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开始调整,帮商家大省钱
1.拼多多降低虚假发货的赔付标准
自抖音打响“反内卷”第一枪后,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商家收入,便不约而同地成为了今年电商平台的主线。
拼多多也不例外,成立“商家保护委员会”、豪掷千亿元扶持商家等等。
而在近日,拼多多又有了新动作。
市场消息称,拼多多对商家发货规则进行了多项调整,涉及延迟发货认定、虚假发货赔付、欺诈发货违规判定及赔付等多个关键环节,新规将于2025年5月15日正式施行。
此次调整反映了平台在商家管理策略上的新动向,对商家运营将产生直接影响。
具体而言,在延迟发货认定方面,新规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
此前,只要商家在发货时限内完成发货操作即可,如今则要求商家不仅要在规定时间内发货,还需确保货物被快递揽收并有相应记录。
以某商品48小时发货时限为例,过去商家在48小时内点击发货并上传单号就算达标,新规实施后,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发货和揽收两个环节。
这一变化对商家的物流管理和发货流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源:拼多多规则中心
其中,虚假发货赔付标准的调整尤为引人注目。
新规将虚假发货赔付比例从订单实收金额的25%大幅降低至5%,赔付下限和上限保持不变,分别为不低于5元/单、不高于100元/单。
以一个实收金额200元的订单为例,按照旧规,商家需赔付50元;而新规下,赔付金额降至10元。
这一调整显著减轻了商家因虚假发货问题所面临的赔付负担。

图源:拼多多规则中心
欺诈发货违规判定和赔付标准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在判定标准上,当消费者收到的商品数量与下单数量差异比例超过50%时,即被认定为商家欺诈发货违规。
同时,对商家欺诈发货违规的处罚触发条件有所放宽,此前商家一日内被发现“欺诈发货订单”满10单且超过当日发货订单总量1%,当日发货的所有同商品订单都会被当作“欺诈发货处理”;新规将这一标准分别降低至20单和5%。
在赔付标准方面,由订单实收金额的一倍调整为30%,赔付下限和上限不变,分别为不低于10元/单、不高于500元/单。例如,一个实收金额100元的订单,旧规下商家需赔付100元,新规下只需赔付30元。

图源:拼多多规则中心
此外,新规还明确了商家缺货违规处理的计次标准。
当商家的店铺在某日成交订单中,缺货订单满100单且超过该店铺当日成交订单总量5%,或者某日成交订单中的缺货订单达到该店铺当日成交订单总量的30%时,平台将认定为“缺货”情形,商家会受到警告、商品移除资源位等惩罚。

图源:拼多多规则中心
整体来看,拼多多此次规则调整呈现“宽严相济”特征。
一方面通过细化发货时限要求、强化物流节点考核,推动商家提升服务确定性;另一方面通过下调赔付比例、放宽违规判定门槛,为商家创造更稳定的经营环境。
对商家而言,规则优化传递出平台倾听诉求的积极信号,但合规运营仍是核心要求。
商家需在适应新规的过程中,建立更精准的库存管理与物流监控体系,避免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影响长期经营资质。
2.拼多多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从客观角度来看,拼多多在商家扶持方面持续发力,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近年来,电商平台竞争日益激烈,商家资源成为平台发展的重要支撑,拼多多积极采取行动强化与商家的合作,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自去年起,拼多多便在商家扶持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实质性举措。
其中,“百亿减免”计划堪称标志性动作。该计划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减免技术服务费、推广服务费以及下调店铺保证金等,在一年内为商家减免高达100亿元的交易手续费,从而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提升其运营效率。
以技术服务费退还权益为例,当商家遭遇订单退款情况时,系统会自动按比例返还基础技术服务费,无需商家额外申请,退款将与货款一同自动退回商家账户。
这一权益不仅适用于百亿补贴、秒杀、9 块 9 特卖、多人团等平台常规活动,而且覆盖范围广泛。
不仅退款订单可享受该权益,确认收货后的订单退款同样适用;同时,部分退款订单也能按比例获得技术服务费退还。
在保证金调整方面,拼多多同样展现出对商家的支持力度。除技术服务费退还外,平台将商家店铺、新入驻的个人店铺以及企业店铺的基础保证金统一下调至 500 元。
此外,针对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偏远地区的中转订单,拼多多宣布承担二次发货物流费,进一步降低了商家的物流成本。
自 2024 年 8 月启动以来,“百亿减免”计划已取得显著成效。据拼多多官方数据显示,该计划已累计助力超千万商家实现提质增效。仅“推广服务费退返”一项,每年就为商家节省成本数十亿元,切实为商家减轻了经营负担。

图源:拼多多
进入今年,拼多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直接宣布投入千亿元资金用于商家扶持。
4 月,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宣布,未来三年内,平台将投入超过 1000 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量等资源,全面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
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平台商家实现新质转型升级,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
主导此次千亿扶持计划的集团执行董事、联席 CEO 赵佳臻明确表示,平台将真金白银投入,不玩虚的,以实际行动支持商家发展。
目前,“千亿计划”已逐步落地实施。
在需求侧,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 亿商家回馈计划”。平台通过发放 100 亿元优惠券,借助“百亿消费券”“百亿加倍补”等营销活动,为商家提供有力支持。

图源:拼多多
另外,在前不久举办的“五五购物节”中,拼多多还投入了50 亿元,是自 2020 年该活动创办以来最大力度的消费补贴。
活动期间,除水果生鲜等传统优势品类外,平台还在以旧换新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对大小家电、厨房电器、保暖电器等优质商品以及家装百货等品类加大补贴力度。
消费者通过“百亿消费券”专区,可领取最高达 3000 多元的类目专项补贴,有效刺激了消费需求,为商家带来了更多销售机会。
在供给侧,拼多多启动“2025 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聚焦助力各地农特产品上行。
近日,“2025 多多好特产”专项小组已率先走进江苏连云港,后续将深入四川、海南、山西、云南、山东等地。
通过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促进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为商家拓展了优质货源渠道。
在平台生态建设方面,拼多多开启新一轮费率减免政策。针对部分类目商品,平台对“百亿补贴”技术服务费、直播技术服务费以及类目技术服务费费率进行调整,主要方向为细化类目分类、降低费率标准。
此外,多个类目的店铺保证金普遍降幅超过 50%,部分类目降幅甚至超过 90%。
例如,酒柜、冷柜/便携冷热箱等大家电类目,部分中小商家的保证金从通常的 10000 元调整为最低 500 元;二手平板电脑类目,部分中小商家的保证金从通常的 20000 元调整为 500 元至 5000 元之间。这些举措显著降低了商家的运营成本,提升了商家的经营积极性。

图源:亿邦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还特别关注跨境中小商家的发展。鉴于国际关税形势日益复杂,跨境中小商家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平台决定加大对跨境商家的补贴力度,助力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有效应对出海风险,拓展国际市场。
从上述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拼多多愈发重视商家在平台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将更多资源向商家倾斜。
无论是通过平台功能优化为商家创造便利条件,还是提供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商家的经营环境正逐步改善,福利待遇持续提升。
当然,平台与商家的合作是双向共赢的。在平台的扶持下,商家得以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用户对商家的满意度,拉动商家营收增长,最终也将为平台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实现用户、商家与平台的三方共赢。
3.618大促拉开帷幕
而换一个角度审视,这又或许是拼多多对618大促精心布局的一步战略棋。
通过给予商家更充裕的筹备周期与资源调配空间,间接强化自身供应链韧性,为618期间可能爆发的流量洪峰筑牢根基。
但孰真孰假,不好说。目前,拼多多眼下并没有透露更多关于618的风声。
不过,与拼多多的“静水流深”不同的是,其他电商平台早已进入“战斗状态”,以多维度、立体化的攻势抢占先机。
阿里率先打响第一枪。早在4月中旬,阿里妈妈就发布《618一站式经营指南》,通过全域流量整合、智能投放工具升级等举措,为商家构建确定性增长路径。

图源:阿里妈妈
同期,淘宝直播618选品会高调召开,宣布投入20亿现金资源池,重点扶持品牌自播、垂类主播及新锐商家,试图重构“人货场”匹配效率。
更具突破性的是淘宝天猫与小红书的深度联动。双方推出的“红猫计划”不仅实现账号体系互通,更开创了内容营销全链路闭环新模式:品牌可通过淘宝种草星河平台实时追踪从“内容种草”到“交易转化”的完整数据链条,基于AI算法优化投放策略;平台端则通过流量加热、定向推流等工具,将优质种草笔记的转化率提升30%以上。

图源:天猫
此外,还新增了“广告挂链”功能——在试点品牌中,内容可直接跳转至淘宝天猫店铺,配合首次开放的UD效果广告合作模式,使种草到成交的链路缩短至3步以内,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消费体验。

图源:小红书
京东则选择与B站升级“京火计划”,通过“花火+内容补贴”“投流返货”等政策组合拳,精准狙击Z世代消费群体。
符合条件的商家可享受最高120%的流量对投支持,叠加B站特有的二次元、科技垂类达人资源,形成“内容种草-兴趣激发-即时转化”的闭环。
而抖音电商是延续“兴趣电商”基因,围绕“520”“618”节点开展多场直播招商会,重点发力直播场景创新与货架电商融合,通过“短视频引流+直播间转化”的组合打法,试图在存量竞争中开辟新增量。
快手电商的备战策略更具“普惠性”,其推出的四大核心活动——百万积分大作战(商家成长激励)、金牛闯关赛(直播排位赛)、行业直播排位赛(垂类赛道突围)、瓜分百万奖池(流量补贴),全面覆盖新老商家,尤其强化对中小卖家的扶持力度。这种“雨露均沾”的打法,与其“信任电商”定位高度契合。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18的战线较去年进一步前置:天猫预售将于5月13日晚8点开启,京东“心动购物季”同步启动,而正式大促期则统一锁定5月31日晚8点。
这种时间维度的“内卷”,本质是电商平台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通过拉长促销周期,既可分散物流压力,又能持续刺激消费需求。
不得不说,在如此喧嚣之下,确实难免会让人产生期待。
不过,华丽的表象之下,也正隐藏着挑战。星图数据显示,去年618大促,全网销售额仅7428亿元,同比减少7%——这是618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

图源:海豚社
在此背景下,今年618大促又将会有何种表现?拼多多是否会“后来者居上”?淘宝天猫与小红书的深度整合能否破解内容种草转化率瓶颈?京东与B站的跨界合作能否打开年轻消费市场?
这些悬念,将在未来一个月的电商江湖中逐一揭晓。
但能确定的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将推动中国电商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注重用户体验的方向进化。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