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观察
Toggle theme
脉脉
高聘发布《2023年春招人才迁徙报告》
2023-05-31 16:29:07
5月31日消息,
脉脉
高聘日前携手杭州未来科技城国际人才园共同举办“转型与重塑——人才饱和周期下的职场趋势与组织升级”人才创新发展论坛,并发布了《2023年春招人才迁徙报告》。人才竞争加剧、学历通胀就业降级、主动离职减少成为人才饱和周期的三大特征。报告显示,2021年春招,人才供需比为0.45,2022年上升为1.7,2023年春招中该数字进一步攀升至2.36,平均5个人抢2个岗位,春招岗位需求也进一步收缩。
脉脉
高聘:ChatGPT研究员岗位平均月薪超7万元
2023-08-23 16:40:44
8月23日消息,
脉脉
高聘人才智库数据显示,2023年1-7月,全国中高端人才供需比为1.7,今年大火的AIGC技术也使得AIGC人才的高薪资进入大众视野。其中,ChatGPT研究员凭借71558元的岗位平均月薪成为2023年1-7月新发岗位平均月薪最高的岗位,其次是人工智能工程师平均月薪为66883元,AIGC算法工程师凭借65496元的岗位平均月薪成为中高端人才平均薪资第4名。
脉脉
高聘:2023年泛互联网行业人才供需比持续走高
2023-09-04 15:58:23
9月4日消息,
脉脉
高聘近日发布《2023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泛互联网行业人才供需比持续走高,从2021年的0.45升至2023年的2.34,人才供大于求。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平均薪资连续三年小幅度下降,但AI人才、高技术人才仍然炙手可热,薪资连续三年逆势攀升。
脉脉
高聘:网易、米哈游、腾讯居游戏行业热招企业TOP3
2023-09-15 14:53:58
9月15日消息,
脉脉
高聘发布《2023游戏行业中高端人才洞察》,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游戏行业人才供需比达到2.32,高于新经济行业整体的人才供需比2.02;技术人才依然紧缺,其中语音/视频/图形/图像开发人才供需比仅为0.53,相当于2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网易游戏、米哈游、腾讯游戏连续两年成为热招企业TOP3。
脉脉
高聘:新发AI岗位平均薪资超4.6万元
2023-11-03 17:23:09
11月3日消息,
脉脉
高聘人才智库近日发布《2023泛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洞察》显示,2023年1-8月,新发AI岗位平均月薪超4.6万元,人才供需比仅为0.39,相当于5个岗位争夺2个人才。纯互联网行业成为人工智能新发岗位量最高的行业,占比为20.78%。2023年1-8月,新发岗位的月薪TOP3分别是ChatGPT研究员、算法研究员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其中,ChatGPT研究员以平均月薪66244元位列第一。
脉脉
CEO林凡:AI人才争夺战蔓延至多个行业
2023-11-30 16:13:37
11月30日消息,
脉脉
创始人兼CEO林凡出席WISE2023商业之王大会并发表《逆风智行,大模型时代的人才挑战》主题演讲。林凡透露,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个行业都在争夺AI人才,AI人才供需比低至0.4,相当于5家企业争夺2个人才。在跳槽的互联网人中,超半数去往了非互联网行业。林凡认为AI大模型时代社交招聘将成为主力招聘模式。
脉脉
创始人林凡:以前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但绝大部分人都做不了产品经理
2023-12-10 15:59:24
12月10日消息,2023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领袖年会的主题是“致敬长期主义”。
脉脉
创始人兼CEO林凡出席并演讲。林凡在演讲中表示,在他看来,过去十年的互联网,产品变得越来越重,产品经理的角色很微妙,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越来越内卷。这三件事情是产品经理最核心的三件事情。
脉脉
林凡:文字问答一定不是大模型时代的产品形态
2023-12-13 10:30:56
12月13日消息,
脉脉
创始人兼CEO林凡出席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林凡在演讲中表示,未来人才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匹配会发生巨大变化,在机会减少的情况下,职场人会更加重视人脉的经营和个人品牌的打造,他还官宣即将上线全新社交产品。另外,他认为,随着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社交产品的交互界面逐渐被颠覆,文字问答一定不是大模型时代的产品形态,未来的交互可能是对话或语音为基础,甚至是视觉形象的语音问答。
脉脉
取消早晚餐饭补福利 下调公积金缴纳比例至5%
2023-12-18 09:43:48
12月18日消息,据报道,
脉脉
CEO林凡近日对内发了一个全员邮件,称今年经济大环境持续承压,
脉脉
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尤其在今年二季度,收入离预期差距较大,影响了整个年度的业绩达成,所以员工的福利要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包括:12月18日起取消早中晚免费餐食及相关补助;公积金缴纳比例下调至5%。
脉脉
将推出基于大模型技术的社交招聘产品
2023-12-20 10:20:47
12月20日消息,近日2023
脉脉
MAX年度职场力量盛典在京举行,会上,
脉脉
创始人兼CEO林凡透露,
脉脉
高聘将于2024年春招期间推出基于大模型技术的社交招聘产品。根据目前的测试数据,大模型鉴别人才更加精准,推荐的候选人约面率为58%,与HR人工筛选相近。
脉脉
高聘:出海人才运营岗位招聘量居首,占比高达44%
2023-12-29 09:34:43
12月29日消息,
脉脉
高聘近日发布了《大变局智未来-2023年度人才迁徙报告》。报告显示,近三年,海外招聘需求持续增长,从2021年到2023年, 新经济行业海外岗位的招聘指数从220增长至341。但同时人才求职竞争压力也在增加,人才供需比也从0.58上升至2.18,相当于2个人才竞争1个岗位。出海的新发岗位平均薪资也连续下降,从2021年的34337元下降至31769元。
脉脉
高聘:小米汽车人才招聘量超蔚来、小鹏,位列行业第四
2023-12-29 17:04:54
12月29日消息,根据
脉脉
高聘人才智库发布的《大变局智未来2023年度人才迁徙报告》,2023年1-10月,比亚迪成为新发岗位量最多的新能源车企,占比高达8.08%,其次是吉利汽车 。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招聘力度保持高位,招聘占比分别达到4.04%、2.37%、1.25%。小米集团作为车圈新秀,强势加入抢人大战,招聘占比达2.82%,超过众多传统汽车厂商,展现出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
脉脉
发布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大厂薪资地图
2024-01-25 09:31:07
1月25日消息,近日
脉脉
发布了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大厂薪资地图”。排名第二的是“某多多”的技术岗,年薪现金区间为57-63万元。在住房补贴方面,“鹅厂”、“福报厂”、“宇宙厂”、“老铁厂”、“某壳”有相应的补贴计划。从目前的数据看,住房补贴最高的是“鹅厂”。
脉脉
上线工作性价比计算器 阿里、字节跳动、美团位列TOP3
2024-03-01 17:35:08
3月1日消息,
脉脉
近日推出了“工作性价比测试 ”,大厂性价比来自于用户调研数据。如果在1.5-2.5则是“舒适”,达到2.5则是“倍爽”。根据调研,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成为工作性价比最高的三家企业。其中阿里巴巴员工平均工作性价比得分为1.76,处于“舒适”级别。
脉脉
高聘报告:超八成求职者考虑选择大厂平替公司
2024-03-12 10:10:01
3月12日消息,
脉脉
高聘最新发布的《2024年春招人才偏好洞察》显示,“大厂光环”成为被最多职场人放弃的求职因素,该因素的得分指数为4.56,远高于薪资待遇、工作舒适度等其他因素。这一趋势反映出职场人求职时更加注重工作舒适度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响亮的企业名头。数据显示,只有13.45%的职场人坚定地将大型企业作为唯一选项,81.93%的人表示考虑去大厂平替公司,这当中甚至有55.5%的人愿意降薪入职。
脉脉
高聘:2024年第一季度人才供需比降低
2024-05-14 12:00:04
5月14日消息,
脉脉
高聘发布的《2024春招高薪职业和人才洞察》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新经济行业人才供需比为1.94,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的2.05略有降低。ChatGPT研究员新发岗位平均月薪6.4万元领跑高薪岗位榜,推荐算法人才以62923元平均月薪领跑35+高薪人才榜。超3成职场人渴望立刻退休,近4成职场人认为存够500万才能退休。
脉脉
高聘:面对薪资福利减少,44%职场人自动缩短工时
2024-07-11 15:59:46
面对薪资福利降低,职场人的应对策略也各有不同。44%职场人表现“薪贫气和”,选择自动缩短工时,仅有12.51%考虑离职。
脉脉
CEO林凡:大模型领域未现“抢人大战”,招人逻辑完全变了
2024-07-23 11:13:21
因为大模型行业招人的逻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完全不一样了。
脉脉
高聘: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发岗位平均月薪同比下降
2024-07-30 17:40:33
7月30日消息,根据
脉脉
高聘人才智库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供需比为2.03,相当于2个人争夺1个岗位,人才求职压力依然不小。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上半年新发岗位平均月薪42739元,相比于2023年上半年的43453元下降约1.64%。
脉脉
高聘:近7成新经济行业的职场人已经在工作中使用大模型
2024-09-05 16:00:26
脉脉
高聘人才智库数据显示,大模型领域整体供需比1.76,整体供大于求。同时,高技术岗位人才稀缺,云计算人才供需比仅为0.33,相当于3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大模型算法岗位平均月薪最高,超过6.75万元。然而,从业者面临“高薪高压”的局面,3成从业者日均工时超12小时。近7成新经济行业的职场人已经在工作中使用大模型,其中38%为大模型付过费。
‹‹
‹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