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严打违规保健品,两款产品遭下架禁售
1、召回违禁保健品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网购保健品逐渐成为一股热潮。然而电商监管难度大,违规销售的现象也愈发猖獗。为了规范行业发展,越南市场再一次出手。
近日,越南卫生部食品安全局印发文件,要求工贸部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局、工贸部国内市场管理和发展局、文化体育旅游部广播电视和电子信息局三大部门配合审查和处理网上违规销售和宣传的两款保健品。

联合处理违规保健品图源:VnEconomy
具体来看,违规保健品名为“Dang Xuan Phuc Linh Gold”和“Best Slim Collagen”,这两款产品含有禁用物质“西布曲明”。此前西布曲明曾被广泛用于治疗肥胖症,但大量研究表明,该药物的危害远远大于益处,因为其会增加中风和严重心脏并发症的风险。

两款违禁保健品图源:食品安全局
在越南,早在2010年,药品管理局就停止颁发西布曲明的进口许可证,暂停流通并召回所有含有西布曲明的产品,并且该物质还被列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禁用物质名单。此外,美国、欧洲、中国等多个国家地区也禁用了西布曲明。

禁用西布曲明图源:Kenhl4.vn
然而食品安全局在检查后发现,目前仍有多家网站、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等销售和宣传这两款产品,其中Dang Xuan Phuc Linh Gold未按规定进行公告,且包装上打印的注册备案号有误;Best Slim Collagen所属公司报告并未进口相关产品批次。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健康,食品安全局要求工贸部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局在电商平台中删除这两款产品的广告内容,同时加强电商平台管理,防止假冒和召回产品继续销售。
文化体育旅游部广播电视和电子信息局也正加大打击力度,要求Facebook、YouTube等个网站审查、删除、并关闭这两款违规产品的广告;工贸部国内市场管理和发展局正加强市场管理,控制违规产品的流通,及时查处走私货物交易行为。
越南多个监管部门联合行动,可见此次打击力度之大。这也给了各位保健品类目卖家一个提醒,在选品时要格外小心,建议提前了解市场政策,切勿踩到法律红线。
2、市场合规是必然
由于保健品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其监管力度稍弱于药品,但又涉及功能性宣传,导致监管标准存在模糊空间。与此同时,如今亚健康人群扩大,消费者对“无副作用”“天然调理”的保健品需求旺盛,这愈发“刺激”了违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当然了,目前电商合规化的呼吁声越来越大,各大市场监管主体和电商平台也不是“吃素”的。
根据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披露的数据,2024年全年,该局共查获超97万件非法保健品,并从电商平台和社媒平台上下架7351件此类产品。在查获的非法产品中,可待因止咳糖浆占大多数(54%),其次是性功能增强药物(19%)、镇静剂(18%)和其他处方药(9%)。

新加坡打击非法保健品图源:HSA
例如在去年6月,HSA发出警告,随着网上直播带货兴起,许多未在本地注册的非法保健品正在市面上销售,如“云南本草汗疱珍”和“白云山星群本草点痣套装”。对此,TikTok Shop、Shopee和Lazada等电商平台表示,正与本地监管机构合作,下架不符合本地规定的商品。
除了发出警告,HSA还在去年起诉了30名销售和供应非法保健品的卖家,根据当地法律法规,一旦罪名成立,违规销售者可能面临最高三年的监禁或者最高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2万元)的罚款。

新加坡卫生科学局起诉违规销售者图源:HSA
除了下架含有违禁物质的保健品外,有时产品标签不全的保健品也会受到更严格的市场监管。例如像胶囊、软糖这类需要服用的保健品通常会宣传具备某种功效,因此市场对用料、质量控制、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
在美国,此前当地药物管理局(FDA)就以产品含有违规成分,产品标签缺乏针对不安全剂量、方法或用药应用持续时间为由,命令亚马逊下架其在售的几款标有增强能量补充剂和膳食补充剂的产品。
可以看到,目前全球各个市场对保健品的监管政策都在持续收紧。实际上,不仅仅是保健品类目,整个电商行业都在朝着合规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进,随着电商市场严抓严打,卖家们要更加注重产品合规监管,以保证店铺稳定经营。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