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监管加码 支付机构面临自我救赎

鸣远 2019-03-08 18:02:12
生活服务 2019-03-08 18:02:12 阅读 1194 评论 0

随着断直连以及备付金集中存管工作的完成,支付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其监管重心也有所转移。

据《电商报》了解,有多位支付行业研究人士近日指出,在支付机构转型以及跨境支付等业务兴起的背景下,反洗钱将成为整个支付行业未来监管的重点。

应该说,从一些支付机构近日收到的罚单来看,央行的确加大了对反洗钱工作的监管力度。公开资料显示,本月6日,央行营业管理部便对随行付公司作出罚款590万元的决定,理由正是该公司违反了反洗钱法相关规定。

另据网贷天眼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2018年,央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近140张,累计罚金总额达到2.1亿元,其中,涉及外汇管理条例以及反洗钱规定的罚单数量相比往年有明显增加,反洗钱监管力度正逐渐向第三方支付等非银机构转移。

近几年,国家对反洗钱工作的监管也在一步步深化并细化。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反洗钱监管。去年10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召开了首次反洗钱工作部署会议,这被业内视为反洗钱监管力度加码的信号。

去年10月10日,关于《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发布,这一文件明确了包括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内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上的基本义务,如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提交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等,该办法已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电商报》注意到,今年元旦期间,一则有关“支付宝、微信支付日交易额超过5万元要上报央行”的消息引发公众热议,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加强了非银与银行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进一步完善了账户资金上下游的链条信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规定,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应当履行的三项核心反洗钱义务之一,也为央行依法开展反洗钱资金交易监测分析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反洗钱工作的深入推进,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成为打击洗钱等金融犯罪行为的前沿阵地。据《电商报》此前报道,今年春节期间,一种利用第三方支付账号进行“跑分”的活动悄然兴起,有行业专家便分析指出,“跑分”的背后极有可能是一个大型的洗钱组织,通过给佣金的方式雇佣大量参与者为他们洗白赃款。

随后,微信支付便发布公告称,“跑分”模式涉嫌洗钱,已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微信支付将对这模式予以坚决打击,对涉及的支付账号进行封禁,提醒用户珍惜自己账号的使用权。

毋庸置疑,在打击洗钱等违法行为的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能发挥关键性作用,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一道,顶起反洗钱工作的“半边天”。

在此之前,频频出行违规行为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一直是监管部门的“心病”。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监管框架的成型,支付行业的发展也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支付机构需要坚持合规经营,在自我救赎的过程中完成升华,成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一支“正规军”。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