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18日消息,一批退运回国的跨境电商包裹日前搭乘航班运抵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分别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东区货站和杭州综保区完成退货通关手续,退回国内商家手中。此前,这批跨境电商包裹从上海浦东机场口岸出口,因无法妥投、海外消费者退货等原因退回国内。这是杭州海关办理的首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业务。随着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模式的顺利落地,杭州成为了目前全国唯一开展过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的城市。
  2. 据《浙江日报》报道,近日,宁波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千亿级城市。
  3. 宁波海关所属宁波保税区海关在区内全面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
  4. 5月10日消息,从第五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上获悉,5月8日,国务院同意在河南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三年,试点品种为已取得我国境内上市许可的13个非处方药。通关时,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单次、年度交易限值内,关税税率暂时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目前划为试点品种的13个非处方药具体情况仍在论证,以待相关文件正式印发。
  5. 9月26日消息,近日,威海综合保税区完成青岛关区首批129票退货商品业务,标志着青岛关区首个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正式运营。据了解,威海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退货中心仓由泓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享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及时间成本、提升退货全流程监管效能、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健康发展这三大政策优势。值得一提的是,9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70号公告,决定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
  6. 6月9日消息,据海关总署消息,近日,宁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条码应用正式上线,跨境商品从此有了合法的“身份证”。与此同时,宁波海关积极开展商品条码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中的应用调研,结合试点企业商品条码填报经验形成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申报清单商品条码填报说明,指导辖区重点企业开展跨境商品条码填报,并及时收集出现的问题和建议,推动这项惠企利民措施落地见效。
  7. 近期,宁波保税区跨境电商企业已陆续收到大促后消费者“7天无理由退货”的跨境电商包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是指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模式下,退货中心仓企业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专用存储仓库,将消费者的退货商品进行接收、分拣,对于符合退货监管要求的商品,按现行规定向海关申报退货,申报完成后可进行重新上架销售。
  8. 5月18日消息,日前,金义综保区内的金东首个跨境电商进口退货中心仓正式落地启用。据悉,退货中心仓是海关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一项改革创新举措,系指跨境电商企业境内代理人或其委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仓储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将区外的分拣、退货流程转移至区内,海关对电商企业相关设施实地验核后准予备案,实行退货包裹出入区监管、卡口管理、物流监控管理等。
  9. 据企业统计,10月31日至11月9日,北京海关验放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30.36万票,同比增长80.66%;金额1.18亿元,同比增长28.99%。此前,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获批成为北京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位于该区内的天竺综保区凭借“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和“免税、保税、跨境电商政策相衔接试点”政策优势,成为今年“双十一”期间北京口岸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主战场”。
  10. 2月20日消息,《电商报》从合肥海关获悉,据合肥海关统计,2020年安徽省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值亿元,同比增长;进口清单数222万份,同比增长1倍。据悉,2020年1月安徽芜湖、安庆新增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范围,并在年底前开仓运营,跨境电商企业备货商品涵盖婴幼儿奶粉、食品、保健品、美妆、日用品等多品类。2020年,安徽省组织2500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线上展会。去年全年安徽防疫物资出口25亿美元、增长5倍。
  11. 今年前11月,该关累计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清单7.6亿票,同比增长约44%。其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5920.9万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清单7亿票。
  12. 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探索跨境电商交易全流程创新。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要素集聚、反应快速的柔性供应链。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体系,推进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壮大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园区。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加强跨境电商能力建设。
  13. 自中国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以来,国内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逐年攀升。
  14. 在7月26日举办的“全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论坛”上,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围绕跨境直播电商与数字经济展开主题演讲。
  15. 而支持开设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便是措施之一。受疫情影响,我国跨境电商逆势增长。仅今年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4195亿元,同比增长。另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突破1000亿元。正是在这向好的行业背景下,上海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并将此列为城市建设的发展重点。而上海,将再度迎来新的跨境电商浪潮。
  16. 据了解,2020年1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赤峰市被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截至2021年6月3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赤峰、满洲里、鄂尔多斯累计实现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业务85.708万单,进出口额达9761.63万元。其中进口业务4.6939万单,金额798.18万元;出口业务81.0142万单,贸易额8963.45万元。
  17. 安徽省积极创新市场开拓方式,去年组织2500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线上展会。据合肥海关统计,2020年安徽省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值亿元,同比增长;进口清单数222万份,同比增长1倍。据悉,2020年1月安徽芜湖、安庆新增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范围,并在年底前开仓运营,跨境电商企业备货商品涵盖婴幼儿奶粉、食品、保健品、美妆、日用品等多品类。
  18. 10月26日消息,据广州海关25日消息,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为便捷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退货,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据了解,自2019年起,广州海关率先支持企业在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探索设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允许消费者退货包裹直接入区,在区内“一站式”完成分拣、退货申报、重新上架等所有流程。
  19. 2月24日消息,《电商报》获悉,2020年,吉林跨境电商交易额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亿元,同比增长178%。据悉,2020年,吉林省吉林市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珲春市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珲春、吉林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实施方案以省政府文件印发。此外,2020年吉林全省上线阿里巴巴国际站企业达到417家,同比增长23%,150余家企业上线环球资源网。线上线下密集开展跨境电商政策宣讲及培训活动,覆盖数千人次。
  20. 江西省日前明确提出,力争到2023年,全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亿美元。根据《实施意见》,江西省将推进南昌市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九江市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吉安市等地创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施意见》还指出,完善跨境电商制度,规范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行为。这标志着江西省第一票特殊区域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正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