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摊上事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盒马两款产品被检出异常盒马连续栽了两次跟头。
不久前,山东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一份专项抽检情况通告显示,盒马一款无抗鲜鸡蛋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
由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一批来自于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图源:山东市场监管局
据悉,地美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原虫药,可用于治疗禽组织滴虫病等。但如果长期摄入残留地美硝唑超标的食物,一旦蓄积可能引起肝脏功能受损,因而是国标规定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兽药。
而甲氧苄啶是一种抗菌增效剂,长期食用甲氧苄啶残留超标的食品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因而国标规定甲氧苄啶在家禽的蛋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μg/kg。
而盒马销售该产品时宣传为“无抗鸡蛋”,强调“0抗生素”“优选谷物喂养”“专业清洗杀菌”等,售价17.9元/盒(30枚)。

图源:盒马
对此,盒马所售鸡蛋的供应商小町蛋业作出回应,指出在2月20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盒马潍坊店的产品进行了抽检,而上述鸡蛋产品正处于抽检的范围之内。随后,监管部门通过邮寄的方式向盒马发送了抽样结果通知书,通知中指出检测结果不合格,并要求盒马在七天内作出回应并提交复检申请。
但由于盒马潍坊店是一家新开业的门店,日常客流量大、业务繁忙,加之负责人经验不足,未能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复检申请,导致5月8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的系统中显示该批次产品不合格。
小町蛋业方面进一步说明,费县市场监管局已经对同一批次的产品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了复检,复检结果显示产品合格,并且已经出具了相应的证明。此外,在盒马收到不合格通知后,其他区域的门店也对同一批次的产品进行了留样送检,均未发现任何问题。

图源:小町蛋业
此后盒马潍坊店的客服人员表示,盒马对商品质量是进行严格把关的,如果购买到该批次鸡蛋的消费者确实不放心,可以根据订单号进行退款处理。还有盒马工作人员表示,在2月底,盒马已与该供应商暂停合作。
原以为事情到这里已经告一段落,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15日盒马又被曝出销售的猕猴桃氯吡脲(俗称“膨大剂”)超标。
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管局的一份抽检结果显示,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销售的一批即食绿心猕猴桃,氯吡脲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结果为0.085mg/kg,标准值规定则是0.05mg/kg。

图源: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管局
据悉,氯吡脲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显著提高猕猴桃等水果的产量和外观品质。虽然尚未有确凿证据表明合规使用的膨大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但过度食用也可能导致人体中毒、致癌、损伤肝脏和神经系统等,因此我国对膨大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管控。
盒马官方客服回应称已注意到抽检结果,正在与供应商核实具体情况,并表示:“如果确有买到该批次商品的顾客,也会为客户进行处理”。截至目前,盒马尚未公布具体的处理措施和供应链追溯结果。
2.盒马的困境,是生鲜电商的共同挑战随着消费者对“无抗”“有机”“零添加”等概念的追捧,我们注意到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高端农产品线,但相应的质量管控体系却未完全跟上。
就像在猕猴桃事件中,问题很可能出在种植环节,果农为提高产量过度使用膨大剂,或未遵守安全间隔期就提前采收;在鸡蛋事件中,初始检测结果与供应商提供的复检结果不一致,反映出养殖环节兽药使用管理的问题,以及供应链追溯体系的不足。
因此盒马此次陷入的风波,实际上折射出了整个生鲜电商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在供应链上游,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种植为主,农户和产地都较为分散,同时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标准化程度较低,即使是相同的品种,也会受到土壤、光照、水分等条件差异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电商平台采购难度大,大多会选择与供应商合作,才导致农产品质量层次不齐;
另一方面是在供应链下游,生鲜农产品种类繁多,检测项目复杂,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全面检测成本高、时间长,销售方难以对每一批次农产品进行严格检测,易使部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也是因此,尽管许多生鲜电商平台尝试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但实施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数据收集难度大,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系统不兼容等等,消费者也难以获取完整准确的产品信息。
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农产品,尤其是高端农产品的质量管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在直播电商近几年大火的背景下,头部主播有很多都不愿意去碰“生鲜”这个利润低、风险高的类目。
即使是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做助农直播,翻车也早已成了常态。
就像今年“3·15”曝光的虾仁问题,有部分“保水”虾仁磷酸盐含量高达每公斤7.57克、12.5克,而国标规定的冷冻虾仁中磷酸盐最大使用量为每千克5克,属于是严重超标。
当时受到此事牵连的“与辉同行”,第一时间下架了全部虾仁相关的商品,并发布声明称:“我们在筛选商品时,均对商家进行了资质和检测审核。去年,在与辉同行稳步运行后,也逐步加大了对商品的检测。”“秉承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们决定不论后期调查结果如何,都将对在与辉同行购买过‘大岸浪花品牌’冷冻虾仁的消费者,先行按照‘退一赔三’的金额进行售后服务。”

图源:与辉同行
而董宇辉的老东家“东方甄选”,也曾多次因为带货冷冻白虾被职业打假人质疑,称其隐瞒添加、二氧化硫含量超出国标七倍等等。东方甄选方面还为此专门发布声明自证清白,称两个月时间里,多个监管部门和机构对东方甄选南美白虾进行了多次抽检,随机抽检批次不少于10次,结果均符合国标要求,未发现二氧化硫超标的情况。
结合此次盒马陷入的风波足以看出,农产品的质量管控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专注高端农产品的盒马更需要采取严格的措施来强化商品管理。比如要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标准的优质产品;同时也要完善供应链追溯体系,实现对商品从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全程追溯,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盒马确实也在试图解决这类问题。
比如盒马探索的订单农业新模式“盒马村”,能够根据盒马的订单,与盒马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改造,发展数字农业的村庄。这种模式最早于 2019 年 7 月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试水,之后逐步向全国复制。
像是湖北恩施土豆盒马村、新疆喀什伽师县西梅盒马村、云南蒙自蓝莓盒马村、广东观星农业绿色鱼盒马村、河北保定阜平黄桃盒马村,以及不久前刚刚揭牌的贵州铜仁抹茶盒马村等等。

图源:盒马
通过深入农产品的源头,盒马已经能够保证很多自营品的质量。但如今连续两次的翻车也为其敲响了警钟——对于供应商的监督管理,以及产品的检验仍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无异于自砸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刚刚有消息称,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盒马实现了成立以来首次全年盈利,且无论是销售淡季还是旺季,盈利水平都非常可观。
今年3月初,盒马披露的2025财年战略规划显示,新财年公司仍将着重推进盒马鲜生业态的扩张,计划新开近100家门店,并进驻数十个新城市。
在盒马终于见到“曙光”,开始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此次事件长远来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提醒其后续也不能忽视了对商品质量和供应链的严格把控。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