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点名批评,阿维塔急了
马斯克也没想到,转发视频还能收获一张邀请函。
阿维塔身陷质疑
近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某国产电车(阿维塔12)风阻系数“屡破纪录”,但实测发现“竟和20年前燃油车水平一样”。

图源:微博
对此,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发文回应,称该信息完全失实,阿维塔旗下产品技术参数均以官方发布为准。
但这依旧无法让网友们买账,质疑声依旧不断,在博主的评论区支持博主的声音不少,“已经有人扣帽子了”“吹牛造假发展吗”“赶紧找律师固定证据,以免被告。”“天津测评机构已经是野鸡机构了”……

图源:微博
为此,阿维塔回应表示,“近期,我们将根据国家专业的实验室排期,公开测试,以正视听!”

图源:微博
不得不说,阿维塔这种透明测试正面直击的态度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这回应够刚”“希望是量产车”“就拿销量占比最高的版本,来个直播吧”……

图源:微博
当然,也有部分网友疑惑,为什么阿维塔不拿出此前宣传的数据的测试证明来反而要重新测试。
不过,阿维塔的直面质疑透明的测试还是让大多数人接受和支持的。
本以为事情到此就可以暂告一段落了,一切等测试结果就好,谁知道马斯克给这把火浇了一桶油——
马斯克在X平台上转发了测评博主关于“阿维塔12风阻系数”的视频。

图源:微博
不论马斯克转发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举动都将阿维塔和测评博主之间的争论升级了。
毕竟,马斯克本身就自带流量,又是当今科技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再加上特斯拉和阿维塔同属于汽车行业,于是难免有点挑事儿的意味。
因此,阿维塔选择了继续正面硬刚,发文针对马斯克转发上述博主关于阿维塔12的风阻测试视频作出了回应。
阿维塔表示:“特斯拉创始人ElonMusk先生转发了国内某博主发布的关于‘阿维塔12风阻系数’的不实信息,阿维塔12将近期进行风洞测试,我们也诚邀ElonMusk先生,现场共同见证。”

图源:微博
这一回应直接让#阿维塔 马斯克#的话题冲上了热搜,网友们表示“他真的,让看的人都觉得…尴尬子”“关键是老马都不正眼瞅下,尴尬了”……

图源:微博
说到底,阿维塔只需要自证清白就好,结果又是高管下场又是隔空喊话马斯克的,难免让网友们觉得尴尬甚至抽象——本身就是以技术结果说话的事情,没必要搞得如此复杂和大张旗鼓。
当然,或许阿维塔是想通过公开邀请马斯克参与见证风洞测试,既将原本限于国内市场的争议升级为国际关注事件,又借助其行业权威性为后续测试结果背书。
与此同时,阿维塔这种主动设置议题的策略不仅能对冲负面舆情,还可将技术验证转化为品牌曝光机遇,契合新能源汽车行业“话题即流量”的传播逻辑。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举虽短期内提升关注度,但若测试结果未能彻底平息质疑,可能反向强化公众对行业参数虚标的刻板印象,甚至遭受更大的反噬。
至于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阿维塔发展路程
虽然阿维塔风阻测试还没开始,但是却引起了网友们对风阻系数本身的好奇——风阻系数是什么呢?何以引起阿维塔如此激烈的硬刚?
风阻系数是衡量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所受阻力的核心指标,数值越低代表气动效率越高和空气阻力越小。
汽车作为一个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风阻系数低,就意味着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对更低,就能避免花费更多的动力在与空气阻力对抗上,从而提高续航。
对电动汽车而言,高速行驶时风阻可占整车能耗70%以上,这时风阻系数每降低0.01,续航能提升约2.5%。
而测评博主对阿维塔12实测的风阻系数与官方数据相差0.07 Cd,意味着理论续航误差达17.5%,并且每提高 0.01Cd 原则上都需要极大的研发成本,这相当于是在否定阿维塔的真实续航水平和投入。
除此之外,低风阻不仅直接影响续航能力,更考验车身流线型设计水平,圆润舒展的造型既是技术实力的象征,也是车企“空气动力学内功”的直观体现。
因此,测评博主质疑阿维塔的风阻系数无异于是在质疑阿维塔的续航能力、车身设计、技术实力等各方面能力,自然会让阿维塔力证自身清白。
对于阿维塔如此在意技术实力的原因,从阿维塔的发展中可见一斑——
2018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敲开华为任正非和宁德时代曾毓群的门,提出了一个疯狂构想:“我们造一辆车,把中国的顶尖技术全塞进去!”

图源:百度
于是阿维塔成立了——取自于“安为德”的谐音,即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组合,三方分别在整车研发智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智慧能源生态领域为阿维塔科技赋能。
2022年,有着无边框车窗+悬浮车顶,车身风阻系数0.24,华为HI全栈智能方案+宁德时代CTP电池的阿维塔11面世,惊艳市场。

图源:百度
但是,由于交付首月华为ADS智驾系统延期,车主论坛骂声一片,若不是余承东以亲测无图城区NCA,直播穿越上海晚高峰来反击证明实力,阿维塔或许已经遇冷。
因此,阿维塔意识到了技术才是说话的实力和底气,开始了技术为先的创新发展——
2023年,首次搭载华为新一代DriveONE电驱系统的阿维塔12携三大技术登场:电子外后视镜、能做到紫外线隔绝率99%的全天际光感穹顶,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麒麟电池超充。

图源:百度
这些技术让人一边惊讶一边认可,于是阿维塔走出了一条具备“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三大特征的组合发展的汽车道路。
阿维塔的发展,暗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跃迁逻辑——用跨界联盟打破技术孤岛,以极致体验重构用户关系。
或许正如其品牌宣言所言:“未来从不被预见,只被创造。”
汽车市场技术为本
近年来,汽车市场频频炫技,甚至陷入了“参数内卷”怪圈,各大车企几乎都不断在强化自身在不同方面的技术实力——
从外形设计到内饰搭配,从续航能力到驾驶体验,从智能驾驶到用户体验……几乎各个方面都能成为车企的宣传核心。
但是,在实际的驾驶体验中,这些宣传的参数可能会因为环境温度、驾驶习惯等因素大幅缩水,此类过度强调纸面参数的营销策略,逐渐导致消费者对技术真实性的信任度下降。
以近来不断引起关注的智能驾驶为例,高阶辅助驾驶曾是车企宣传重点,但L3级功能普遍受限于政策法规和实际路况,实际驾驶只能达到L2级的水平,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于是多数车企开始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并通过“免责条款”规避责任风险。
显然,这说明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宣传负责,无论怎样的参数内卷或营销策略,最后都要落在消费者的真实使用体验上,一旦实际与预期错位,极容易引发消费者的反感甚至舆论的反噬。
因此,当用户购车决策从“参数崇拜”转向“体验验证”的同时,市场对透明化技术信息的需求愈发迫切。
车企需要更脚踏实地的宣传自身的技术,不作假不夸大,以技术为本用户体验为基,唯有以真实技术突破满足用户需求、以透明沟通重建信任,才能助推行业健康良好发展。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