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上司机、乘客共建顺风车社区 嘀嗒出行端好每一碗水

王小孟 2020-12-18 18:53:58
生活服务 2020-12-18 18:53:58 阅读 1486 评论 0

端好司机和乘客这两碗水,还是嘀嗒出行比较会。

近日,嘀嗒出行上线“顺风声浪”,这是移动出行这一行业内第一个由用户深度参与平台治理的共建社区。

“顺风声浪”设有“顺丰态度榜”、“社区热议”等多个话题投票、讨论互动模块。同时,基于“顺风声浪”,嘀嗒出行还推出了“新手指南”、“读懂公约”、“用户委员会”等顺风车常识板块。

作为不直接提供线下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平台治理与用户运营一直是个难题。嘀嗒出行可谓夹在司机和乘客两个用户群体之间,既要伺候好享受服务,提供收入的乘客,也不能落下支撑起服务的司机,毕竟后者只想“顺路搭客,赚回油钱”,而非以此盈利。

而力争在司机和乘客之间当好“端水大师”的嘀嗒出行,这次并没有一刀切地听取其中一方的意见,而是给予双方充分的选择空间,让他们为想要的顺风车行业投上一票。

目前,全新上线的“顺丰态度榜”已推出第一期话题“乘坐顺风车时,你接受车主有亲友同行吗?”,共有7683人参与投票,90%的人持“接受”意见,10%的人表示“不接受”。

而“接受”和“不接受”的选择,分别都有A、B两种观点。嘀嗒出行不仅能够洞悉到顺风车业务的一体两面,更能细致地观察到其中的“一面两点”。

例如,持“接受”意见人中有4282人认为,顺风车本身就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互助行动,彼此应该多多包容。另有2634人认为,带不带亲友是车主的私事,只要车主提前告知,且不影响乘客行程,就没问题。

相较于嘀嗒出行8月透露的整体注册用户数1.8亿,投票人数为7683的数字似乎并没有多少分量。但正如嘀嗒出行CEO宋中杰此前所说,顺风车是个慢活。有了讨论,才有达成共识的可能。让用户真正认识、了解顺风车,提升平台司机搭客、乘客乘车的整体素质,任重而道远。

笔者认为,比起偏向社交方向的营销,嘀嗒出行选用的社区模式显然更胜一筹。“顺风声浪”的主旨明显是为了探讨顺风车服务中的可行性,而社交方向的营销显然是在探讨顺风车服务外的更多可能性。

目前看来,专注做好一件事,并把这件事做到极致会是更好的方向。

在一定程度上,“顺风声浪”搭建起了用户和平台之间的沟通桥梁。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投票明确表示自己的倾向,更可以通过“我要发声”的功能直接反馈意见,平台也会通过回复的方式透露当下的问题处理进度、表明平台的态度等。

第二,加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但不直接提供交流机制,减少多余的业务。在“顺风声浪”上,用户可以通过投票和意见反馈互相影响,但不能更自由地对线沟通。这不仅避免了直接交流中可能产生的延伸至线下的矛盾,更能直接避免平台对违法、违规言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除了建立有效的用户沟通机制外,嘀嗒出行还不忘初心,坚持将安全放在第一。其中,从嘀嗒出行一直坚持做真正的顺风车不难看出。

在顺风车行业的发展初期,嘀嗒出行就采用严格的准入制度,要求车主提供驾驶证、行驶证、带有牌照的车辆照片等材料。同时,嘀嗒出行的定价整体水平控制在商业网约专车的的50%左右,将“挂顺风车头,卖网约专车服务”的黑车司机排除在外,实现真正的“顺路”。

此前,嘀嗒出行联合创始人李金龙曾在采访中提到,嘀嗒一直没有在出租车业务上抽成,同时顺风车市区内每单只收取一两块钱“信息服务费”。他表示,嘀嗒现在还处在获客和增强用户体验的阶段,不应该过度追求盈利。

表面上看,嘀嗒出行积极了解用户态度和意见,并不断改进业务。实际上,嘀嗒出行也已在无形中向用户明确了自己的态度。

“端水大师”嘀嗒出行,头上也顶着自己的一碗水。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