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进退,邓耀与盛百椒的当年情

李迎 2018-03-09 16:21:40
人物 2018-03-09 16:21:40 阅读 1281 评论 0

与其说邓耀与盛百椒之间是主仆关系,不如说是最佳拍档更合适,就像英剧《神探夏洛克》里的福尔摩斯与华生,共“生死”,同进退。

90年代,邓耀成立深圳百丽鞋业大举进军内地市场时,盛百椒以总经理的身份加盟,一起开疆辟土;2007年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两人相伴出席,笑意甚浓;2011年邓耀中风入院,盛百椒披挂上阵全权执掌百丽;2017年,百丽私有化退市,这对最佳拍档纷纷决定,出售部分股份套现离场。

一代“鞋王”百丽私有化退市,创始人与CEO盛一致出售股份套现离场,这样的结局,多少带点唏嘘与无奈!

Belle(百丽)这个鞋业品牌由香港人邓耀创办,出自法语,意为“美人”。两人的合作,由1991年11月邓耀成立深圳百丽鞋业有限公司开始,当时他刚刚结束“前厂后店”的港澳两地奔波模式,决定在内地开店。

为了降低香港劳动力成本,整一个80年代,都在陆港之间不断穿梭,把香港设计拿到内地鞋厂代工,然后把成品拿回香港销售。

可是,这样的模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弊端凸显。两地奔波,大大增加了产销周期,等到百丽新品上市摆上香港专柜,别家已推出了更新的款式。

这样一来,为求缩短产销周期,他只好改变策略,转战内地开始自产自销,把产销周期由一年缩短到3个月。

彼时,在上海长大的宁波人盛百椒放弃了大学教师职位,决定从商。他善于从现象中总结理论知识,提升出一套体系,深受邓耀赏识与信赖,于是最初进入百丽便是总经理。

邓耀比盛百椒年长18岁,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的合作。1934年,邓耀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和香港如今大多数富豪一样,也是学徒出身,上世纪50年代进入皮鞋厂做学徒工。

十年后,经过勤勉踏实的打拼,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小型工厂。那正是二战后的经济复苏期,香港及东南亚对服装有着旺盛的需求,他的鞋厂便逐渐在香港站稳脚跟,后来又顺势开了自己的鞋店。

在70年代内地商业活动几乎停顿的敏感时期,他竟然接受内地的邀请,花了两年时间跑遍半个中国,将最新的制鞋信息从香港带回内地。“当时我们跟内地没有任何生意来往,只是抱着对祖国贡献的心态,将最新的鞋业信息及设计方案与不同地方的有关人士分享。”他说。

内地之行,收获颇丰。凭借过人胆识,他很快积累了内地市场的人脉,为日后布局内地市场夯实基础。1992年,邓耀在内地的深厚人脉得以发挥,在其他外资企业在内地做内销通常只能拿到10%~15%的内销权时,他拿到了30%,由此可见,实力非同寻常。

盛百椒加盟后,两人合作无间,成为最佳拍档,此后百丽便在内地市场站稳脚。盛百椒这个人极其崇拜任正非,在他身上也能看到任正非的一丝影子,同样不苟言笑,据百丽的一位老员工回忆说,“进公司10多年了,我从来没有见盛百椒笑过。”

在媒体上也甚少见到盛百椒的身影,有关他的评价只能从他身边人的只言片语中窥见一二,不少人盛赞他“思维活跃,是一位商界奇才”。

可以想象,这两人的合作是何其的如鱼得水。刚开始那几年,由于政策一变再变,两人一路见招拆招。一开始,百丽采取的是传统的经销商制度,由于把出货摆在第一位,不太在意对经销商的控制,很快便惹上了麻烦。

假货的泛滥让他们头痛,威逼利诱下好不容易才摆平了捣乱的经销商,猝不及防地,1999年国家出台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又当面浇了一盆冷水。

当时这部法规规定外资企业要想在华开设零售业务,之前三年的平均销售额必须超过20亿美元,但以“外资企业”身份出现的百丽很明显达不到这一标准。

这时,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到底如何做才能既符合新的规定,又能拓展零售网络,为此他们两人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深思。

幸运的是,最终还是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曲线开店”。所谓“曲线开店”无非就是百丽自己在内地先挑选好十几家规模大、守规矩的经销商,双方签订独家分销协议,互惠互利。凭借这一策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百丽发展势头一骑绝尘。

这种策略其实也并非万全之策,因为这十几家分销商牢牢握住百丽的咽喉,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后来,邓耀和盛百椒决定启动分销商整合计划,引导16家分销商合资创立百丽投资公司,从此牢牢掌控着合资公司的主导权。

就在他们拿下主动权没多久,一个大好的消息传来,内地零售业向外资完全开放。这意味着百丽可以跳过16家分销商,直接在内地开店。邓耀乘势而上,利用怀柔政策收购百丽投资的大部分股份,成立了百丽国际。就此,百丽的零售实体百丽国际横空出世,他们也得以完全松一口气。

只不过,在这次关键交易中引入的鼎晖投资,成为了日后百丽私有化的接盘侠之一。

这对最佳拍档如此并肩扛过了无数风雨,邓耀对盛百椒的器重不言而喻。百丽上市前,盛百椒个人拥有集团8.4%的股权,而且2006年,他还与邓耀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实现了对百丽过半数的绝对控制。

于是,2007年百丽在在香港上市时,上市当日百丽市值高达670亿元,股价也随之一路飙涨,向来不苟言笑的盛百椒站在邓耀身旁,喜上眉梢。2011年,由于百丽股价冲到1500亿港元,邓耀也因此成为香港第九大富豪。然而,也在邓耀最风光的这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风向他袭来,中风入院后只好使退居幕后,这时公司的大小事务自然落在CEO盛百椒身上。

孤军作战的盛百椒在电商方面下重本,成立了新的电商平台优购网,而之前一手打造的自营电商平台淘秀网自然并入内。然而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是一次错误的决策,雪上加霜的是,百丽的线下销售频频失利,陷入衰退。

最低谷时,百丽的市值只剩下巅峰时期的1/3。2016年的的业绩中期会上,盛百椒痛苦万分,坦承“该做的转型还得做,如果不做,真正最严寒的冬天来的时候就面临死亡。”

也许是再也折腾不起了吧,65岁的盛百椒和83岁高龄的邓耀,做出了最艰难又无可奈何的决定,以530亿港元的价格将百丽退市,两人套现离场。

私有化时,邓耀对高瓴资本的张磊说:“我不在乎是否退出,也无意于钱,我在乎的是公司是否能与更好的合作伙伴一起,带领百丽的十多万员工凤凰涅槃、重获新生。”或许,他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帮百丽找一个“好婆家”,这种不舍的痛苦难以言状。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