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3nm芯片量产,雷军扇了很多人一巴掌

李迎
2025-05-21 09:36

中国芯片行业的进步,不是一些目光短浅的人能否定的。

一、雷军官宣玄戒O1量产,用实力打脸质疑声

当小米在不久前首次宣布其已成功造出自研的3nm芯片时,网络上并没有立刻响起一片赞歌。

相反,伴随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冷嘲热讽,甚至是有组织的恶意攻击。有人说这是“PPT芯片”,是“概念炒作”,是“根本不可能量产”的空中楼阁。

那些不怀好意的水军和键盘侠们,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否定小米的努力,唱衰中国科技的进步。

然而,就在今天,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用事实击碎了质疑与谣言。雷军在微博上正式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此外,他还表示搭载玄戒O1芯片的两款旗舰产品也即将与大家见面: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 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 Ultra。

图片

图源:微博

“大规模量产”,这几个字沉甸甸的,它意味着玄戒O1已经走出了实验室,迈过了良率爬坡的巨大挑战,真正具备了商业化、规模化应用的能力。

这不再是概念,不再是PPT,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是即将搭载在小米最新旗舰设备上的核心动力。

这记“打脸”,来得及时,来得响亮。让那些用“概念产品”来质疑小米的人彻底闭上了嘴。但这并不是全部。

图片

图源:微信

事实上,这么多年以来,雷军早已习惯了在质疑声中前行。雷军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小米造芯是一场长期的、艰苦的战役,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坚定的信念。

小米的芯片研发团队在过去十年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但他们从未放弃。

小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有决心、有投入、有毅力,即使是芯片这样高难度的领域,中国企业也一样能够攀登高峰。

而雷军在微博中简单提及的搭载玄戒O1的两款新品,一个小米15s Pro,作为首款搭载玄戒O1的手机,被赋予了“性能天花板”的标签,并确认支持UWB、90W快充等前沿技术;

另一个小米平板7 Ultra,作为一款超高端OLED平板,则将借助玄戒O1强大的AI算力,实现多屏协同和生产力的大幅跃升。同样值得期待。

二、小米的革命性突破

不是特别了解芯片行业的朋友肯定想问:小米自研的这个3nm芯片到底厉害在哪?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3nm制程意味着什么。

在半导体领域,制程节点(如7nm5nm3nm)代表着芯片内部晶体管的尺寸。数字越小,意味着晶体管可以做得越小,在同样面积的芯片上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更多的晶体管通常意味着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更低的能耗以及更小的芯片体积。

3nm制程是当前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之一,掌握这项技术的难度极高,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顶尖的工艺技术和复杂的生产流程。目前全球能够实现3nm芯片量产的企业屈指可数。

小米玄戒O1能够达到3nm级别,这本身就证明了小米在芯片设计能力上的巨大飞跃,已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图片

图源:微博

具体而言,小米玄戒O1芯片的出现,可以大幅提升搭载该芯片小米设备的处理速度和响应能力。

无论是运行大型游戏处理高分辨率视频,还是进行复杂的AI计算,玄戒O1都将展现出小米前所未有的流畅和高效。

此外,3nm工艺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芯片的功耗,解决用户在高性能与续航之间难以抉择的痛点。

这颗芯片是小米在技术研发上长期投入的直接成果,是其从一家以商业模式创新见长的公司,向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硬实力的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标志。而它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

据雷军自己透露,小米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整整十年。

这十年间,小米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精力,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元人民币,研发团队规模超过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更是高达60亿元。

他曾表示,如果没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小米的芯片研发不可能走到今天。

当然,小米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在“国补”政策和春节销售旺季的双重推动下,小米的出货量达到了1330万台,同比增长39.9%,市场份额达到了18.6%,位居中国第一

小米手机时隔十年再次登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巅峰。

图片

图源:Canalys

图片

图源:微博

如果说手机销量的收获是源于大家支持,那么小米集团自己投入巨大的小米玄戒O1芯片,将会给小米带来的更优质的回报。

近日,网上曝光了疑似小米玄戒O1自研芯片的跑分结果。

根据Geekbench 6的测试数据,玄戒O1的单核跑分达到了2709分,多核跑分高达8125分。

图片

图源:Geekbench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小米玄戒O1的性能已经超越了骁龙8 Gen 3(通常Geekbench 6跑分大约在单核2300-2400分、多核7500-7800分左右),甚至接近去年下半年刚发布的天玑9400的水平!

这个跑分结果,用最直观的数据证明了玄戒O1的强大实力,它不是“能用”的芯片,而是“好用”、“顶尖”的芯片,妥妥的行业一流水准。

而玄戒O1芯片的架构设计也极具创新性。它采用了“2+4+2+2”的十核心架构,包括2个3.9GHz的超大核、4个3.4GHz的大核、2个1.89GHz的核心以及2个1.8GHz的核心。

这种架构设计不仅兼顾了高性能和低功耗的需求,还为未来的性能优化和功能扩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可以说这样的结果,出乎了无数人的预料。

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2014年,小米成立了松果电子,正式开启了造芯之路。当时,全球芯片市场被高通、联发科等巨头垄断,华为海思也刚刚崭露头角。小米的这一决定,在外界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雷军深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小米才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站稳脚跟。

2017年,小米发布了首款自研SoC澎湃S1,正式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芯片的手机厂商。

彼时澎湃S1虽然在性能上与当时的高端芯片仍有差距,但它为小米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后续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只可惜,澎湃S1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28nm的制程工艺在当时已经显得有些落后,性能上的不足也让用户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图片

图源:微博

在经历澎湃S1的失败后,小米并没有急于推出下一代SoC芯片,而是转向了细分领域的芯片研发。

2021年,小米推出了澎湃C1影像芯片,这款芯片专门针对手机影像系统进行了优化,显著提升了手机的拍照效果。

同年,小米还发布了澎湃P1充电管理芯片,实现了120W单电芯充电方案,让小米手机的充电速度跃居行业前列。

2022年,小米进一步推出了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延长了电池寿命,提升了手机的续航能力。

雷军说的小米疯狂投入芯片研发和制造,并不是一句空话。当然,所经历的挫折也不少。

在澎湃S1之后,小米的SoC芯片研发曾一度陷入困境。澎湃S2的多次流片失败,让小米的芯片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外界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许多人开始怀疑小米的造芯能力。

2021年,小米成立了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重启了大芯片项目的研发。玄戒技术的成立,标志着小米芯片研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司汇聚了大量顶尖的芯片设计人才,专注于高端SoC芯片的研发。

2024年,小米成功流片了国内首款3nm工艺手机系统级芯片。2025年,玄戒O1芯片正式量产。这一刻,小米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芯片领域的强大实力,也让那些曾经的质疑声不攻自破。

雷军曾多次强调:“芯片是科技行业的珠穆朗玛峰,小米愿做永不止步的攀登者。”这不仅是对小米造芯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小米团队精神的高度概括。

十年间,小米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困难,但从未放弃。这十年,是小米在芯片领域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的十年,也是小米团队用热血和汗水铸就的十年。

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小米的造芯之路还在继续。

图片

图源:微博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18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今日发布微博,对即将到来的东风汽车第6000万台下线送上祝贺,并祝全新岚图梦想家正式发布。称,小米是新能源汽车新人,东风是老大哥,小米要向东风多学习,并希望能与东风有更深的合作。
小米“应届生计划”的目标,就是用10年时间让应届生中的佼佼者成为技术专家,或者成为总经理。表示,应届生是小米生生不息的未来。应届生的培养是关乎小米未来十年发展的头等大事,是集团最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表示,会把小米汽车品质和体验打磨到足够好的阶段,再正式上市。
在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十周年纪念活动暨第九届珞珈校友论坛(企业家专场)现场,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受聘为“中国光谷全球首席顾问”。
1月30日消息,据新浪科技,小米创始人今日发布内部信,宣布成立两个集团治理专业委员会,分别为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其中,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由业务相关的集团高管、各个事业部负责人及营销体系战区负责人组成,统筹管理业务战略、规划、预算、执行及日常业务管理等。
小米在微博公布了小米2023年开年第二件大事:小米年度技术大奖颁奖,由“小米x徕卡影像”团队获得。
小米太难了
期待下一个十年的小米
近日,北京锐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北京锐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小米、YY联合创始人曹津等共同持股。