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月27日消息,滴滴出行今日发布2021年国庆假期安全出行公告,启动安全保障工作部署。公告显示,假期期间,滴滴各业务负责人、区域负责人、客服团队、应急处置人员实行24小时轮岗值班制度,全时待命保障高效应答。
  2. 5月1日消息,近日,滴滴出行发布2022年五一假期出行安全及防疫公告。五一假期期间,滴滴各业务负责人、区域负责人、客服团队、应急处置人员实行7x24小时轮岗值班制度,全时待命保障高效应答,积极配合各地公安机关,协助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司乘安全滴滴将继续7×24小时密切跟踪疫情形势,积极配合关联司乘流调工作,严格要求并监督平台司机全程佩戴口罩、车内勤消毒勤通风。
  3. 4月28日消息,滴滴日前组织召开2024年“五一”假期安全保障部署会。在风险隐患排查、安全应急演练、司机专项培训等措施基础上,结合“五一”出行特点,针对性加固安全方案,确保遇到各类紧急情况时高效响应、妥善解决。滴滴出行预测,今年“五一”期间,100公里以上的打车需求相比节前上涨55%。重点关注异常停留、路线偏移等情况。
  4. 滴滴代驾宣布,为司机推出带有LED显示屏的“发光包”.
  5. 报告数据显示,在用户准入环节,滴滴顺风车通过三证验真、综合背景调查、失信人筛查等审核流程,全年共拦截不符合认证要求的车主近70万人;对驾驶证超分、车辆未按时年检的车主采取暂停服务措施279212次。同时滴滴顺风车要求全量车主和乘客实名认证,截至2020年12月31日用户实名认证率100%。报告显示,滴滴顺风车2020年全年共收到关于车内纠纷的安全投诉1,474起,其中45%为虚假投诉。
  6. 而昨日,滴滴的两大举动也颇为吸睛。首先是在安全方面,昨日,滴滴举行了2021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签署仪式”,正式明确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同一天,滴滴还出现了新一轮人事变动。程维称,只有对人才高度重视,勇于破格用人,才能让滴滴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穿越周期的坚韧组织。此外,滴滴平台有超过30万女性网约车司机。
  7. 法雷奥将对滴滴自动驾驶进行战略投资,并共同开发针对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智能安全解决方案。
  8. 5月30日消息,滴滴自动驾驶日前与法雷奥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意向书,法雷奥将对滴滴自动驾驶进行战略投资,并共同开发针对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 的智能安全解决方案。此外,该智能安全解决方案将率先应用于滴滴自动驾驶的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助力滴滴自动驾驶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舒适又低成本的无人驾驶服务。
  9. 1月6日消息,日前,滴滴代驾宣布为司机推出带有LED显示屏的“发光包”,首批已在北京和广州落地,两地共4000多名司机领到该装备。该背包表面为全彩LED显示屏,可设置文字、图片、GIF动画等,旨在提高代驾师傅们在夜间的识别度,提升骑行安全,同时也可作为移动的反酒驾公益广告。数据显示,2020年,滴滴平台的代驾司机骑行人伤同比上年下降322人,事故率降低49%。
  10. 法雷奥将对滴滴自动驾驶进行战略投资,并共同开发针对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智能安全解决方案。
  11. 程维从安全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社会责任几个方面阐述滴滴业务发展成果与规划。
  12. 滴滴出行今日发布《2021年国庆假期安全出行公告》,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将持续加强对长距离订单的安全监护,重点关注异常停留、路线偏移等情况,并向用户发送提醒。
  13. 滴滴出行发布2022年五一假期出行安全及防疫公告。
  14. 滴滴出行后,又一家网约车平台发布五一假期出行安全公告。
  15. 滴滴杭州于近日举办了“杭州亚运安全及服务质量提升动员会”,华东网约车团队和滴滴杭州合作伙伴代表参加。
  16. 为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积极保障乘客和司机的安全,在各地区交通部门的指导下,滴滴在各地区展开消杀工作。
  17. 这支保障车队旨在为全国电竞爱好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出行服务。
  18. 2月5日消息,滴滴顺风车今日发布的《2020年度安全透明度报告》指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滴滴顺风车客服共收到用户关于车内纠纷的安全投诉1474起,其中45%为虚假投诉。在查实有效的816起投诉中,车主投诉乘客460起,占比56%;乘客投诉车主356起,占比44%。
  19. 7月11日消息,亚运会临近,滴滴杭州于近日举办了“杭州亚运安全及服务质量提升动员会”,华东网约车团队和滴滴杭州合作伙伴代表参加。同时,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滴滴杭州已通过“橙意保障计划”认真落实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
  20. 7月2日消息,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