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244亿元,同比微降4.4%;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66.2%。
  2. 控股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3. 集团发布2022年报。年报显示,2022年营业收入2674.9亿元,同比增加29.11%。
  4.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90.83亿元,同比增长4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增长88.83%。
  5. 10月29日消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90.83亿元,同比增长4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增长88.8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91.47亿元,同比增长46.58%;归母净利润为44.72亿元,同比增长148.77%。
  6. 昨日晚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告称,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39%至50%。
  7. 一季度营业收入610.4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20亿元,同比增长68.28%;快递业务量达28.88亿票,同比增长18.23%。
  8. 1月29日消息,昨日晚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告称,预计2021年净利润42亿元-44亿元,同比下降40%-43%。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39%至50%。对于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增长,公告显示,公司更加聚焦于核心战略,强调业务价值贡献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此外,自第四季度起合并嘉里物流联网有限公司的业绩。
  9. 2023年一季度快递业务量达28.88亿票,同比2022年一季度增加18.23%;其中,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4.87%。收入方面,国际空海运需求及价格的同比下行影响了公司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速和盈利水平。成本方面,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84%,毛利率达到13.86%,较上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
  10. 10月29日消息,控股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6.17亿元,同比增长21.59%;营业收入2068.61亿元,同比增长9.44%;基本每股收益1.58元。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4.59%;营业收入724.51亿元,同比增长12.07%。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总件量达成32.29亿票,同比增长14.37%。
  11. 控股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
  12. 3月28日消息,控股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2024年,控股营业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10.1%;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101.7亿元,同比增长23.51%。
  13.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43.66亿元,同比下滑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77亿元,同比增长66.23%。
  14. 3月27日消息,控股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584亿元,同比下降3.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3亿元,同比增长3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70元,同比增长33.9%。具体来看,速运物流板块收入达到1911亿元,同比增长9.7%,速运业务件量合计达到119.7亿票,同比增长7.5%。另外,的同城即时配送业务在2023年成功扭亏,实现首次年度盈利。
  15. 8月28日消息,同城发布中期业绩: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及净利率分别为人民币6220万元及0.9%,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105.1% 并已超过2023年整体净利润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16. 同城日前公布2024全年业绩。
  17. 3月29日消息,同城公布2024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同城2024年营业收入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毛利约10.72亿元,同比增加34.8%;毛利率升至6.8%,连续七年上升;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61.8%,净利率较2023年的0.4%翻倍至0.8%;经调整净利润约1.46亿元,同比增长154.1%;年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约2.72亿元,持续为正。
  18. 昨日晚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告称,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39%至50%。
  19. 控股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1890.1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08%
  20. 2月19日消息,2024新财富杂志最佳港股公司榜单揭晓,同城与美团、快手、泡泡玛特等企业共同荣获“最具成长性港股公司”。此前,同城发布全年业绩盈喜,预计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100%;预计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5%,2024年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30%。花旗银行发布报告称,同城春节期间即时配送表现强劲,其在关键客户商家中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有望成为2025年消费场景不断演变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