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区规划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 推进“快递进村”

云合
2021-12-16 14:39

12月16日消息,近日,重庆市涪陵区印发了关于《涪陵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快递进村”相关内容被纳入其中。

format-jpg

《规划》明确,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快递进村”,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充分利用村相关公共设施资源,以小卖店、超市、村邮站为载体,打造乡村物资集散服务场所,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鼓励发展“互联网+”农村物流新业态,支持快递和物流企业在农村物流领域发展无车承运物流模式,整合社会闲散运力和分散货源,实现人、车、货、站、线等物流要素的精准匹配。充分挖掘城乡客运班线货舱运力资源,发展小件快运、电商快递等服务市场,实现客货同网、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快递进村”等工作被写入湖北宜昌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

format-jpg

近年来,宜昌市邮政管理局全面推进“快递进村”工作。目前,已实现全市“快递进村”通达率100%。全市86个乡镇均建有快递超市、1330个行政村已基本覆盖快递服务,服务农村电商1200余家,助力农产品上行5000余万件。

另据了解,今年下半年以来,福建福州市邮政管理局积极推进快递进村全覆盖工作,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等5家快递企业响应国家“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号召,成立“快递进村”工作联盟,采取合作建立村级代收网点、加强与邮政公司合作等方式,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format-jpg

此外,山东省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将加快健全全省县、乡、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建成以快递进村为基础,以县(市、区)级快递园区为中心、乡镇快递共配中心为集散、村级快递公共服务站点为支撑,运行稳定的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今年年底山东省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2024年将提前一年建成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24日消息,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要求构建公共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网络。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和各镇村助农平台(中心)等业务对接,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推进农村电商农村寄递物流融合发展,在推动县域电商快递协同的基础上,整合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农村商贸物流资源,加强分拣、包装等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增加农产品上行快递业务量。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电商直播”、“快递物流”等话题被代表委员们频繁提及和广泛讨论。
8月20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继续发挥邮政快递服务农村电商的主渠道作用,推动运输集约化、设备标准化和流程信息化,2022年6月底前在全国建设100个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带动提升寄递物流对农村电商的定制化服务能力。意见还提出,完善农产品上行发展机制。
在“都市圈城镇网络体系建设”中,《纲要》提出,双城区将“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农副产品集散和快递电商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业”作为重点任务。在大力促进农村消费方面,《纲要》提出,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物流通道,推进县(市)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建设城乡配送中心25个,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
拼多多宣布,计划在2018年投入100亿元营销资源协助500个产地的农产品,借助拼多多平台推进农产品上行
4月24日消息,今日,人民网新电商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报告》 称,目前,农村电商主体主要有阿里系、拼多多、京东和苏宁等头部电商企业,农村地区年收投快件量达到120亿件,电商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总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报告》指出,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拼多多平台农产品成交额达到1364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对未来农产品上行电商人才需求作出预估:“2025年缺口为350万人”。
农村网购消费作为尚待开发的蓝海,不断彰显愈加旺盛的电商需求。
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农村电商也是亟不可待,但农产品上行还面临三大问题。
6月29日消息,6月28日上午,嘉善县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据悉,自2020年开展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来,嘉善县已初步建成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农产品上行和市场运营、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和电子商务对口帮扶等相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