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微信和Venmo Apple Pay将支持P2P转账

鸣远 2017-06-06 16:28:08
生活服务 2017-06-06 16:28:08 阅读 1837 评论 0

今日凌晨,在苹果的2017WWDC大会上,苹果宣布,今后用户可以通过iMessage来给他们的朋友转账,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Apple Pay虚拟信用卡来花账户里的余额。

用户可以在即时通讯应用中发送和接受资金,只需轻触你通讯里的联系人即可,然后用苹果Touch ID指纹传感器来验证支付。这项新服务可以在所有iOS设备和苹果手表上使用。同时被整合进iMessage的功能还具备识别的能力,当有人对你说“你欠我10美元”的时候,iMessage就会自动提示你给他们转账。

另外,苹果公司还推出了Apple Pay Cash服务。据悉,这是一种数字借记卡服务,允许P2P支付收款方将收到的款项转账到绑定的银行卡中,或者通过Apple Pay虚拟信用卡在相关的电商和实体店铺中进行消费。Apple Pay的Apple Pay Cash服务使它在工具功能之外还有了存储功能。

但目前还不清楚苹果对Apple Pay用户使用P2P转账功能后沉淀的资金池如何处理,同时由于消费和转账是两种性质不一样的金融行为,苹果还需要跟每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进行对话协商,获得相关资质。

Apple Pay在美国渐起

美国某麦当劳内,一位苹果用户点完食物想用Apple Pay结账,但是工作人员不知道什么是Apple Pay,以为顾客又点了食物,于是准备了一个Apple Pie(苹果派),令这位顾客哭笑不得。前两年,美国还普遍没有接受Apple Pay这类移动支付,以至于许多商户并不了解该支付款项。

但随着Apple Pay的大力推广,美国在内的市场在逐渐被打开。相关数据显示,Apple Pay交易量在苹果公司的2016财年第四季度和2017财年第一季度中同比增长了500%。而Apple Pay取代PayPal成为美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老大。

同时根据苹果高层的说法,2016年在美国的400多万个地点有35%的零售商现已接受Apple Pay。苹果公司预计,在2017年中这个比例将会上升至69.7%,因为Gap等零售巨头也已开始接受Apple Pay服务。另外,苹果公司还已与星巴克、埃克森美孚和百思买等公司达成了Apple Pay业务相关合作。

苹果推出的P2P转账和Apple Pay cash在中国用户看来是再熟悉不过的功能,尤其是用惯了微信红包的用户。微信红包背后倚靠的是春节这个时间背景以及中国人发红包的传统习惯,瞬间就引爆了用户的热情,加上与社交功能的相辅相成,成为微信支付的杀手锏之一。现在的微信红包,甚至培养了无红包不撒欢的群体习惯。

苹果支付的新功能出现像微信红包这样火爆的情形虽然没有可能,但在美国,由于金融监管、信用卡消费根深蒂固等原因,新功能的上线确实能令外国苹果用户兴奋不已,不用见面就能在线上转账并且实时到账,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不止一家有P2P转账功能

目前在美国,推出P2P转账的企业不止苹果,还有PayPal旗下的Venmo,用户把Venmo账户绑定到一个信用卡或银行账户上,然后就可以付款/收款,可以给朋友进行转账,还能发起收款需求跟好友平摊聚会的费用。而在转账的过程中,Venmo会提醒用户添加“付款缘由”并分享到社交网络中。Venmo的转账和社交属性使得它在美国属龙头地位。

自2013年,Venmo公司被PayPal收购后,P2P转账功能也就成为了PayPal的特色。据相关数据显示,Venmo目前在移动P2P支付市场的份额为19%。去年,它完成了180亿美元的交易,最后一个季度达到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用户使用Venmo通过关联银行账户转账一般是免费的,但是信用卡和部分借记卡收取3%的费用。Venmo应用的收款服务始终免费。

还有一家是移动支付创业公司Square,2013年10月,Square正式对外发布P2P资金交易产品Square Cash,用户通过邮件就可以给对方转账,资金存入接收方的银行帐户,而不会存储在余额帐户内。在交易中,Square不会收取任何手续费。

2014年,Square Cash借助蓝牙功能升级了转账服务,用户不必在转账时单独输入好友的姓名,只需要输入具体金额,然后点击好友姓名,再按下“发送”按钮即可完成转账。此后,它还联合Snapchat在社交平台推出了P2P转账功能。另外,谷歌和Facebook等美国企业也推出了类似的P2P转账服务。

苹果在线下布局NFC支付,在线上力推应用内苹果支付选项,此次上线的P2P转账功能与Apple Pay Cash服务,进一步扩大了苹果支付的应用场景,在线上和线下有更多发力空间,并且P2P转账多少带点社交属性,未来,苹果会不会为增强用户粘性,与Venmo和Square一样,朝着“社交+支付”的方向前进呢?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