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不甘平凡,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余承东:鸿蒙必将成为改变世界的磅礴力量。
5月初,当第一批鸿蒙电脑出现在测评博主手中时,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直到5月19日发布会,华为用一台电脑,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它的野心。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或许这只是让我们在买电脑时多了一个选择;
但对于华为,这一天绝对值得纪念。

(图源:华为终端微博)
一、常用常新:科技的温度藏在细节里
先来看看华为的鸿蒙电脑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吧。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鸿蒙电脑搭载的AI小艺。一方面,小艺深度融合盘古大模型与 DeepSeek,内置自适应深度思考机制,在面对不同任务时,自主决策进行快思考还是深度思考,为用户提供更具深度和精准度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小艺拥有了全新的智慧大脑,可实现更具“真人感”的交互,你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对小艺下指令,比如“调高亮度”、“播放音乐”等,让它真正成为一个活在电脑里的管家。
与其他系统把AI当做附加功能不同,鸿蒙是把小艺嵌到了各种功能的方方面面。
比如,小艺能实时记录转写会议内容,智能提醒关键信息,并在会后自动生成条理清晰的会议纪要,这是“小艺书记”;
它能让用户只需用文档、图片一句话描述,即可完成 AI 搜索条式搜索和获取精准答案,这是“小艺经理”;
无论是制作 PPT 还是绘制思维导图,只需一句话描述需求,小艺就能快速生成并根据指令进行调整,这是“小艺秘书”……
除此以外,小艺还有翻译等诸般变化,还可以在各种应用中直接打开,可以说,鸿蒙系统能推出小艺,是占尽了AI发展的天时地利。

(图源:微博)
除此以外,鸿蒙在细节上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首先,鸿蒙电脑有着精致的设计、优雅的交互方式,例如“星幕开合”动效设计,赋予桌面更高质感。
或许有人会问“这有什么用”,那当然是观赏作用。有着漂亮的动画设计,说不定能减轻一点打开工作文档的痛苦。
其次,自由桌面基于鸿蒙系统的全场景家族化架构,将用户熟悉的控制中心、通知中心、Dock、智慧小艺、应用图标、万能卡片、文件夹等元素融入系统操作,降低学习成本,更方便初尝鸿蒙系统的人直接使用。
再次,鸿蒙电脑很重视用户对安全防护的需求,构建了全方位的防护体系,从硬件全盘加密、数据安全访问、文件加密分享三重防护机制再到资产安全、应用安全,打造了三面铜墙铁壁。
最后,在使用体验上,鸿蒙也进行了许多优化,在流畅度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性能。1G 大小的 PPT 演示文档仅需 1 秒即可快速打开,同时打开50个后台应用也不会卡顿,用两个字概括的话,那就是畅快!

(图源:网易)
华为的鸿蒙电脑,最打动人的不是参数,而是这些种种“用了就回不去”的小功能。
从这些功能里可以看出,华为的创新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
二、鸿蒙生态:华为成系统的野心
鸿蒙电脑的发布,补全了华为“1+8+N”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
鸿蒙电脑承续了华为鸿蒙系统的一贯设置,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在应用接续上,登录同账号的鸿蒙电脑 / 手机 / Pad,设备间无缝衔接任务,用户无需繁琐操作,即可在不同设备间流畅切换工作状态。
通过键鼠共享功能,用户可以借助手眼同行的人脸朝向检测技术,实现鼠标跨设备无感切换,操作更加自然直观。
作为鸿蒙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鸿蒙电脑还能调起手机 / Pad 的相机实时拍照和扫描,或者选取图库照片,进一步拓宽了使用场景,拒绝信息孤岛,让办公不再局限于单一设备。
当然,一个系统不会一诞生就是完全体,想要挑战Windows和macOS,鸿蒙电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鸿蒙电脑的硬件设施没的说,但是由于问世时间不长,软件市场接受度还有待提高。不过不必担心,华为也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
鸿蒙电脑应用已覆盖通用办公、设计创作、实用工具、金融理财、影音娱乐、教育学习、游戏等用户核心使用场景。其中,飞书、小红书、B站、中望CAD、美图秀秀、WPS等应用,已经适配鸿蒙电脑。
根据华为披露的数据,现在已有150多个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1000多个融合生态应用已完成适配,预计年底将支持超过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

(图源:网易)
正如发布会结束时,余承东说的“鸿蒙电脑,只是开始”,华为鸿蒙生态的野心绝不局限于手机、电脑、平板,而是要用鸿蒙打造未来生活。
鸿蒙让设备不再是孤岛,而是像“朋友”一样协作,让设备从孤军奋战到万物互联,这是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调性的。
鸿蒙电脑从 2021 年开始部署原型机,历经工程机,再到如今的商用机,耗时 5 年才与消费者见面。期间投入上万名研发人员,集结全球 20 多家华为研发所的科研力量,布局 2700 多个专利,最终不负众望,打造出这款全新的产品。
只是,虽然整体鸿蒙OS开发时间并不短, 但相比Windows的长远历史仍是远远不及。它想要吸引原先Windows或是MacOS用户,则需要提供差异化功能,或是让使用者降低转换成本。

(图源:微博)
鸿蒙最大的优势便是中国广大的国内需求以及政策的支持, 特别是在政企及教育领域。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对于华为而言缺一不可,华为也由此树立了自己在硬件方面的品牌形象,成为推广鸿蒙的最有力的代言。
三、华为鸿蒙的未来在于不断创新
鸿蒙电脑的意义,早就超越了一台设备。
对用户而言,当AI和互联成为标配,我们或许会忘记“操作系统”的存在——技术,本该如此无形。
对华为而言,鸿蒙电脑的推出标志着华为智慧办公正式迈入鸿蒙时代,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体验升级。
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鸿蒙电脑终结了我国终端系统内核对西方技术长达 30 余年的依赖,扭转了在核心技术领域长期被动的局面,是中国科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动写照。
如果鸿蒙成功,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中国系统”挑战Windows和macOS的垄断。
因此可以说,鸿蒙电脑的诞生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历史性时刻。
回顾华为的足迹,从麒麟芯片到鸿蒙系统,华为的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外界的质疑。
但华为用鸿蒙和麒麟X90证明了: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从来都是可能的,限制,从来不是创新的边界。

(图源:微博)
鸿蒙电脑的研发,既是一场华为手机和电脑的重生,也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系统之战。要知道,操作系统的核心不仅是界面和速度,更是生态和秩序。从应用软件、设计工具、开发环境……这些复杂的依赖关系,需要长时间的巨额投资。
折叠屏鸿蒙电脑、车机互联、AI原生应用……华为的布局,早已超越“替代Windows”,而是重新定义人与技术的关系。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但华为早已习惯走在无人区,创新并非它的选择,而是其生存的唯一方式。
或许,这就是华为的本色:永远不甘平凡,永远敢为人先。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