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31日消息,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与蚂蚁集团数字科技在厦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会上,“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双方将依托该实验室研发智能数据模型和产品,促进信用数据场景落地和创新应用。
  2. 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邵文澜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陈先达接任;李臻卸任经理,由吴丹丹接任。
  3. 12月22日消息,蚂蚁蚁盾发布网约车专属“驾驶风控引擎”,集成车联网安全系统、司机安全驾驶模型和司机信用模型三大产品。这个方案将首批落地河南自主品牌智行盒子的定制网约车“海马EX00”,预计将大幅降低风险事件及相应车辆保费。
  4. 1月21日消息,据财联社报道,蚂蚁集团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尹铭将赴任阳光产险担任总经理,计划今日上午官宣。对此,蚂蚁集团回应称:一起奋斗过五年,我们都很喜欢他,也很感谢他,并且祝福他。据悉,阳光保险成立于2005年7月,集团目前拥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资产管理、医疗健康等多家子公司。
  5. 3月12日消息,今日,蚂蚁集团对外公布其制定的数字金融平台自律准则,该准则从机构准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隐私保护、金融消费安全教育、平台治理等各环节对平台责任义务进行明确,确保平台合规、有序、健康发展。具体来说,该准则由理财、保险、消费信贷、小微经营者贷款、芝麻信用五大分平台板块组成。
  6. 双方将在云客服分布式共享服务、端到端消费者体验等业务场景展开进一步合作。其中,耐克电商将引入数字蚂力云客服分布式资源解决方案,支持大促期间的用工需求,灵活应对销售高峰,并利用创新技术和一体化服务作业平台建设人机协同能力,提高消费者服务水平;双方还将探索借助芝麻信用提升售后体验和效率。
  7. 11月22日消息,据《北京商报》报道,继借呗之后,蚂蚁花呗也即将开启品牌隔离。近日,不少用户都收到了花呗的服务升级协议,页面显示,“为持续向你提供花呗服务,本次升级需要你同意并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据了解,这一服务升级主要源于接入央行征信的需要。早在9月底,花呗就已逐步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
  8. 12月15日消息,哈啰出行今日宣布推出自驾租车业务。另外,芝麻信用大于550分的用户还可以免押租车。据了解,哈啰出行今年9月公布的五周年经营成果显示,目前,哈啰出行移动出行服务包括两轮共享服务和顺风车、打车服务;新兴本地服务包括哈啰电动车以及和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合资建立的小哈换电服务等。成立五年以来,哈啰出行注册用户已接近5亿,入驻城市超400座,用户骑行总里程达184亿公里,减少碳排放50万吨。
  9. 11月24日消息,花呗今日宣布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目前部分用户的花呗已经更新为“花呗”和“信用购”服务,未来这一工作将分批、逐步覆盖到更多用户。品牌隔离后,花呗将成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品牌,并且专注于中小额。“信用购”类服务和花呗的免息期保持一致,并且仅可用于消费,不可取现。“信用购”服务的费率将保持稳定。未来,“信用购”服务的费率由金融机构独立审批和确定。
  10. 6月1日消息,5月31日晚8点,2022年京东618开场。前10分钟内,京东云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增长129%。据了解,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联合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信用贷、保理融资、采购融资、动产融资、票据融资等在内的多种金融服务。截至目前,京东云智臻链一物一为京东近2000个商家、11万种商品提供售前品质、售后溯源信息查询服务。
  11. 资料显示,ITU是全球主流的通信标准组织,成立于1865年,其成员包括190多个国家、900多个公司与学术机构,也是全球范围内权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此次立项的技术标准由蚂蚁链和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所及隐私计算联盟共同提出,用于保障企业在应用链上服务时的数据安全与隐私,这也是隐私计算联盟的首个国际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蚂蚁链与奇瑞商用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 5月12日消息,从国际电信联盟 官网获悉,蚂蚁链与中国信通院联合发起的标准《基于TEE的区块链隐私计算》成功获得立项,成为全球首个区块链链上通用数据隐私保护国际标准。此次立项的技术标准用于保障企业在应用链上服务时的数据安全与隐私。另据国际权威知识产权杂志IAM统计,截止2020年底,蚂蚁集团在区块链领域拥有2298个专利族数,专利实力排名全球第一。
  13. 中国信通院开展的“AIGC绘画平台基础能力评估”结果近日发布,蚂蚁集团的绘画服务成为国内首批通过的平台。
  14. 蚂蚁集团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日在全球产业区块链峰会上正式启动区块链一体机国际标准。
  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1年)》,收录了蚂蚁集团隐私计算在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应用案例。
  16. 6月4日消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标准体系最新进展,蚂蚁“AI 健康管家”成为首批通过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可信选型评估的AI产品。
  17. 蚂蚁集团、招商银行等企业送测的4个AI模型,成为首批通过风险治理成熟度测评的人工智能模型。其中,蚂蚁集团送测的、基于可信AI技术的“智能金融犯罪风险防控模型”,在“AI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应急响应”、“决策透明”三个测试项目中,均排名第一;并在考察AI可解释性的“决策透明”项目中,获得了本期测评的最高评级(卓越级)。
  18. 中国大地保险与蚂蚁数科共建AI中台大模型项目获评“AI Cloud助力大模型场景化和工程化落地”优秀案例。
  19. 12月13日消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AI云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近日正式揭晓,中国大地保险与蚂蚁数科共建AI中台大模型项目获评“AI Cloud助力大模型场景化和工程化落地”优秀案例。这是保险业内首次将大模型、数据、算力和框架结合,打造资源可共享、模型可复用、服务可编排、应用更灵活的AI中台,集成经过规模化验证的专业大模型应用矩阵,让大模型的技术栈与行业特定垂直场景紧密结合。
  20. 近日,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蚂蚁集团等多家厂商和律师事务所共同发布《隐私计算法律与合规白皮书》,系统阐述了隐私计算的合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