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观察
Toggle theme
小米
:Q2境外市场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1.6%
2021-08-26 08:44:40
8月26日消息,
小米
集团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
小米
智能手机收入达到
人民币
591亿元,同比增长86.8%;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实现207亿元,同比增长35.9%;互联网服务收入7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收入同比增长19.1%。境外市场收入创造历史新高,达到
人民币
436亿元,同比增长81.6%,占总收入49.7%。根据Canalys数据,
小米
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全球22个市场排名第一;并在欧洲首次排名第一,市占率达到28.5%。
小米
捐赠1000万元成立“
小米
体育奖学金”
2022-01-11 20:40:26
1月11日消息,今日,
小米
公益基金会微博宣布,
小米
基金会捐赠 1000 万元
人民币
在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设立“
小米
体育奖学金”,共同助力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激励更多健儿在体育赛场与人生舞台中奋发有为。
数字
人民币
app下载量已超2000万
2022-01-17 17:43:33
1月17日消息,据财联社报道,华为、
小米
、OPPO、VIVO等多个主流手机app商城数据显示,数字
人民币
app下载量已超过2000万次,较10天前下载量几近翻番。据悉,冬奥会期间,境内外消费者可根据自身习惯及使用偏好自主选择数字
人民币
App或数字
人民币
硬件钱包。
瑞信:维持
小米
“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22.5港元
2022-03-23 15:58:01
小米
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1年的总收入达到3283亿元
人民币
,同比增长33.5%;经调整净利润达到220亿元
人民币
,同比增长69.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903亿台,同比增长30%;全球净新增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125亿。
小米
2022年Q1收入734亿元 MIUI月活用户数达5.29亿
2022-05-19 17:51:37
5月19日消息,
小米
集团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集团总收入
人民币
73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
人民币
29亿元。创新业务费用为
人民币
4.25亿,研发支出
人民币
35亿元,同比增长16%。2022年Q1,互联网服务收入达
人民币
71亿元,同比增长8.2% 。2022年3,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5.29亿,同比增长1.04亿。此外,2022年Q1,
小米
境外互联网业务收入达
人民币
16亿元,同比增长71.1%,在整体互联网服务收入的占比持续提升至21.9%,创历史新高。
小米
在北京成立景润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500万元
2022-06-24 10:28:17
6月24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6月20日,北京
小米
景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
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张峰,刘德任监事,经营范围含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销售;通讯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等,由
小米
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小米
关联公司投资动力系统服务商中驱电机
2022-06-28 10:28:36
信息还显示,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28日,注册资本为100000万
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林世伟,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
小米
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
小米
公益基金会捐赠100万元驰援海南抗疫
2022-08-14 18:21:41
8月14日消息,8月12日,
小米
公益基金会宣布,向海南省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元
人民币
,用于支持海南省抗疫防疫物资的采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
小米
公益基金会驰援全国多地抗疫。3月,
小米
向泉州市丰泽区红十字会捐赠抗疫物资共计100箱;向上海市徐汇区红十字会、深圳市慈善会捐赠共计数百箱抗疫物资。5月,
小米
捐款100万元用于北京疫情防控工作。
小米
公益基金会向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紧急捐赠100万元
2022-09-06 11:16:33
9月6日消息,
小米
公益基金会今日决定向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紧急捐赠100万元
人民币
,用于受灾地区的抗震救灾应急物资采购和灾后重建工作。
小米
公益基金会将持续关注灾后救援情况,继续尽一切努力帮助受灾群众纾困解难,共克时艰。此前派驻在甘孜的阿里公益乡村特派员同事,正在全力对接和协调相关资源,协助前线灾后救助工作。
小米
前三个季度造车方面总投入18.6亿元 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
2022-11-24 10:01:27
11月24日消息,
小米
日前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为
人民币
704.7亿元,同比下滑9.7%;经调整净利润为
人民币
21.2亿元,同比下滑59.1%。财报显示,
小米
2022年第三季度研发支出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8.1%,主要由于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导致,这部分的研发费用约为8.3亿
人民币
。
小米
集团总裁王翔表示,关于造车,首先,我们希望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正式量产。
小米
投资汽车音响公司
2023-03-31 11:27:21
3月3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日前,上海追锋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约
人民币
数千万元,投资方为北京
小米
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系
小米
旗下产业投资基金。信息显示,完成最新融资的追锋汽车成立于2019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车载声学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技术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为周明辉。
小米
玄戒芯片公司增资至19.2亿 增幅达28%
2023-06-05 10:53:05
6月5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5亿
人民币
增至19.2亿
人民币
,增幅28%。据悉,玄戒公司成立曾被业内视为
小米
在自研芯片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小米
集团上半年营收1268.3亿元 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47%
2023-08-29 17:37:51
8月29日消息,
小米
集团今日晚间发布二季度及半年报,财报显示,
小米
第二季度营收673.5亿元
人民币
,同比下降4.0%;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147.0%;上半年总收入1268.3亿元,同比下降11.6%;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69.5%。
小米
高管解读财报:不会把AI大模型当做卖点
2023-08-30 10:36:39
8月30日消息,
小米
集团日前发布二季度及半年报,财报显示,
小米
第二季度营收673.5亿元
人民币
,同比下降4.0%,经调整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147.0%;上半年总收入1268.3亿元,同比下降11.6%,经调整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69.5%。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
小米
卢伟冰在回答AI大模型会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卖点时提到,不会把它当做一个卖点,因为AI是一项技术,最后一定是以功能、产品体验的方式来呈现出来。
小米
高管解读财报:公司技术已从“追赶”变为逐步做“引领”
2023-08-30 11:44:02
8月30日消息,
小米
集团日前发布二季度及半年报,财报显示,
小米
第二季度营收673.5亿元
人民币
,同比下降4.0%;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147.0%;上半年总收入1268.3亿元,同比下降11.6%;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69.5%。
小米
旗下瀚星创投投资成立合伙企业
2023-10-18 15:38:09
10月18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北京顺米顺赢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约1亿
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企业管理、信息咨询服务等。合伙人信息显示,该企业由
小米
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顺颂顺米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共同出资。
小米
金融在天津成立商业保理公司
2023-10-23 11:27:11
10月23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天星 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岳凯,注册资本4亿
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商业保理业务。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
小米
金融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小米
在上海成立景明科技公司 含新能源汽车销售业务
2023-10-30 14:48:52
10月30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上海
小米
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于立国,注册资本1000万
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移动终端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交通及公共管理用标牌销售、二手车经纪、洗车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食品销售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
小米
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
小米
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小米
玄戒30亿元再成立新公司
2023-10-31 11:17:30
10月31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曾学忠,注册资本30亿
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批发、技术进出口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
小米
旗下北京玄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玄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于不久前刚刚成立,其注册资本同为30亿
人民币
,由X-Ring Limited间接全资持股。
小米
等3亿元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3-11-08 10:07:17
11月8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熊友军,注册资本3亿
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软件销售、科技中介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北京
小米
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
‹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