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月19日消息,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在阿里巴巴重组业务声明后,就各项业务再作评估潜在价值及机会,认为现市价对阿里巴巴作为综合股的估值,是有39-63%折让率,远高于软银的平均资产净值折让率,反映阿里后市仍存可观的升幅。该行以SoTP估值法,调整计入近期的阿里回购股份及蚂蚁的估值,目标价由151.4元港元升至152.5港元,美股则由153.5美元升至154.6美元。评级“跑赢大市”。
  2. 7月10日消息,巴克莱指出,阿里巴巴分拆为六大业务集团的重组行动已经显现初步成效。巴克莱分析师邵炯表示,渠道评估暗示,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的商品交易总额出现了一年来的首次增长。邵炯表示,核心的淘宝和天猫也出现了优质增长,例如用户参与、订单数量和平均订单价值等指标均有所改善,给予超配评级,目标价144美元。第二季度利润率可能超预期,因投资者对大型电商的补贴行动担忧过度。
  3. 报告指出,阿里将通过分拆部分业务集团上市而获得新资金,并计划削减亏损附属公司的支出,但由于业务集团对集团整体盈利和现金流的贡献微乎其微,分拆不太可能为阿里的信用状态带来重大影响。标普对阿里分拆智能云业务的决定感到惊喜,因云业务是阿里的主要支柱业务之一。
  4. 3月28日消息,市场消息:阿里巴巴重组为六个主要业务部门。阿里巴巴业务部门可以在准备就绪时进行融资和IPO。阿里巴巴CEO领导云计算业务;前零售业务负责人领导数字业务
  5. 5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将在周四盘前公布第四财季业绩,该公司的业务重组进展将是关注重点。行业研究预测,为了给分拆或独立上市做准备,阿里会更重视这六大业务部门的盈利而非营收增长。摩根士丹利预测该公司可能增加派息及宣布股票回购,因为随着重组的推进,可能释放出更多现金。Truist Securities和巴克莱的分析师预计,阿里巴巴公布的业绩至少会符合预期,其竞争对手京东营收高于预估说明执行力有所改善且经济更广泛复苏。
  6. 3月28日消息,阿里巴巴美股盘前短线拉升涨超3%,消息称阿里巴巴重组为六个主要业务部门。
  7. 阿里巴巴重组为六个主要业务部门,阿里巴巴业务部门可以在准备就绪时进行融资和IPO。
  8. 阿里巴巴宣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传承计划,美银证券将上述高管变动视作集团业务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9. 各方将在不良资产包、实质性重组业务上开展合作。
  10. 4月28日消息,据36氪报道,阿里巴巴已于近日成立智能信息事业群。据悉,2019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组织升级,重组创新业务事业群,朱顺炎出任总裁。今年3月,阿里巴巴成立MMC事业群,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戴珊在公司内网发布全员公开信,表示MMC事业群将继续专注小店数字化升级,让小店拥有更强的数字化能力去服务周边的消费者。业内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是阿里巴巴进军社区团购的标志。
  11. 6月21日消息,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巴巴“买入”评级,目标价129港元。公司宣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传承计划,张勇将于9月10日起退任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两职务分别会由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及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承担,该行将上述变动视作业务重组计划一部分。此外,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相信阿里云可推动数字化转型,同时更高水平的业务独立性将有助于开拓更广泛的客户群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12. 张勇:随着我们持续推进架构重组,各项业务开始展现出新的活力,阿里巴巴也收获了一个业绩稳健的季度。
  13. 有消息人士称,逾10亿人的数据是一项巨大财富,剥离这项业务是蚂蚁集团应监管机构要求进行业务重组的关键部分。此后,阿里巴巴集团先后因涉嫌垄断被罚款立案,与蚂蚁相关的负面消息不断传出。因此,蚂蚁集团的业务前景和上市计划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各地银行的这些动向,是在蚂蚁集团与监管机构商讨重组计划时,同时进行的,蚂蚁已同意成立一间金融控股公司。
  14. 3月29日消息,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巴巴“买入”评级,续列入“确信买入”名单,目标价133港元。高盛表示,阿里重组为各业务增值,估值仍被低估;该行继续视阿里为拥有最佳价值股票代表之一,受惠于广告复苏、金融科技及云计算结构性增长,并指其估值倍数的估空间很大,尤其当其收入增长恢复,以及在2023-25年盈利恢复至双位数增长。
  15. 3月29日消息,富瑞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巴巴“买入”评级,目标价214港元。公司公布重组方案,设立六大部门,并各自设有CEO及董事会,以及可以独立融资和上市。该行认为,此次重组令不同业务部门能够快速回应市场的变化,增强决策度。而每个单位负责其业绩,进一步激励潜在的IPO。新结构释放估值并提升表现,并相信市场将进一步寻找机会及每个业务部门的潜力。
  16. 5月22日消息,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阿里巴巴“买入”评级,绩后将2024-25财年收入预测降低5%-6%,以反映消费复苏略微放缓,以及为寻求重组后非核心业务部门更好的利润率所做出的取舍,目标价由141港元下调至129港元。报告中称,阿里管理层对6月底止首财季用户和订单增长持积极态度。该行预计阿里内地零售业商品成交金额将在今财季恢复至同比正增长的轨道,中国零售商业客户管理收入也将以类似速度增长。
  17. 3月29日消息,光大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上调阿里巴巴评级至“买入”,认为“1+6+N”模式有利于阿里缩短决策链路,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更快的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重新构建组织架构,分部独立经营后,市场或将对于不同业务分部重新估值,有利于抬升整体集团企业价值。业务集团和公司所必需的共享中后台服务,将通过专业服务公司的模式提供。
  18. 对阿里重组更趋乐观,并相信管理层愿意透过放弃控制权和分拆六大业务等,较内地同业走得更前。该行将阿里今年3月底止末财季收入预测下调0.8%至2,098亿元人民币,并将其客户管理收入预测稍微上调0.5%至609亿元,但下调内地商务其他和国际商务收入预测。至于截至明年3月底止2024财年,将阿里收入预测下调1%至9,861亿元,客户管理收入预测则3,171亿元,意味同比上升9%。
  19. 报告中称,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就“1+6+N”组织架构重组方案发表员工内部信,宣布将成立六个新大事业群,包括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及大文娱集团,并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该行提到,阿里内部信还指出将实行控股公司架构,每个大事业群和其他投资将保留筹集外部资金和寻求上市的灵活性,当中淘宝天猫商业除外。
  20. 5月10日消息,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阿里巴巴2023年6月底首财季度广告及佣金恢复正增长,直播购物模式趋向稳定,维持其目标价133港元,以及维持“买入”评级。同时,集团的重组将允许在其他业务转向财务独立时,向阿里巴巴集团股东进行有效的资本配置。该行继续将阿里巴巴视为广告复苏、金融科技和云计算结构性增长的最佳价值股票之一,随着其收入增长恢复,估值倍数估的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