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信证券表示,上调集团目标价至2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2. 中金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表示,集团产品升级加速增长潜能释放,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上调为20港元。
  3. 瑞银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对集团实现收入可持续高增长充满信心,将其目标价由22港元上调9.1%至24港元,评级“买入”。
  4. 中金将今年、明年收入预测分别下调19%及22%,至分别20亿及25亿元人民币,并下调其目标价30%至5.6港元,维持其评级为跑赢行业。
  5. 同时,该行将目标价从10.5港元下调至8港元,由于在线下数字化、生态系统建设和现金储备方面取得的进展,维持“买入”评级。
  6. 12月24日消息,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过去两天的股价大幅上升,此前腾讯宣布信自12月19日起在信小店正式开启“送礼物”功能的灰度测试。该行相信,作为信上最大的第三方商户服务供应商,如果信小店能够吸引更多商户,并提供更多的GMV或消费机会,将受惠于信小店商户基础的潜在扩张。
  7. 3月24日消息,德意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将集团目标价由港元升72%至25港元,评级“买入”。此外,该行下调今明两年盈利预测分别70%及16%,以反映受投资拖累,但收入增长较快可提升盈利增长。据悉,安信证券近日也发布公告称,给予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24港元。安信证券预测,2021/2022年收入规模分别为亿/亿元,调整后归属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170万元/亿元。
  8. 富瑞予集团目标价23港元及维持买入评级。
  9. 高盛将2022-2024年的收入预测分别下调10%/6%/5%,以反映疫情封控期间新预订量所受的负面影响。
  10. 5月31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将集团目标价由6.4港元下调至5.5港元,评级与大市同步。报告指,受疫情和宏观环境影响,分别下调2022年至2024年收入预测9.9%、8.2%、8.1%。同时下调今明两年经营利润率预测至负19.5%和负3.2%,正常化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9.8%和0.4%。大摩认为,的商业云产品具很强的价值主张,而中小企业转向中型零售商的战略将有助提高单客投资回报率,并相信精准营销业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11. 大摩发布研报指,集团目标价由5.5港元下调至4.8港元,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建议在可持续复苏之前对该股保持观望态度。
  12. 其中,瑞信将集团目标价从6.5港元下调37%至4.1港元,评级从“跑赢大市”下调至“中性”。
  13. 高盛发研报指,将集团目标价从6港元上调15%至6.88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14. 大摩发表报告,将集团目标价从4.8港元上调6%至5.1港元,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15.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上调集团目标价1.7%,由5.9港元上调至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6. 1月11日消息,高盛发研报指,将集团目标价从6港元上调15%至6.88港元,重申“买入”评级。同时将集团2023-2025财年的净收入预测上调15-40%至59/255/5.4亿人民币。该行预计,中国重新开放将刺激零售业营销活动复苏,公司的软件及其商户服务业务将受益其中;腾讯的视频号将成为2023年及以后的潜在增长动力;的融资旨在缓解市场对2025/2026年度到期可换股债券回报的担忧。
  17. 7月5日消息,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上调集团目标价1.7%,由5.9港元上调至6港元,基于等权DCF和SOTP估算不变,维持“买入”评级,指股价有53%的上涨潜力。该行表示,将集团2023-25年收入预测上调2%,经调整纯利预测上调0%-2%,基于较高的商户解决方案采用率假设。此外,该行预计集团2023年上半年收入将达到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
  18. 瑞信发表研究报告称,下调集团目标价,由27港元降至20.8港元,评级维持“跑赢大市”。
  19. 8月8日消息,大摩发布研报指,集团目标价由5.5港元下调至4.8港元,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建议在可持续复苏之前对该股保持观望态度。该行预计,集团今年上半年可比较收入8.84亿元人民币,按年跌8%;期内经调整净亏损5.84亿元人民币,由于“清零”政策及宏观复苏欠佳,虽然6月起订阅解决方案表现良好反弹,但持续性成疑。因此,大摩预计公司可能会在下半年采取进一步的成本控制举措。
  20. 12月23日消息,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上调集团目标价56%至2.8港元,考虑行业估值中枢上行中期成长确定性提升。维持2024和2025年业绩预测不变,维持“跑赢行业”评级。12月18日,信小店开启“送礼物”功能的灰阶测试。伴随信电商生态活跃度逐步提升,预期作为头部第三方服务商可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