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月11日消息,商务部办公厅发布通知,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工作。在协同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供应链管理上,鼓励电商企业通过产地直采、原装直发、聚单直发等模式,减少快递包装用量。引导电商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合作,设计应用满足快递物流配送需求的商品包装,减少商品在快递环节的二次包装。重点地区的电商企业要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等。
  2. 2月6日消息,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公告,就《云南省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政策措施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明确,要推进快递包装材料源头减量,推动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迪庆等地区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意见稿还提到,选择昆明、德宏、普洱等城市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
  3. 5月5日消息,近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2年度工作要点》 。具体来看,《要点》提出,推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北京市深入开展快递包装绿色治理,选择2家左右重点企业,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推广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绿色低碳的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
  4. 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使用环保胶带、包装袋和填充物,逐步淘汰非环保包装物使用
  5. 7月5日消息,近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市邮政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的《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实施。《若干措施》明确了主要目标,到2022年底,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5%,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5%,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万个。《若干措施》还提出,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加强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等。
  6. 4月22日消息,从江苏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在第52个世界地球来临之际,江苏邮政业全面贯彻《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坚持绿色化、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要求,深化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全面开展行业生态环保“29551”工程,继续开展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袋、过度包装2个专项治理,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保持在95%以上,力争年底可循环快递箱(盒)使用量达50万个,主要品牌寄递企业备案网点包装
  7. 截至9月底,全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操作两个比例均达到90%,累计投放可循环快递箱(盒)978万个,在邮政快递营业揽投网点布设回收装置12.2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6.4亿个,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据了解,“9917”工程明确到今年年底实现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达到90%,规范包装操作比例达到90%,投放可循环快递箱(盒)达到1000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7亿个。
  8. 9月28日消息,吉林省邮政管理局近日发布消息称,为促进全市邮政快递绿色环保工作可持续发展,松原局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94.4%,规范包装操作比例95.2%,一联电子运单使用率99.8%,未二次包装的电商件比例92.1%。
  9. 10月13日消息,国家邮政局举行2023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邮政快递绿色发展“9218”工程进展情况。截至9月底,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0%,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8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超6亿个,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0. 3月28日消息,截至2023年底,青海全省电商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8%,青海省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案例。据悉,截至2023年,青海省电商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8.06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562.78万个,建成绿色网点139个、绿色分拨中心9个。
  11. 1月14日消息,近日,云南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行动计划》,文件明确,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6万个。推进绿色整治,推动源头减量,提升快递包装产品规范化水平,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的治理长效机制。结合云茶、云花、云菌等特色商品,推动重点类快件原装直发。
  12. 1月21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快发展绿色物流配送。积极推广绿色快递包装,引导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优先选购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促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和快递公共末端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配送网络,创新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大力发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
  13. 2月22日消息,国家邮政局22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实施绿色发展“9218”工程。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低碳转型, 到年底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0%,深入推进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两项治理,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邮件快件达到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8亿个。
  14. 7月12日消息,近日,新疆自治区政府转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实施方案》,加强自治区快递包装治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快递包装领域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形成;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0%,不可降解塑料胶带使用量逐步降低,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15. 6月17日消息,近日,安徽省邮政管理局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体系,加速实现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其中,安徽省邮政分公司将蚌埠天成的环保快递袋列入集中采购目录;韵达总部与包装企业签订了250万只环保快递袋采购合同。此外,安徽省邮政分公司试点推广“两城一箱邮情邮意”周转箱;顺丰推广使用循环包装箱“丰·BOX”和易碎品可循环包装箱“小蓝箱”,每个包装箱可循环使用80余次。
  16. 4月22日消息,今日是世界地球日,韵达发文称,在快件揽收环节已大力推广使用电子面单,并推动电子面单从两联单升级为一联单,每天减少约2450颗树所生产的纸张量。在快件派送环节,韵达推广使用快递绿色回收箱,引导客户对可循环使用的纸箱、气泡膜进行回收再使用,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此外,韵达还表示,公司在日常工作中推动包装标准化,并进一步推行办公无纸化,节水节电。
  17. 9月15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其中提出,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督促指导电子商务、外卖等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平台规则。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标准化物流周转箱循环共用。加快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
  18. 三是巩固提升建制村直投到户比例,提高农村邮政普遍服务投递水平。年内建制村直投到户比例达到85%以上,建制村打卡率保持在99%以上。四是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肃查处泄露用户信息等违法行为。完善失信行为信息披露机制。五是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年底前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严格监管不正当竞争行为。督促企业规范用工,切实保障快递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等。
  19. 报告显示,京东物流和顺丰表现优秀,位列前两名。评估的10家快递企业信息公开严重不足,只有顺丰速运、京东物流和中通快递披露了快递包装减量减碳目标;只有苏宁易购物流披露,其共享快递盒投放使用环保成效。目前,顺丰提出了具体的绿色减碳目标和行动路径,顺丰和京东披露了塑料类和纸质类材料的使用数据。
  20. 12月8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目标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通知提出,推广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绿色低碳的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促进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投放和回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回收方式更加丰富有效,调拨运营网络基本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