱象、团购安全隐忧五个方面。
  7. 12月6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今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从今年10月20日开始,到11月13日截止,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此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期内,中消协共收集有关“快递服务问题”负面信息136.38万条,占吐槽类信息总量的24.87%。吐槽焦点主要指向今年“双11”快递到货“一快一慢”:一边是“付了尾款一觉醒来快递已到家”,另一边则有消费者吐槽“网购手机被告知要等30天”。
  8. 1月30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 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9. 截至2022年11月14日,主流互联网平台中带有“测评”标签的账号总量共有15117个 。按测评账号粉丝量计,粉丝量大于1万的共有7308个,占比为48.3%。
  10.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22年下半年开展了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调查中,中国消费者协会通过线下走访和主流电商网站搜索方式分析了6160个商品的包装;向消费维权志愿者等公众征集了238个疑似过度包装商品线索共474张照片;在线完成了7443份有效调查问卷。
  11. 中消协发布2024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12. 今日,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监测期间,共收集到与钟薛高相关的负面信息38439条,6月15日—6月19日期间,钟薛高相关负面信息舆情集中出现,并在6月17日达到峰值。
  13. 中消协官网,中消协发布《2021年网络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
  14. 2月15日消息,中消协发布2022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网购及零售”类负面信息232686条。监测期间,initial客服给顾客送花圈事件引起舆情广泛关注和讨论,网购5斤海带4斤盐事件通过视频渠道传播,舆情吐槽较多。此外,与冬奥赛事开展同步,冰墩墩备受追捧,由于春节放假,产能受限,生产数量暂时无法满足需求,求购消费者排起长队,成为又一舆情热点。
  15. 11月5日消息,11月4日,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称,随着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加大,网络消费环境逐步优化,但网购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中消协表示,双11是商家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的宣传迷雾当中,给消费者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
  16. 日前,中消协发布双11六大消费提示,呼吁消费者双11期间应该保持理智,按需采购谨慎囤货,杜绝冲动消费。并结合行业新媒体矩阵、直播等形式,将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从站内拓展至站外,将“值得买才是双11”的消费理念传播至全网全域。本次双11,什么值得买也用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再次证明了消费决策内容对于消费者的价值。
  17. 日前,中消协发布双11六大消费提示,呼吁消费者双11期间应该保持理智,按需采购谨慎囤货,杜绝冲动消费。并结合行业新媒体矩阵、直播等形式,将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从站内拓展至站外,将“值得买才是双11”的消费理念传播至全网全域。本次双11,什么值得买也用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再次证明了消费决策内容对于消费者的价值。
  18. 2月5日消息,近期,有关“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导致“大头娃娃”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消协今日发布消费警示称,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消”字号产品的乱象问题。在消费警示中,中消协呼吁相关电商平台,应当承担平台的监督管理责任,对平台上销售的“消”字号产品广告宣传进行彻底清理,严禁使用引人误以为是药品或化妆品的宣传用语,严禁超出消毒功效的夸大宣传,一旦发现应当立刻下架,并列入信用“黑”名单。
  19. 5月27日消息,中消协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直播电商、新型网络营销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待健全,部分平台数据造假、低俗“带货”、诱导私下交易等问题需要加紧治理。
  20. 其中,倡议提出要依法履行七日无理由退货义务,细化用户协议等平台规则,对商品完好标准、适用范围、运费说明、七日起算时间等重点条款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